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莫过分溺爱孩子!如何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独生子女,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很多朋友都看得出。在这样的保护中成长,孩子是很难成为有用的人才的。

  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美德?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人生道路是曲折的,每实现一个目标,都需要努力奋斗,要奋斗 就需要有一种勇于吃苦的精神,不仅成年人需要这种精神,孩子更需要。

  让孩子适当吃苦的必要性

  从孩子的成长规律看,儿童和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基础阶段,家长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条件,对孩子开展吃苦教育,非常重要,也有必要。因为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 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艰难困苦和曲折坎坷,在孩子的人生基础阶段,给他们开设吃苦教育这堂课,能磨砺他们的德行品质,升华他们的人生境界,增强他们的生 存生活本领。因而可以说,让孩子吃吃苦,是为他们将来的人生旅途走得平稳顺畅作加油充气、储能蓄势的准备,让他们踏入社会后,在风雨人生中,充分实现自身 价值。

  让孩子吃苦并不等同于“受虐”

  当然,孩子不愿吃苦,拒绝吃苦,并非是孩子的过错,而是父母没有重视从小培养孩子自立能力和吃苦精神的结果。让孩子吃苦应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不 要太溺爱,让他吃点苦,受点折腾;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给孩子安排一定的自理任务,孩子能做的,父母绝不要包办代替。

  对孩子的吃苦 教育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吃苦是一种心理承受力。人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的不是环境,而是自己。“逼”着孩子去吃苦,孩子自己不乐意,忍耐力就会降到最低 点;加上他们心里明白,父母逼他们去吃苦,是父母对自己平时怕苦的一种惩罚,于是更加强化了“负意识”。所以,在这方面,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强 迫命令,要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而不是“光说不练”,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

  借鉴:外国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

  美国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青少年从小的时候开始,不管其家里多富有,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给邻居或自己的父母在家里剪草、送报赚些零用钱,女孩子则做小保姆去赚钱。

  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对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

  德国家长从不包代替孩子的事情。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去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在养老院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来挣自己的学费。

  加拿大为了培养孩子在未来社会中生存的本领,人们从很早就开始训练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加拿大有一个记者家中,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每天早上要去结各家各户送报纸,并且父母以他们的锻炼能力为自豪。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为了孩子的将来更有竞争力,有时也应该狠下心来,让孩子适当地吃些苦,这样对他们的成长非常有益处。

  结语:父母爱孩子没有错,但过于溺爱孩子却万万要不得,如看不得孩子吃苦,舍不得孩子离开父母,舍不得孩子受半点委屈……纵使有再多的舍不得,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会离开父母开始自己新的生活。所以,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在自我挑战中成长!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01667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