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信仰是人生所必需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的确,当近代的中国陷入水深火热之时,无数热血青年,为了信仰,放弃了锦衣玉食的安逸生活,浴血奋战于御敌的沙场;为了信仰,他们放弃了功名利禄,默默无闻于辉煌后的平凡。他们的人生之所以无怨无悔,是因为他们有信仰。
②和平时期,我们同样需要信仰。
③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中央电视台讲过一段经历:他在美国时,有一次要横穿马路,红灯亮了,但左右两边并没有汽车,他身边有位老太太也照章停下,安安静静地等候绿灯。他问了老太太一句:现在没有汽车,为什么不走过去?老人回答说:也许,我们身后那栋房子里,会有一个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见我们走过去,以后照我们的样子横穿马路,也许就会出事。
④这个回答,听起来有点出乎意料。在我们这里是否遵守规则,首先要看对自己是不是有利,如果有利,看见自己既无危险,又可以抢时间,就忘了规则;其次,是看看自己会不会被发现,如果看见了红灯却看不见警察,又相信此处没有隐藏的监视器,于是就大胆地往前走了。
⑤当这种心理状态成为正常之后,连基本的是非也会被颠倒过来。例如,梁晓声讲的经历还有后话:他回国后,有一次在路口红灯面前停车,但是左右两边都无来车。他后面的车一辆接一辆勇往直前闯红灯,绕过他身边时还冲着他大骂:你神经有毛病!
⑥我们的人心有太长的时间偏向于急功近利,只从眼前的算计出发,不考虑长远的事情;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考虑他人的利益,更不考虑自己与社会、自然、世界整体的关系。
⑦无数的这种人随时在抱怨、又随时在卷入道德的缺失,其实来源于我们思想深处的问题片面偏向于狭隘的理智,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无私或博大的爱心。
⑧而人类不可缺少的,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良知、正义、爱心,恰恰都超出了个人狭隘的理智,它们涉及与他人、社会、自然和世界整体的关系,因为它们最强大的保障,乃是超越了狭隘理智的信仰!
⑨有一个年近半百的北京人,当看到云南某边远乡村没有小学,那里的儿童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时,他毅然离开了繁华的首都北京,孤身一人前往办学。在那个没有电话、没有自来水、没有邮递员的地方,他克服种种困难,用自己微薄的积蓄自建校舍,给学生买鞋子,为村民修水渠我想,世俗的任何名利和算计,都不可能给予他这么大的力量,除了信仰。
⑩契诃夫说过:我觉得人都应有信仰,或者都应当去追求信仰,不然,他的生活就空洞了。信仰会使人心胸坦荡,信仰会使 ,信仰会使 。因此,我们需要信仰。
1.第2段是怎样证明宗教和信仰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这个观点的?请具体分析。(4分)
2.第3段划线句子写苏格拉地底的信仰,文章用它来证明什么观点?(3分)
3.作者说: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你是怎么理解真诚的态度对确立信仰的作用的?(4分)
答案:
1.第②段列举了两个事例:普陀山上做法事的小和尚并不真信佛教,只是将皈依佛门作为计谋生手段;而船上谦让有礼、与人无争的小和尚则虔诚信佛,能深刻领悟佛理和人生。两人同为佛教徒,但前者无信仰,后者有信仰,形成鲜明对比,有力证明了宗教和信仰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
2.真正看重信仰的人(决不盲目相信某一种流行的宗教或别的什么思想,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求和确立自己的信仰。
3.有真诚的态度,是确立信仰的前提。一个人只有对信仰有了真诚的态度,真正认真对待信仰问题,诚实审视心中追求的信仰,才会孜孜不倦去寻求信仰,才会找到真正的信仰,并且才能逐步明晰自己信仰的思想形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yuedu/yilunwen/1046983.html
相关阅读:《说说感恩李俭》阅读答案
《咬文嚼字》阅读练习及答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阅读练习及答案
议论文阅读《记住回家的路》附答案
宗白华《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