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很关心父母的。他们相当在意父母的喜怒哀乐,尤其:“妈妈生气了”,“爸爸不高兴了”这一类的事最叫他们害怕。他们希望看到的是父母脸上的笑容,父母的喜乐就像是他们生命中的阳光一样。如果父母整日脸上挂着寒霜,孩子的生活也将布满阴霭。
有的孩子粗心些,忙着玩自己的,对父母的心情比较不敏感,有的孩子则习惯于察颜观色,就像观察气象一般,会时时留意父母心情的变化。如果父母常有自己的压力与不愉快,难免会间接地影响到孩子。如果父母经常争执冲突,有许多解不开的结,更是会让孩子担心。
有的孩子会在父母争吵时,当起和事佬,他们涉入其间,嚷着:“不要吵啦!不要吵啦!”“你们为什么要那么大声?小声点行不行?”这种情形多半是孩子敢于说出心里的话,能把对父母的担心直接表达出来。他们的目的是想劝父母相亲相爱,虽然很少能真正发挥作用,但是他们真的想帮忙。
有些孩子在父母争吵时,变得格外乖巧。原先不肯单独睡觉的,突然不需要别人陪伴,自己悄悄就溜上床了;本来不愿意自己穿衣服的,也变得迅速把衣服穿好了。也有些孩子会同情父母当中的一方,认为“妈妈好可怜”或“爸爸好委屈”,而竭尽所能地取悦他(她),让他(她)高兴。在这过程当中,孩子自己的需要往往被忽略了,因为他在努力地作个乖孩子,以博得父母开心。而父母在自己烦乱的当儿,也注意不到孩子的心情,于是,孩子表现于外的是一个不用大人操心的乖小孩,但是他们对父母的担心却深深埋藏在心底。
孩子与父母在心理上联系得十分紧密,父母闹意见时,他很难置身事外,总会觉得与自己有关,尤其是幼小的孩子,还不能充分体会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父母的争执在他的小小世界里,就像发生了世界大战一般,使他非常惶恐不安,认为一定是自己犯了错。如果父母不能避免冲突,至少也应该在事后特意地对孩子解说:“刚刚是爸爸妈妈之间有不同的意见,跟你没有关系,你并没有做错什么。爸爸妈妈吵完了,还是好朋友的,不用担心。”很多父母意识到孩子竟然为自己的婚姻担心时,觉得歉疚,尤其在看到孩子小小的心灵负荷沉重时,更是感到心疼。其实,这时候父母好好地调整自己的婚姻关系,才是根本之计。
绝大部分的夫妻都是相爱的,只因长年生活的沟通方式不佳,或固持己见,只要求对方改变,才使婚姻关系导入不良的循环里。如果夫妻双方能将婚姻看成是一种成长的过程,看成像养一盆花需要殷勤浇灌一般,平常互相关心,体谅对方;发生问题时,愿意面对面恳谈,澄清病结,这样才能使花茁壮成长。如果我们不照顾自己的婚姻,孩子就只好以他的方式来为我们担心了。
从争吵到和好,父母亲吵架,孩子是很不好受的。因为爸爸和妈妈都是他最亲爱而且赖以为生的人,一旦这两人之间有了纠纷,孩子小小的心灵是会感到很不安的。尤其是幼小的孩子,往往会误以为自己是父母争执的原因,而格外地不安。
但是话说回来,夫妇之间不可能完全没有口角或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而吵架对婚姻而言,也有它积极的意义,建设性的争吵,非但不是坏事,而且是夫妻生活中少不得的好事。关键在于如何积极地争吵,而不是伤害性地争吵。一般而言,父母总不喜欢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能避开孩子固然很好,但总有避不开的时候,而且孩子能由父母的验色及凝重的空气中,嗅出令他们不安的气氛。所以,与其让孩子隔着房间听到吵架声,悬着小心眼儿在外边担心,还不如当着他们的面,好好地争吵,也藉此给他们一个教育机会。因为,日后孩子长大与人来往时,也得学会争吵的艺术。
能从父母亲身上学习到吵架的正确方法,体会到和好的喜悦,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经验。但是这种机会教育对三四岁以前的孩子并不适合,因为他们还不能理解。所以,家有太小的孩子时,还是以“隔开”为上策。如果父母得当着孩子的面每吵(事实上也在所难免),那就得学习积极的吵架方法,好好地吵,而非狠狠地吵,这未尝不是对父母成长的一项挑战。
所谓“狠狠地吵”,是用伤害性的字句攻击对方,或用冷嘲热讽的态度激怒对方;“好好地吵”则是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既然要吵架,心里一定有许多不愉快的感受,只要不批评对方,尽情地表达内心的气愤,委屈和伤心,是没有伤害的。譬如说:“你怎么这么差劲,又这么晚才回来?”这话容易引起对方的防卫和还击。如果能换个说法:“你回来这么晚,我好担心,等得又急又气。”不但没有攻击对方,还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和不愉快。
夫妻吵架不同于开辩论会,争论的目的不在于争个你输我赢,更不在于证明你没理,我有理。夫妻口角的目的是在“表达自己,让对方了解”,同时也希望“明了对方的真正心意”。要吵到对方认输才肯罢休的态度是幼稚,而不适合婚姻生活的。需知父母双方都是被孩子视为“神”的大人物,任何一方输了,他们都会难过的。所以,最好的吵架是谁也没赢,谁也没输,但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或事情谈出了结果。积极正确的吵架与良好的沟通,其间只有一线之隔啊!
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吵完以后,还要当着孩子的面和好,这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孩子看到父母争吵,必得看到父母和好,他们才能放心。所以,父母别忘了展开笑颜,握手言欢,在孩子面前略示亲热,才能让小小的孩子知道-爸妈和好了。
夫妇能因吵架而劳燕分飞,也可能因吵架而增进了解,端视双方如何把握争吵的艺术。至少,不要为了怕伤害孩子而过分压抑。如果能当着孩子面好好地吵,又当着孩子面和好,未尝不是给孩子上了真实的一课。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00237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