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物质家庭教育的心理贫困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当人们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德西

  
当家长将物质刺激手段引入家庭教育中时,带来了另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那就是孩子的心理贫困。

  
所谓的心理贫困,指的是孩子在长期物质刺激下,在心理上出现的失落现象。

  
根据心理学研究显示,当人们在进行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时,其内心自然会产生愉快的感觉,这种感觉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内感报酬。

  
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人为其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那么不但不会使参与者产生更高的积极性,反而会使活动对他们的吸引力降低。

  
在心理学上,这一现象被称之为德西效应,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其道理是很简单的,我们不妨通过一个小故事来了解这一现象的真谛。

  
在美国的一个地方,曾经有一群孩子经常在一位老人家门口 嬉闹,发出响亮的吵声,这让喜欢安静的老人倍感煎熬。

  
于是,老人走出房门,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并对他们说:“你们让这里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用这点钱来表示我对你们的谢意。”

  
这意外的收入令孩子们倍感兴奋,于是他们在第二天继续聚集在老人家门口,一如既往地发出巨大的吵闹声,这一次老人又出来,然而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第三天,当老人发给每个孩子2美分的时候,孩子们变得勃然大怒:“我们付出这么大的辛苦,吵闹供你开心,却只给我们2美分。”于是,他们向老人起誓,从今以后再也不会来为老人吵闹取乐了。

  
看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就容易理解这一现象中包含的道理了。

  
在这个故事中,老人所用的手段很简单,孩子们原本自发在其家门口玩耍的,这时,“为了快乐而玩”就是孩子们的内感报酬,而在老人的物质奖励下,“为快乐而玩”的内感报酬,却变成了“为金钱而玩”的外加报酬。在老人的操纵之下,外加报酬每天都在递减,随之而来的是孩子们乐趣的递减,从而很自然地操控了孩子们的行为。

  
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有许多孩子对于学习、劳动怀有不小的兴趣,而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学习内容本身的内在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机。

  
比如,解决一些有难度、有乐趣的学习问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孩子的探究乐趣,而劳动本身也具备这一特点,此时家长应当给予孩子的奖励,是引导他们进一步地探究、尝试,增进孩子对学习、劳动的情感与兴趣,增进孩子对这些活动的动机,帮助孩子来收获乐趣。

  
当家长将物质刺激引入奖励机制的时候,就意味着使孩子把主要的目标抛之一旁,让孩子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当前的奖励之上,甚至于把奖励当成学习、劳动的唯一目的。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了解到物质刺激给孩子成长带来的两大害处,两者中的任何一个,于孩子的成长都是其不利的,也与家长的初衷相距深远。然而,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关于物质刺激的负面作用,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08117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