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儿子的早期教育成长记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育儿知识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儿子出生前,我阅读过大量有关幼儿健康、游戏、教育方面的书,因此,注意以科学的方式喂养他,并根据他的年龄特点给他买一些玩具、图书之类。我觉得在孩子早期的智力开发中,认字、背书并不重要,要培养孩子的求知欲、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培养,一方面靠鼓励他阅读一些图画书,给他讲故事、打谜语、陪他做游戏,另一方面还要带他到大自然中,在自由自在的游览中让他下意识地接受新知识,提高认知能力。我们利用所有能空闲的节假日带他上公园玩,在他最轻松、最高兴的时候启发他观察一些事物,学会比较鉴别。
寒暑假中,只要有时间,我们就带儿子到各地旅行,让他看大海、看草原、看农村,在广泛的游历中因时因地教给他许多知识,启迪他的灵感。他小小年纪就饱览了三峡的壮丽、庐山的秀美,于是对李白的诗、苏轼的词更加喜爱,回到家来还自己搞起了“创作”,写出一些小诗兴致勃勃地装订成册;他在矿山认识了各种金属矿石,带回一包放在自己的书柜里做“标本”;他在田间熟悉了水稻和菜苗,和农村的小伙伴一起放牛养鸭,自此宣称自己的生物学知识很“丰富”;他在军用机场见识了最先进的战斗机,回来便买了一本军事方面的图册“研究”得不亦乐乎……儿子的知识就是这样在游览和游戏中一点一点积累起来了,这种学习过程对他来说非常快乐。
曾有人劝我说孩子去课外兴趣班学点乐器、绘画、英语之类的课程,我征求孩子的意见,他直摇头。他说喜欢画画,但不想被老师规定着画这画那,喜欢音乐,但不想每天固定时间练琴,连幼儿园老师选中他学小提琴,他也不肯,我认为,孩子不感兴趣的事,强迫他去做不会做得好,而占用孩子的时间让他做没有收效的事,还不如让他自由自在地边游玩边学习,于是就没有让他上这些班。直到上小学三年级时他被选送去上数学“奥班”,他自己乐意去为止。在我们住的院子里,儿子上小学阶段是一个玩的时间最多,一玩起来连家也不肯回的孩子,以至于他考上八中少儿班令许多人感到奇怪,说你们的孩子也没怎么用功学习,成绩还那么好?我想这可能是给儿子一片广阔的天地,让他自由地成长结果。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只是孩子幸福成长的一个前提条件。要让孩子走得更高更远,还要帮他插上理想的翅膀。我觉得,生活在安宁富裕的美满家庭中的孩子,很容易失去追求的目标和向上的动力。于是,培养他的兴趣,培养他的理想,是至关重要的。而理想不可能靠灌输强加给孩子,只能靠父母的慧眼去发现,用父母的心血去培育。
在儿子身上,理想最初是从游戏中萌芽的。孩子的玩具中,最多的是积木。我认为玩具是帮助孩子学习本领的最早的工具。当然不是指那些不需要孩子动脑动手的玩具,而是要靠孩子自己来加工和创造的玩具,所以我们给儿子买的最多的是积木,而且不惜花钱买那些零部件最多、玩起来最费劲的积木。儿子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孩子,但只要一搭起积木,就一坐几个小时,专心致志。最让我们高兴的是,他从来不按图纸上给出的样子搭积木,而是根据自己见到的景物,或者自己想象的东西来自由“创作”。他用十多种积木合在一起建城市,造航空母舰,规模浩大,想象非凡。每完成一项大“工程”,他还要向我们津津乐道他的构思和其中的原理。演示那些会活动的“机关暗道”,在我们的惊奇中得意洋洋。于是,我们不失时机地给他买一些有关建筑设计、新材料类的图书画册,告诉他各类设计大师们设计出来的真实的城市布局、交通工具之类实际是非常复杂的,他们要懂建筑、懂材料、懂美术、懂很多很多知识。我们还带他去参观建筑设计展览,让他看那些精美的建筑模型和设计图纸,带他去看香山饭店,鼓励他读《贝聿铭传》,他对建筑设计更加有了兴趣,开始主动阅读各类图书,因此增长了知识。有一段时间,他总是说,我将来要当建筑设计师。
孩子的兴趣总是多变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因为参加奥数班学习,又开始对数学感起兴趣。但参加这个班一开始并不顺利,有些内容他一时听不懂,回家后无精打采。于是我们买了一套小学趣味数学学习软件,让他在电脑上自学。这套软件是三维动画制作,很有趣,让他产生了兴趣。我们先是陪他一起学,一起做题,等他掌握了学习方法以后,就让他独立自学。他的数学进步很快,四年级参加全区数学比赛时,以满分的好成绩获得第一名。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儿子的理解力、记忆力都很强,他用半年的时间,就自学完了小学五、六年级的数学内容。这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上课对他成了多余,他开始不好好听课,开始骄傲自满。而且这种情绪在进入少儿班仍然不时冒出来。有段时间,他很起劲地阅读一些数学家的传记故事,夜深了也不肯睡觉,偷偷在床上开着小台灯又写又算,他对我们说,他用自己的方法证明了勾股定理,他将来要做数学家。但是对数学的热情还没持续多久,儿子又迷上了生物。他被选上跟中科院的生物研究员学做实验后,让我们给他买了一堆生物方面的书,经常向我们讲他所了解的基因工程一类的事,这时,我们两个学文科出身的家长发现,在理工科知识方面,我们开始要当儿子的听众了。
从当年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到现在他自己在学习中不断产生新的兴趣,儿子的变化之快有点让我们跟不上了。我们不知道将来他会选择什么专业方向,但我们深感欣慰的是,儿子是一个有理想也有信心的孩子,他为了一个又一个理想中的目标心甘情愿地学习,非常快乐地学习。这对一个求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不正是最重要也最可贵的吗?
在现代社会中,对孩子的培养,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培养他自己管理自己、与人相处、团结合作的能力更加重要。儿子一出生,我们就让他独自在小床上睡觉,不到三岁就独自住一间房。他一岁多开始自己吃饭,三岁开始自己穿衣,四岁以后自己洗澡,上了小学后自己给自己准备早餐,还每周刷洗自己的球鞋。我们不接送他上下学,10岁时上少儿班路远了,就买张月票让他自己挤公交汽车来回。我们不但要求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求他帮助家人做一些事。比如,去找邻居办一些小事,去商店买些东西之类,这样做也是有意锻炼他与人交往的能力。我们还鼓励他参加班干部的竞选,争取一些为老师和同学服务的机会。上少儿班的第三学期,数学老师辅导他们学习数学建模时,他便针对北京交通路口红绿灯时间是否合理的问题,自己跑了几个点向交通警察作调查,回家来自己在电脑上整理数据,写出千余字的小论文。这些社会活动能力的锻炼,使他对和各类人打交道毫不胆怯,在外面遇到了困难和麻烦,也能自己想办法去处理。
儿子就读的幼儿园、小学都是很普通的,我们不曾为他进一所好学校而投资,当时觉的家庭条件不错,我自己在大学任教不坐班,有时间教育好他。而且我觉得,越是在孩子幼年时期,家庭环境、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会越大。我们家的书报比较多,儿子很小的时候就习惯于和我们一块读书看报,谈论各方面的知识。我和丈夫对工作都很认真,他也很自然地做事比较认真。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我开始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早出晚归,学外语、做论文,特别辛苦。与此同时还要讲课、带硕士生、外出开会、讲学。儿子对我所做的一切很关注,也很佩服。他说他长大也要读博士、也要写书。无论多忙,我也要抽出时间陪陪儿子,听他说说学校的事,陪他去图书大厦买书,查看他的作业和笔记,同时也告诉他我在做什么,在我的眼里,丈夫和儿子都是我最知心的朋友。
也可能正因为就读的学校很一般,儿子在学校显得比较突出,从幼儿园到小学,凡是有什么学习机会,比赛机会,参加电视台活动的机会,老师都是第一个给他,他获得的各类奖状有厚厚一摞。这种顺境使他变得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要强。但是,顺境也使他不大能经受挫折,有时还会过高地估计自己,轻视别人。我们一直想找机会帮他改掉这些毛病。
报考八中少儿班就是一个机会。考得上,说明他的确具有接受超常教育的条件,能和一群优秀的孩子在一起接受优秀教师的培养,机会难得。考不上,他可以因此接受一次挫折教育,知道强中更有强中手,他没有理由自负和骄傲,这对他恰恰是最需要的,也是很有益的。因为这样想,我们便没有帮助儿子做任何参加考试的准备。
得到儿子考取的消息后,我们既高兴又担忧,望着儿子天真快乐的小脸,我给他画了一幅画,画的是一座险峻的山峰,山上有平缓的大路,也有崎岖的小道。我告诉他,上少儿班,就是从这条崎岖的小道上山,路要短一些,可以比别人先到达目的地,但很险,会走得很辛苦。而正常的教育就像走那条大道,人多,路也好走,你选择哪条路?他说。我走小道,我不怕累。妈妈你说过,人的一生最好先苦后甜,我愿意先吃苦。儿子的话让我感动。
儿子从小学四年级直接进入少儿班初中阶段的学习,最初走的路的确比较辛苦。因为年龄偏小,基础不牢固,一开始听课都有困难,外语几乎就听不懂。好在我们对此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而且也能够辅导他,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他的成绩便比较靠前。但我们还是忽视了他身上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在成绩面前容易自满、得意和轻视别人,而骄傲自满的情绪必然影响他踏踏实实地学习,上课时不认真听讲,忙着做后面的题,想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结果,对新的知识没有掌握,做出来的题错误很多。儿子在一次考试失败后很失落,我们这才发现,对他的教育还是考虑不周。儿子平时看书,做题就时常表现出急躁的情绪,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甚至一知半解也洋洋自得。这些缺点在他学的东西较浅的时候可以因为我们帮助补课而掩盖,当学的知识越来越深,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再帮助补漏洞时,他就不得不品尝苦果了。这时我们才不能不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有失当之处,从而深刻地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要远远超过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恰恰是家庭教育中容易忽视的。比如,我们重视开发孩子的智力,对他的毅力、耐心的培养却做得不够,忽略了他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因为自己工作忙,对孩子自身的毛病有时间的时候盯得紧一点,没时间的时候也就不了了之。这也说明我们做父母的缺乏耐心,不能持之以恒地要求孩子。现在我们才切实感受到家庭教育实际是件随着孩子的成长一步一步完善的,父母实际也是陪伴着孩子的成长一点一点成熟的。
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永远做儿子最亲密的朋友,陪伴他幸福快乐地成长。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06055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