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屡教不改或者犯了原则性错误的时候,让孩子接受适当的惩罚,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明确的是非观,使孩子深刻认识到错误并改正错误。惩罚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补偿法、承担法、剥夺自由法、将功补过法、奖励抵消法等。
身边案例(一)
罚坐5分钟
皮皮是个顽皮好动、争强好胜的孩子,这天他连续打了三个小朋友。老师对他进行了多次的提醒和严肃的批评,可是没过多久,第四个同伴又被他打哭了。
方法运用:
老师决定惩罚皮皮。首先告诉皮皮:“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能动手打人,打人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老师已经告诉你很多次了,你不听,这次只能接受惩罚了。”
老师把黑板拉过来,写了“打人,屡教不改”几个字,让皮皮搬了一把椅子坐在黑板前,又指了指对面墙上的钟表,告诉皮皮:“你屡教不改,要罚坐5分钟。现在是9点,当你看到表上最长的那根针指到1的时候,你就可以自由了。不过,到时你要告诉我,老师为什么惩罚你,还要认识黑板上‘屡教不改’四个字。”
皮皮开始不愿意接受惩罚,想用哭来逃避,可是无奈,老师是不相信眼泪的,只能乖乖受罚。
知心话语:
成功的教育离不开智慧的惩罚,教育工作者在运用惩罚的时候,可以赋予惩罚很多教育的内涵。
温馨提醒
1.惩罚的方式要在孩子的身心承受能力之内;
2.吃饭前和睡觉前不要惩罚孩子,以免影响孩子的食欲和睡眠;
3.惩罚孩子的时候家长或教师之间应该口径一致;
4.惩罚孩子要贯彻到底,不能光说不做,或半途解除;
5.在惩罚之前要问清缘由,在多次提醒无效情况下再运用惩罚。
专家支招
吴章鸿,女,1956年3月生,湖北省武汉市人。家庭教育专家,全国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特聘“志愿辅导员”。2002年5月作为“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入选教育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并于5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作首场报告,反响热烈。下面是她的教子经验——
吴纯小时候,我为他买了各种积木,让他学习搭各种模型;也为他买了各种小人书,让他学习识字。每次弄完后,他都是随手一扔,我就不停地为他清理场地。久而久之,他对自己的行为习以为常,而我则是跟在他的后面,收都收不完。我感到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我要开始“整风”了。
首先我告诉儿子:以后拿玩具时,想玩哪一件就拿哪一件,不准摆得满地都是,而且要学会打扫“战场”。看图书也一样,看时要爱惜,看完要还原,不准撕破。
刚开始时,儿子自然有些不习惯。我提醒他,他就记得住;我不说,他就忘记了。
有一次,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我就抓住这个机会,进行严格整顿。我对儿子说:“今天,你不爱收拾的老毛病又犯了,妈妈已经讲了很多次,你都没有彻底地改正过。现在我告诉你,赶快把玩具放到原来的位置,把该收拾好的东西统统收拾好,不然的话,你今天什么都别想玩了。不信的话,你就试一试。”
儿子看我动了真格的,马上老老实实地行动起来,按照我的要求逐条做好后,还让我检查看行不行。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01189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