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也是一门艺术
代表人物:Bear,媒体从业员
凭借在媒体多年从事育儿报道的经验,Bear认为,孩子成长太顺利并非好事,应接受挫折教育。“作为父亲对孩子的教育要比母亲要理性一些,所以对于如何对待挫折,父亲要带头做示范。”
Bear举了个例子,比如孩子本来并不怕水、不怕摔跤,而且摔倒后,自己往往不声不响地爬起来,继续玩。如果这时父母一看到孩子摔了,便惊慌失措地抱起来亲昵,摔不疼的孩子也会号陶大哭。“孩子从小不尝试一些挫折,长大后就经不住磨难,在困难面前也会缺乏坚强的毅力和决心。”因此,在孩子受到挫折时,Bear经常耐心与孩子交流,并帮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孩子“吃一堑,长一智”。
“当然,挫折教育并不是仅仅让孩子吃点苦,而是要在心理上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以及挫折之后该怎样去做。”Bear说,除了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培养其承受挫折的勇气外,他认为父亲还应做好示范作用。因为孩子在幼儿期最喜欢模仿,家长的消极言行会不知不觉影响到孩子,使孩子遇到一点小事就不知所措。
此外,挫折还可培养孩子团队协作能力,碰到问题时,要教孩子学会如何在自己力不能及的时候去调动别人的帮助,包括寻求父母的帮助,找其他小朋友,找幼儿园的老师,甚至是找陌生人。
新时代爸爸更懂孩子心
代表人物:David,32岁,政府公务员
“在我们家,儿子怕妈妈多过怕我。因为很多事情都是妈妈唱黑脸,我唱红脸。”在政府机关上班、有固定时间陪儿子的David说,他们家是现在人们常说的“严母慈父”现象。
长期以来父权社会的“男尊女卑”,使孩子眼里的父亲形象有点严厉可怕,难以亲近;在日常生活中,男人总是板着脸孔,动辄训人。与昔日惧怕威严的父亲相比,现在孩子眼里的爸爸越来越和蔼可亲了。其结果是为孩子以身作则塑造一代新好男人,能和平友善地待人接物,对孩子更是亦父亦友。
但David也认为,要适当调节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如果父亲一味软绵绵,那么孩子就无法坚强起来;而如果母亲总是苛刻无度,那么孩子就缺乏爱心的哺育。正确的做法是:无论父母都要有的放矢,该宽松时就宽松,该严格时就严格,宽严得体有度,才能培养出能屈能伸、动静皆宜、既刚且柔的孩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06889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