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注意力?
注意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专业术语,它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是智力发育和有效学习不可或缺的能力,它对于孩子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你有没有总是觉得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在抱怨孩子之前,先来看一个数据:据纽约一家研究机构统计,一位员工平均每天在工作时用来随意打电话、查看电子邮件、回复即时对话、流连在微博上的时间要占到上班时间的28%。调研结果还说现今社会影响注意力集中的因素太多了,成人的注意力在日益涣散。一面是自己在工作中经常分神,一面却对孩子注意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不是有点不公平?那就别再指责孩子!行动起来,和孩子一起把注意力找回来。
在家长眼里,孩子的这些行为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3岁的丁丁刚上幼儿园,老师反映他经常上课神游。老师讲故事时,丁丁看上去是在听,但眼神是涣散的,问他老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他说不知道。
4岁的璐璐,如果某件玩具或游戏,她玩得不错,就会继续,但如果她玩得不好或不会玩,就会表现出不耐烦,马上放弃,换个玩具玩。画画时也是一样,如果一开始画得很好会继续画下去,但大多数时候是画到一半又重新开始画。
6岁的乐乐,接受能力很快,玩具一玩就会,还能自己拆了再装起来,但做什么都是一分钟热度。幼儿园老师反映他上课也不专心,老爱这里玩玩那里看看,有时还影响别的小朋友。
从心理学分析,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对于丁丁,他还没有形成有意注意力。3~4岁的孩子,无意注意依然占优势。刚刚上幼儿园的丁丁,还不懂得如何支配自己的注意力(即有意注意),如果老师讲的故事他不感兴趣,他确实容易走神。家长可以针对丁丁的情况,有意识地训练他在听觉方面的有意注意。
对于璐璐,她只是还没有学会坚持到底。4~5岁的孩子能够自觉、有目的地将注意力指向特定的事物,开始观察事物的细节,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行为依然是全凭自己的兴趣和心情,所以璐璐的表现起伏很大。针对璐璐的情况,家长需教她做事情前有所规划,以画画为例,不是想到哪就画到哪,而是画之前大致想想自己要画什么,多多鼓励她把一件事做完,再去做别的。
对于乐乐,他更需要学习的是不打搅他人。学龄前的孩子已经可以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分配注意力来指行动,对于色彩鲜艳、形象鲜明、生动直观的事物以及与他的经验有关、符合他兴趣的事物能加以注意。乐乐的情况和丁丁不同,乐乐上课不专心,很有可能是因为老师讲的内容,乐乐觉得太简单,所以他就没兴趣听了。遇到这种情况,引导的重点在于让乐乐明白,上课时不能影响其他小朋友。
对孩子注意力集中的要求要合理:
1.学龄前孩子注意力可持续时间比你想象的要短:3岁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平均为9分钟,4岁为12分钟,5岁为14分钟。所以你的要求别超过了孩子现有的能力。
2.学龄前孩子的生理发展决定了他的注意力不够稳定。这一时期有意注意尚在形成阶段,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往往交替掺杂在一起。因此,孩子的注意力不够稳定,范围比较小,他还不会指挥自己的注意力,分心后不能马上又回到原来注意的对象上。
3.学龄前孩子很容易受外界刺激物的影响,如果你需要他在某段时间集中注意力,就要为他创造一个避免刺激和干扰的环境。
4.学龄前孩子还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他不感兴趣、超出他能力的事情上,如果你要求4岁的孩子反复写拼音、做算术,他很有可能表现得散漫,甚至烦躁。
引导孩子集中注意力的亲子游戏
穿木珠
效果:锻炼视觉注意和动作注意
1.准备各种颜色的小木珠十几颗和两根细绳。
2.家长一手拿小木珠,一手拿线,边穿边说:看小木珠上有个小孔,线从这头穿进去,从那头穿出来,一个一个穿起来,变成一串小手链,套在手腕上,真好看!
3.让孩子自己动手穿木珠,孩子穿的过程中,家长在一旁要多多鼓励。
4.如果此时孩子已准确认识了红、黄、绿等颜色,还可把各种颜色的木珠分开,按一定的规律将同颜色的两颗或三颗穿在一起,或一颗一颗间隔着穿。妈妈先穿好一串颜色间隔开的珠子,让孩子模仿,穿出一串相同颜色间隔的珠链。
投球入瓶
效果:锻炼视觉注意和动作注意
1.准备两个瓶口较小的玻璃瓶以及几十个弹珠。
2.让孩子把弹珠放进瓶子里,越快越好。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家长和孩子一起比赛。
3.如果孩子进行得很顺利,可增大游戏难度,如选择瓶口更小的瓶子,改用勺子舀弹珠来代替用手投放。
找积木
效果:锻炼听觉注意、视觉注意和动作注意
1.准备若干块颜色不同的积木,在家里有一组抽屉的柜子前放好。
2.家长扮演木偶对孩子发出指令,请把绿色的长方形积木装进第二个抽屉里,把红色的圆圈积木放进第一个抽屉里。
3.孩子放好后,请他把积木找出来,找的时候一次只找一块,这样孩子就需要调动自己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4.孩子和家长互换角色来玩,可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小贴士:可以用球、娃娃等玩具代替积木。一开始物品可以少几样,根据熟练程度再慢慢增加玩具数目。
什么东西不见了
效果:锻炼视觉注意力
1.在桌上摆放几件玩具,如布娃娃、玩具熊、小皮球、积木。
2.让孩子说出玩具的名称,并在短时间内记住。
3.让孩子闭上眼睛,家长拿走其中一样或几样玩具,再让孩子睁开眼睛,问他:什么东西不见了? 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回忆。
4.家长和孩子互换角色玩,这个游戏和找积木一样,可以锻炼孩子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抗干扰。
画地图
效果:锻炼视觉注意
1.散步时,家长和孩子一起指出沿途看到了什么,比如好朋友的家、水果店、邮局、超市、花园等建筑物,告诉孩子回家后我们要把散步时的路线图画下来。
2.回家后,鼓励孩子画一张散步时的地图并注明沿途标志物。
3.孩子画的同时,家长也一起画,等孩子画完后,和孩子的地图相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小贴士:这个游戏适合6岁左右的孩子玩,为了降低难度,可以先从画小区平面图开始。
什么是注意力?
注意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专业术语,它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是智力发育和有效学习不可或缺的能力,它对于孩子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你有没有总是觉得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在抱怨孩子之前,先来看一个数据:据纽约一家研究机构统计,一位员工平均每天在工作时用来随意打电话、查看电子邮件、回复即时对话、流连在微博上的时间要占到上班时间的28%。调研结果还说现今社会影响注意力集中的因素太多了,成人的注意力在日益涣散。一面是自己在工作中经常分神,一面却对孩子注意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不是有点不公平?那就别再指责孩子!行动起来,和孩子一起把注意力找回来。
在家长眼里,孩子的这些行为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3岁的丁丁刚上幼儿园,老师反映他经常上课神游。老师讲故事时,丁丁看上去是在听,但眼神是涣散的,问他老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他说不知道。
4岁的璐璐,如果某件玩具或游戏,她玩得不错,就会继续,但如果她玩得不好或不会玩,就会表现出不耐烦,马上放弃,换个玩具玩。画画时也是一样,如果一开始画得很好会继续画下去,但大多数时候是画到一半又重新开始画。
6岁的乐乐,接受能力很快,玩具一玩就会,还能自己拆了再装起来,但做什么都是一分钟热度。幼儿园老师反映他上课也不专心,老爱这里玩玩那里看看,有时还影响别的小朋友。
从心理学分析,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对于丁丁,他还没有形成有意注意力。3~4岁的孩子,无意注意依然占优势。刚刚上幼儿园的丁丁,还不懂得如何支配自己的注意力(即有意注意),如果老师讲的故事他不感兴趣,他确实容易走神。家长可以针对丁丁的情况,有意识地训练他在听觉方面的有意注意。
对于璐璐,她只是还没有学会坚持到底。4~5岁的孩子能够自觉、有目的地将注意力指向特定的事物,开始观察事物的细节,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行为依然是全凭自己的兴趣和心情,所以璐璐的表现起伏很大。针对璐璐的情况,家长需教她做事情前有所规划,以画画为例,不是想到哪就画到哪,而是画之前大致想想自己要画什么,多多鼓励她把一件事做完,再去做别的。
对于乐乐,他更需要学习的是不打搅他人。学龄前的孩子已经可以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分配注意力来指行动,对于色彩鲜艳、形象鲜明、生动直观的事物以及与他的经验有关、符合他兴趣的事物能加以注意。乐乐的情况和丁丁不同,乐乐上课不专心,很有可能是因为老师讲的内容,乐乐觉得太简单,所以他就没兴趣听了。遇到这种情况,引导的重点在于让乐乐明白,上课时不能影响其他小朋友。
对孩子注意力集中的要求要合理:
1.学龄前孩子注意力可持续时间比你想象的要短:3岁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平均为9分钟,4岁为12分钟,5岁为14分钟。所以你的要求别超过了孩子现有的能力。
2.学龄前孩子的生理发展决定了他的注意力不够稳定。这一时期有意注意尚在形成阶段,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往往交替掺杂在一起。因此,孩子的注意力不够稳定,范围比较小,他还不会指挥自己的注意力,分心后不能马上又回到原来注意的对象上。
3.学龄前孩子很容易受外界刺激物的影响,如果你需要他在某段时间集中注意力,就要为他创造一个避免刺激和干扰的环境。
4.学龄前孩子还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他不感兴趣、超出他能力的事情上,如果你要求4岁的孩子反复写拼音、做算术,他很有可能表现得散漫,甚至烦躁。
引导孩子集中注意力的亲子游戏
穿木珠
效果:锻炼视觉注意和动作注意
1.准备各种颜色的小木珠十几颗和两根细绳。
2.家长一手拿小木珠,一手拿线,边穿边说:看小木珠上有个小孔,线从这头穿进去,从那头穿出来,一个一个穿起来,变成一串小手链,套在手腕上,真好看!
3.让孩子自己动手穿木珠,孩子穿的过程中,家长在一旁要多多鼓励。
4.如果此时孩子已准确认识了红、黄、绿等颜色,还可把各种颜色的木珠分开,按一定的规律将同颜色的两颗或三颗穿在一起,或一颗一颗间隔着穿。妈妈先穿好一串颜色间隔开的珠子,让孩子模仿,穿出一串相同颜色间隔的珠链。
投球入瓶
效果:锻炼视觉注意和动作注意
1.准备两个瓶口较小的玻璃瓶以及几十个弹珠。
2.让孩子把弹珠放进瓶子里,越快越好。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家长和孩子一起比赛。
3.如果孩子进行得很顺利,可增大游戏难度,如选择瓶口更小的瓶子,改用勺子舀弹珠来代替用手投放。
找积木
效果:锻炼听觉注意、视觉注意和动作注意
1.准备若干块颜色不同的积木,在家里有一组抽屉的柜子前放好。
2.家长扮演木偶对孩子发出指令,请把绿色的长方形积木装进第二个抽屉里,把红色的圆圈积木放进第一个抽屉里。
3.孩子放好后,请他把积木找出来,找的时候一次只找一块,这样孩子就需要调动自己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4.孩子和家长互换角色来玩,可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小贴士:可以用球、娃娃等玩具代替积木。一开始物品可以少几样,根据熟练程度再慢慢增加玩具数目。
什么东西不见了
效果:锻炼视觉注意力
1.在桌上摆放几件玩具,如布娃娃、玩具熊、小皮球、积木。
2.让孩子说出玩具的名称,并在短时间内记住。
3.让孩子闭上眼睛,家长拿走其中一样或几样玩具,再让孩子睁开眼睛,问他:什么东西不见了? 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回忆。
4.家长和孩子互换角色玩,这个游戏和找积木一样,可以锻炼孩子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抗干扰。
画地图
效果:锻炼视觉注意
1.散步时,家长和孩子一起指出沿途看到了什么,比如好朋友的家、水果店、邮局、超市、花园等建筑物,告诉孩子回家后我们要把散步时的路线图画下来。
2.回家后,鼓励孩子画一张散步时的地图并注明沿途标志物。
3.孩子画的同时,家长也一起画,等孩子画完后,和孩子的地图相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小贴士:这个游戏适合6岁左右的孩子玩,为了降低难度,可以先从画小区平面图开始。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03701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