阅读与理解(15分)
人贵立志。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事业者莫不先怀雄心壮志,并且矢志不渝。宋代学者程颢曾说:“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明代学者王阳明也说:“夫学,莫先于立志。”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这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更多的人在立志时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比如,被林则徐誉为“绝世奇才”的左宗棠,很早就怀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之志。尽管他三次赴京会考皆名落孙山,直到40岁还是一介布衣,但救世济民之心毫不动摇,潜心研究中外舆地军略,后来被人誉为“天才军事领袖”。在抵抗外国侵略方面,他先是抱病、带着棺材前赴西北指挥,在新疆战胜了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军队后,又挫败了沙皇对中国西北的侵略阴谋,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反观与他同时代的一些官吏,一心只追求一己之利,在国 家危难之时,贪生怕死临阵脱逃,何谈为国家和民族做出重要贡献?
关于立志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致黎锦熙信》中有过深刻论述:“ 真欲立志,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 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如此之志,方为真志,而非盲从之志。”这就是说,只有把立志建立在深明哲理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盲从,才能使志向更加高远而切实。
毛泽东同志不但对如何立志提出了深刻见解,而且为我们如何实现高远志向做出了光辉榜样。他在求学时代,即立志救国救民,“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为了救国救民,他在学习上废寝忘食,寻找救国救民真理,最后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为了救国救民,他还利用一切机会开展社会调查。在1917年暑假,他带着一把雨伞、一双草鞋,步行900多里,历时一个多月,深入农村,访贫问苦,倾听村民的呼声。此外,他还先后多次去安源煤矿了解工人疾苦,向工人宣传马列主义。这些社会调查为他后来形成依靠工农、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无疑起到了重大作用,也坚定了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意志。因此,在此后的革命征途中,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毛泽东同志都矢志不渝,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在这个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我们要想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
的人生价值,就必须确立高远的志向,并为自己的志向不懈奋斗。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2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6.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7.第段与第段能不能调换?为什么?(3分)
28.对本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学者程颢和王阳明告诉我们:无论治天下还是学习都要先立志。
B.仅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来树立志向,是不宜提倡的。
C.一个人,只要能立下大志,就一定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重要贡献。
D.左宗堂心忧天下,面对外国侵略,赴西北指挥,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29.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立志”的理解。(3分)
答案:
25.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2分)
26.举例论证、对比论证。(2分)具体突出地论证了“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的观点。(2分)
27.不能调换(1分)因为第段论述了毛泽东同志对立志提出了深刻见解;第段论述了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如何实现高远志向树立了榜样,第段第一句是过渡句,承接了第段内容,引出了第段的论述。(2分)
28.C(3分)
29.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3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uedu/xiandaiwen/1219789.html
相关阅读:长衫老者 阅读附答案
绑架 阅读附答案
《书生大使》阅读附答案
桃花源记(节选)阅读答案
湍流卷不走的先生 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