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陌生人 刘星元
①当我们对于某件事物愈加思念的时候,往往并不一定意味着感情的加深。它其实极有可能在告诫我们,我们正在离它越来越远。也就是说,我们其实是在失去。譬如故乡。
②作家王鼎均先生说,故乡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这大概是他切身的体会:鼎公少年避战乱离家,在国内跋涉六千七百公里,再渡过台湾海峡,飞越太平洋,横跨新大陆,落在美利坚。在近七十载的时光中辗转、流浪、漂泊,多少年他乡作故乡,而故乡却在空间的距离上越来越远。对应他对故乡的认知,从某种意义上,他就是自己祖先的化身。
③而我却始终认为,故乡是一个人最初的滋养之地,是一个人远行的支点。我们从那里落地生根,曾像牢牢扎根在家族血脉之中的一颗钉子,固守着自己的位置,并从故乡获得最初的所欲和所得。
④我们都曾是故乡的好孩子,但也曾蜕变为故乡的坏孩子??那么多叛逆的我们,吆五喝六地骑着老式的单车在乡间穿行,捣蜂窝、掏鸟巢、偷瓜果、打群架,像风搅动着村庄和原野的安静。多年以后,我从欧洲的某部黑白老电影里看到过高度相似的桥段。
⑤然而,无论是鼎公还是我,对于故乡而言,我们都是陌生人。那么熟悉的陌生人站在故乡面前,故乡却再也叫不出我们的名字。我们的姊妹已经远嫁他乡,我们的兄弟已经漂泊多年。当我们走在故乡的道路上,我们不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不认识我们的人也越来越多。而在我们的记忆里翻腾的物事,却在现实里越来越少。
⑥故乡还是故乡,只不过已不再是我们的故乡。村庄里,原野上,那些我们不认识的孩子正在经历着我们所经历过的故事。他们在祖父祖母的故事里睡熟,在高高的草垛上仰望天空。他们穿过挂满燕子的电线,穿过铺满水草的河流,穿过麦田和炊烟的味道。他们的亲人随处可见,他们的伙伴招手便来。他们的内心是如此富有,富有得可以包裹住整个故乡。回乡之际,遇见他们,我们是胆怯的,因为我们总有“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感慨。
⑦父母尚在,老屋尚在,可故乡已经没有我们的位置了。从立志离开的那一刻起,我们的身份已经转换为漂泊之客、局外之人。
⑧因为背叛,我们成为集体丢失故乡的一代人。然而,是不是恰恰因为已经丢失,我们才在潜意识里借助看似毫不相干的参照物象不断地去寻找,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抵达故乡?
⑨有一年在武汉,某个黄昏,我在中国最大的河流岸边看一群人垂钓,却不由自主地想起我心里最小的河流??那条绕过我的故乡的河流。我小的时候,我父亲小的时候,我祖父小的时候,都曾在里面捉鱼逮虾,也都曾扯开衣服扑进里面,把自己当成水里的鱼虾。那时候,阳光和风常常会透过芦苇的缝隙,拍打着黑黝黝的脊背,有点儿痒。那时候,河流已经瘦小得不成样子了,但是却从未停止流淌。事实上,这只是故乡的过去,只镌刻在回忆里。就像我们这些背离故乡的人,每个人在离去之时带走了它体内的一滴水??那条河流,它其实已经在几年前干涸。
⑩还有一次,在到处充斥着仿古建筑的曲阜,我去拜访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在气势恢宏的殿宇里,先贤的坐像巍峨耸立。但我脑中浮现的却是他周游列国的多舛人生,是他在陈蔡的惶惶如丧家之犬的那一次逃离。我沿着明清走廊漫无目的地走着,涉足之处,处处可见诸如“仁者爱人”“有教无类”“逝者如斯”之类的汉字,那些汉字凑在一起,就像一张巨大的网,把我擒了进去。仿佛我就是他那三千弟子中的一个,即便逃离了三千年之久,还是要规规矩矩地回来,而来了,就需恭恭敬敬地拜服下去,聆听自上而下的教诲。彼时,不知为何,我竟想起了幼时的启蒙之师。当年,在故乡的村小,他手把手教我在田字格上写下横竖撇捺,教授我那些道德文章。他走路时的步伐,他诵读时的声调,似乎就在眼前耳畔,又似乎遥不可及、若有若无。于混沌中,我发现,不期而至的启蒙之师的影像,竟与三千年前的先师重合到了一起。其实,我和这名启蒙之师的感情并不是多么亲??我甚至不知道他是否还健在。更甚至,我已经连他的名字都已经忘记了。
?我无意拿中国最波澜壮阔的河流和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与我故乡的那条河流、那名教师作比较。即使作比较,我也不敢大言不惭地说,我故乡的那条河流才是最美的河流,我故乡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
?我想说的是,无论我们去往何方,见过如何壮美的大河,遇见怎样卓越的人物,我们内心深处与之产生共鸣的,往往来源于故乡赐予我们的东西。从此到彼,即使我们背离了故乡,它也在一直为我们牵线搭桥。也就是说,故乡的河流,才是我们对于河流的最初认知;故乡的教师,才是我们对于教育的终极理解。这些伴随我们多年的故乡之象,他们作为故乡的一部分,被我们带离故乡,又时时催促着我们不忘回乡。
19.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吆五喝六:形容孩子们相互打闹、大声喧哗的样子。
B.桥段:被借鉴的电影经典情节或精彩片段。
C.多舛:不同境遇。
D.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当我们愈加思念故乡的时候,可能正是在失去故乡。
B.作家王鼎均先生一生辗转、流浪、漂泊,最终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C.因为曾经离开故乡,背叛了故乡,故乡的孩子们并不欢迎我们回乡。
D.作者去曲阜拜见孔子,因忘记了故乡启蒙之师的名字而自责悔恨。
21.文中 “有教无类”“逝者如斯”这些词语出自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请再写出三个出自《论语》的成语。(3分)
22.文章第③段写道“故乡是一个人最初的滋养之地,是一个人远行的支点。”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23.文章第⑨段写作者在武汉河边看人垂钓,第⑩段写到曲阜拜访孔子有什么作用?(6分)
24.请你另选一篇有关故乡的文学作品,与本文作比较,谈谈二者对故乡的情感有何相同或不同。(4分)
参考答案:
19.(2分)C(多舛:多指命运坎坷,不顺)
20.(3分)A
21.(3分)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言而有信、巧言令色、精益求精、见义勇为、不耻下问、见贤思齐等。
22.(6分)我们在故乡出生成长;故乡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历和回忆;故乡给我们最初的启蒙教育和精神滋养。故乡有我们的家族血脉,是我们远行时固有的支点;远行后与我们内心深处产生共鸣的,往往来源于故乡赐予我们的东西,它一直在为我们牵线搭桥,催促着我们不忘回乡。
23.(6分)在武汉河边看人垂钓让作者想起在故乡的小河里捉鱼逮虾的美好经历,到曲阜拜访孔子让作者回忆起了故乡的启蒙老师;用比较的手法写出故乡的河流虽小却像长江一样养育了作者的生命,故乡的老师虽不知名却像孔子一样给了作者精神的滋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感激、热爱之情。
24.(4分)本文作者情感:虽然作者与故乡渐行渐远,有了疏离感,但依然感激、怀念故乡。对其他作品的情感分析合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uedu/xiandaiwen/857430.html
相关阅读: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
盲者 刘学林阅读附答案
新房子 阅读附答案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阅读答案
予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