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最不满意父母的12种行为中,“说话不算数”占43 6%,排在第一位。这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2005年全国调查中的一个意外发现。
细想一下,其实也不奇怪。在我收到过几万封中小学生的来信中,很多是谈这个问题的。其中一封信这样说:
我爸爸、妈妈说话一点儿也不算数。我爸说,只要我考了前5名,他就带我去坐过山车。可我真的考了第五名时,他却说没时间,下次吧。我妈妈也一样,她说我写完作业就让我下楼和小伙伴玩,可是我写完了她又让我弹一个小时的钢琴。每到这时候,我都会想起电影《麦兜的故事》,麦兜的妈妈让他吃药,说吃了药病就好了,病好了就带他去马尔代夫。结果麦兜吃了药,病好了以后,妈妈却再也不提去马尔代夫的事了,麦兜再问,妈妈就说,发了财再说吧。我理解麦兜,觉得他和我一样可怜。以后爸爸、妈妈再怎么向我许诺,我都不相信他们了,全是骗人的!
一、“哄逗”和“哄骗”
我发现,对孩子说话不算数的父母,很少用同样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成年人,因为他们知道“言而无信,不知其可”的道理。但是对待孩子,说话算不算数似乎无关紧要。所以,“哄孩子”一词在中国很流行,几乎成了父母们的共识。在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哄”字的第一个定义,即为“哄骗:你这是哄我,我不信。”第二个定义叫“哄逗”。本来,“哄逗”才是带孩子的意思,可在许多父母的实践中,“哄骗”与“哄逗”往往混为一谈。
父母对孩子言而无信,最本质的原因是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没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因而也没有把对孩子的承诺看成承诺,没有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我们在1999年的全国调查中发现,对于“现代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这个问题,父母的回答是“责任”,而中小学生的回答是“平等”。把“平等”当成最重要的品质这与孩子的生活经验有很大关系,因为孩子常被父母不平等地对待,因此特别渴望平等。
可惜很多父母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我曾收到一位中学生的来信,信中妈妈的想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父母的观点:
我妈妈常年在外工作,我就住在姑姑家。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了姑姑在背后说我妈妈的“坏话”。暑假到了,我去妈妈工作的地方玩,就把姑姑说她的“坏话”全盘照搬地告诉了她。暑假过去了,我又回到姑姑家。有一天,妈妈打来电话,正巧姑姑接的,没想到妈妈和姑姑聊着聊着就把我“告密”的事给说了出来。当时我很生气,因为当时我告诉妈妈时,妈妈答应我不告诉任何人,也不告诉姑姑。结果,那天姑姑挂了电话就很生气。我当时很难受。后来,我就埋怨妈妈,问她为什么说话不算数,可妈妈说:“小孩子,没关系,这样说了,你姑姑下次就不会说我了!”听了这话,我感觉妈妈不仅说话不算数,而且很自私,只想着自己心里舒服,就不考虑我的感受。从那以后,我就不把心里话告诉她了,因为我担心告诉她什么,她都会向别人说。后来我又听见姑姑说她坏话,我就没有告诉她,她问我,我就说没有。我已经不信任她了,没必要和她说实话。
由此可见,如果父母说话不算数,孩子自然会失去对父母的信任,也就不会和父母说心里话,相互间的沟通会因此受阻,亲子关系也会被严重影响。
二、儿童不可欺
父母失信于孩子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从浅层意义上说,父母失信会让孩子因心愿没满足而失望。成年人满足自己的机会很多,而且愿望一旦落空,他能通过自我调节化解失望的心情。孩子却不同,他们的目标唯一而单纯,如果付出努力后仍达不到心愿,会非常失望甚至于绝望。
从更深层意义上说,父母失信会让孩子对大人失望。在孩子眼中,父母就是天,就是地,从心底里崇拜和依赖,特别是在10岁以前,父母的每句话对孩子来说如同圣旨一般。一旦孩子发现父母对自己的承诺只不过是一种哄骗,就会大为疑惑和失望:父母都可以说话不算数,这个世界上还能相信谁呢?这种恐慌感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危机,而且由此引发的对父母权威性的挑战几乎是具有颠覆性的。
古人很早就知道这个道理,孔子的学生曾参的教子故事让我们回味良多:
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买东西,小儿子闹着也要跟妈妈一同去,曾参的妻子便随口哄孩子说:“你留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等到妻子回家后,曾参便要捉猪杀了。他的妻子赶快制止他说:“我刚才只不过和孩子说着玩罢了,你怎么真的要杀猎?”曾参对妻子说:“小孩是不能欺骗的。小孩年幼无知,只会学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教诲。如今你说话不算数,哄骗孩子,实际上是在教孩子说谎。当妈妈的欺骗了孩子,孩子便会觉得母亲的话不可信,以后妈妈再对他进行教育就不会有效果了。”于是曾参还是把猪杀了。
父母的行为是孩子学习模仿的对象。若父母言而无信,那孩子日后也就很难有信守诺言的美德。因此哪怕承诺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父母也要认真去做,不能认为事小而忽略不做,“不以善小而不为”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07203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