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克曼认为,要摆脱情绪失控最理想的方法是‘对同样的事件不再产生导致失控的情绪”。研究发现当一个人经历某事件或行动时,会根据个人的习性,过去的经验、现在的状况等等,对事件或行动加以解释,从而产生对事件的认知。要改变情绪感受,必须先能调整对事件的认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个角度想”。
不让分数主宰情绪
多数的父母拿到孩子的考卷时,都是先看孩子错在哪里,很少人会先注意并肯定孩子做得很好的部分.也有很多父母刚看到孩子的分数不错时心里颇高兴,但一看到全斑的分数,发现孩子的表现并非名列前茅时,情绪顿时转变为沮丧、生气。由此可见,影响情绪的并不是绝对的分数,而是我们如何看待学习与成绩这件事。
记得小女儿国小二年级时,有一次在月考刚考完那天,一回到家就告诉我:“妈妈,我这次数学好像考69分喔!”我只说了:“哦!真的有点奇怪,前几天妈妈看你复习时明明都会的。没关系,等考卷发回来我们再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几天后,她一进家门就兴高采烈地说:“我数学考96分耶!”原来老师改考卷时她从老师桌子的前面匆匆一瞥,就把6和9给看反了。看到考卷的那一刻,我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披分数主宰,要不然孩子可能已经白白被骂了好几天。
父母必须认知到考试的目的在于帮助孩子自身,老师和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而不在于要让孩子感到挫折与愚笨,同时也要了解,肯定与鼓励是最能促发孩子追求进步的动力。有了这样的认知调整,面对孩子的成绩时自然就能把焦点放在孩子究竟会了多少,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或不熟练,或者答题时容易犯什么样的错误,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与引导,而不至于一味地生气,指责孩子。
延长冲动和行动之间的时间
然而“换个角度想”终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艾克曼认为当这个理想的目标远无法达成时,比较可行的是学习“不要在情绪冲动下行事,做出伤害别人的行为”,也就是接受情绪的存在,但控制表现情绪的行为。
许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在情绪当下斥责了孩子,等事过境迁后才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孩子也不那么可恶。然而覆水难收,骂出口的话,伤了人的行为,即使事后弥补,裂痕终究还是存在,如果能学习延长冲动和行动之间的时间,对于情绪管理将大有帮助。
更重要的是,如果父母能够深刻体认提升EQ的过程是缓慢而渐进的,只要能“错得更少,错的时间更短,更快弥补错误’就是很大的进步,也就能接受孩子的“贰过”,鼓励孩子逐步改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07580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