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慢谈细说无顾虑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育儿知识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慢谈细说无顾虑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从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到银发老人都难免会有烦心的事,处在成长发育中的青少年,更是烦恼多多。曾几何时,“别理我,我很烦”被印在人们的文化衫上;看见一些人胸前背后都是“烦”,不禁觉得好笑又可怜。

烦,无非是心神不安,心慌意乱,心灰意冷,彷徨愤怒。一个人被这些消极情绪包围时,便什么也不能做了;可是,烦恼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越烦越倒霉,越烦越误事,往往使人祸不单行,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与其如此,不如下决心反其道而行之----乐观坦然才是烦恼的克星。涉世不深的孩子也有烦恼吗?确实是有的。所以,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喜怒哀乐,并及时引导他们摆脱烦恼,快乐起来。在家长与子女之间,最好形成一种经常交谈的良好习惯,相互有一种信任,就可慢谈细说,而没有顾虑;与孩子谈心,也不要有什么禁忌,什么都可以说,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14岁的小希又开始和爸爸 说悄悄话了:

小希:我们班的男生在一起曾讨论过“爱与喜欢的区别”,但都说不清楚,爸,您怎么看?

爸爸:正因为你们还不能区分“爱”与“喜欢”,所以,难于掌握其中的区别。我认为,喜欢只是一种好感,但还是不够稳定,是友情范围的,是不排斥他人的,你可以喜欢几个人,也可因时间、地点、情景而有所变化,这是青春爱慕期的显著特点。而爱就更深了一层,是通过时间考验的,是诸多选择和比较之后,成为惟一的、无可替代的、专一的“爱人”,并且双方都有同样的感觉。所以,真正“爱”的产生,是人格成熟的标志,需要一定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这是我和你妈妈的亲身体会。没有走出校门的中学生,接触的异性朋友有限,交往受到各种局限,是不是不能随便说出“爱”这个字?

小希:爸,这是您和妈妈亲身感受,那我相信您!有一个男生追一个女生,可那个女生并不喜欢那个男生,但那个男生还是不放弃,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爸爸:那么,这个女生就要学会“冷处理”:

①可郑重向他声明,自己并不喜欢他,请他自重,自己也会为他保密;

②借助别人转告他,不要再穷追和纠缠;

③若是前两种方法不起作用,就可以求助于老师和家长。再说,那个男生也该有自知之明,别老缠着人家了!

小希:爸,我也暗恋着一个女孩,我该不该把这份感情表达出来?她如果拒绝了该怎么办?

爸爸:是吗?如果你害怕她拒绝,我建议你就最好不要挑明。中学生还不到恋爱的时候,表达出来反而使自己和对方都感到拘谨、尴尬。即使是暗恋,也会使自己痛苦和紧张。最好的办法是,给你有好感的女生一些信息,比如微笑,主动关心和帮忙,集体活动时,找机会和她多接触……这样你想想,是不是会有一种心灵上的默契,是很微妙、很美好的体验!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曾经这样做过。你能够想象一下,描述一下吗?

小希:我想,那应该是一种心照不宣,一种神秘的默契,一种情感的升华吧?

爸爸:好儿子,真聪明!你尝试一段时间看看怎样吧。

小希:还想问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有一位女朋友,是否能把现在的“爱情”看作永远呢?

爸爸:你这样的想法会不会太幼稚?因为社会变化太快,她会变,你也会变,过早“订终身”不成“娃娃亲”了吗?怎么能适应现在的时代发展呢?至于什么时候可以把爱情看作“永远”,现在看来,至少要在二十四五岁,也许还要到更晚一些,大约要到晚婚的年龄,现在青年人结婚有越来越晚的趋势。你说,是不是得先创业,有了事业基础和经济基础,才能成家?市场经济的社会,跟我们年轻时不同,我们那时都是穷光蛋,大家也都一样娶妻生子;可现在不行了,姑娘眼光高了,人们物质生活提高了,要房子、要汽车、要有钱,不然怎么有较高的生活质量?我看人家姑娘要的不过分,称职的丈夫得有一份事业,你说是不是?

小希:哎哟,老爸真会说,我心服口服了!过两天再谈,我还有好多难题呢!

言语是人们进行交际的主要工具,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睿智,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战术的武器,也是实现亲子关系畅通的重要手段。家长们应掌握与孩子对话的一些言词策略。

言词策略的技巧有许多许多,比如:

①从侧面委婉地说看法,避开正面回答敏感问题的“避重就轻法”。

②不直接说短论长,而是以称赞成绩的方法中隐含批评的“褒中藏贬法”。

③对非原则问题引起的争论,可用含糊其词的“减弱锋芒法”。

④对孩子多褒扬不贬低的“扬长避短法”。

⑤有明显相悖的观点、意见时,多找共同点,以期尽可能多 的共鸣的“求同存异法”。

⑥亲子之间尤需高姿态,可用严己宽人的“责任独揽法”。

⑦当对对方的现状不满意时,可以采用鼓励对方继续努力,争取达到理想境界的“婉言期待法”。

⑧争论不休的问题,若是你已胸有成竹时,不要外露锋芒,要采用启发孩子,让孩子自己说出来的“大智若愚法”。

⑨当所论问题僵持不下时,可采用另开话题,引向对别的问题的关注以开阔思路的“声东击西法”。

⑩在自己十分被动、尴尬时,可采用引开话题或自嘲,以模糊孩子对你的穷追不舍的“金蝉脱壳法”,等等。

做家长,要学会与孩子对话的艺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05035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