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自信 婴幼儿 家长 培养
0-3岁婴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别的婴幼儿都在一起玩,只有他总在一旁远远地看着;婴幼儿们都跟着亲子老师,大大方方游戏,只有他一个人缩在角落里不吭声,怎么拉他也不上去,总让妈妈抱着不肯松手……凡此种种都包含婴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因素。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它关系到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这种心理品质应该从小培养,从家庭起步。那么,家长该怎样培养婴幼儿的自信呢?
第一, 对婴幼儿充分了解,要求合理
杜威的“儿童中心说”,强调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了儿童的个性的发展。有的家长人为拔高对婴幼儿的要求,这种做法,不可取。孩子的发展是渐进、曲折的过程,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孩子的发展有个体差异性,在尊重个体差异的情况下,提高婴幼儿的能力。家长要充分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婴幼儿发展目标,提出恰当要求。人类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如果以高于婴幼儿年龄特点的要求来要求他,婴幼儿的能力达不到,会导致婴幼儿自信心下降。家长对婴幼儿发展所确立的能力标准要适当,充分考虑自己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不能横向攀比,以别人的优势比自己婴幼儿的不足,标准过高,婴幼儿达不到,屡遭失败,使婴幼儿和家长都丧失信心。
特别是0-3岁的婴幼儿,能力还不强,许多事情没有成人的帮助完成不了,只有到相应的年龄段,孩子才能出现相应的能力。常常有七八个月大婴幼儿的家长问:“老师,我家宝宝怎么还不会走路的?”俗话说,七坐八爬,一般对于七个月的婴幼儿刚坐得好,刚学爬的时候,就不能要求他能走得很稳。因为,这时婴儿腿部的大肌肉还没有发展到能支撑整个身体的程度,腰肌发展也不完善,所以,走对他们来说太难了。大人强行抱着走,婴幼儿会出现走着走着要就弯下来,要双手着地等情况。如果家长再坚持练习行走,婴幼儿就会出现厌倦情绪,对走路反感,产生厌倦,挫伤信心,甚至造成身体伤害。七八个月大的孩子,就是帮助他练习爬行。对孩子的前庭发育,使腰部、腿部的肌肉得到锻炼,为走路做好准备,让孩子能力逐步提高,要求合理了,孩子做起来也顺畅,自然对自己也更有信心。
对于两岁的婴幼儿,小肌肉没有发展到能够控制笔的水平,手眼协调性还不够。就不能要求他能够去拿笔画出完美的图形来。我们可以让他尝试拿着笔当玩具玩,让他自己发现笔的作用,做些涂鸦活动。我在亲子实践中,让孩子尝试各种蔬菜的拓印、手指点画、棉签画小羊毛,孩子们喜欢做,也达到了对色彩的练习和小肌肉的锻炼目的,孩子们做好后,会很有成就感的将作品展示给我看,他们有成就感,对日后参加活动也更加有兴趣,做起来也有把握,信心十足。
第二,给婴幼儿创造机会,自我探究
杜威从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出发,强调“从经验中学习”,他指出知识的获得不是个体“旁观”的过程,而是“探究”的过程。婴幼儿通过自我操作、自我探究、自我练习,不断进步,在实践中提高他们自己的信心。
不能提出超出婴幼儿能力的要求,但也不能低估婴幼儿的能力,在教育实践中,经常有家长告状:“我都着急死了,我要上班,他在那非要自己穿鞋子,我给他穿好了,他还大哭,非要脱了自己重新穿,看,还穿反了!”一脸的无奈。家长不科学的人为干涉,想当然的觉得婴幼儿能力不行,会给婴幼儿造成一定的压力,挫伤婴幼儿的积极性,削弱自信。
幼儿一般长到2岁以后,动作、言语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自我意识也萌芽,这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出非常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的愿望,什么都想自己尝试:想自己走路,自己脱衣服,脱鞋子,吃饭……任何事情都要自己动手。那就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让他们从不完善做到完善。
婴幼儿虽然经常出现差错,做得慢,但这种“我自己”的愿望却体现出孩子旺盛的生命力,表现出了孩子最原始的、寻求自我肯定的需要,他还是可以自己做的。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不是抱怨婴幼儿,认为他们做不好,做得慢,然后就一切包办代替,而应该利用婴幼儿的这种自我认识和愿望引导和帮助他们,给他们时间满足他们“我自己”的需求。给他们更多的练习机会。在自我练习中不提高自己,增强他们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自己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解决婴幼儿和妈妈间穿衣争吵的最有效的办法仅仅是家长和婴幼儿都早起一会儿就可以了。家长在充分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年龄特点结合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提要求后,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婴幼儿实践,充分调动婴幼儿的积极性,增强自信。
第三,给婴幼儿充分信任,赏识得当
成人积极的态度很重要,家长要相信,每位婴幼儿都有一颗向上的心,它能使家长保持积极的心态,支持、鼓励婴幼儿,从而使婴幼儿也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不少家长总认为自己的婴幼儿年纪小,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相信他。其实婴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与发展潜力,他们通过成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认识自己的,建立自我评价的。只要家长认为他行,婴幼儿就自然会认为自己行,从而产生自信。
当我们在与婴幼儿进行沟通时避免使用否定的信息,否定信息对婴幼儿的自我价值将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家长经常说:“我们家宝宝胆子就是小!”“我家孩子动手能力不行。”日子久了,婴幼儿的自信心被父母错误的信息,一点一滴地侵蚀,产生消极情绪。渐渐将家长的否定评价,并以此作为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自己天生胆小,去陌生地方会胆怯,做事情不自信,畏畏缩缩,放不开手脚,老是粘着家长。然后家长更不敢放手。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婴幼儿由于缺乏自我肯定,缺乏自信,无法健康完整的发展。
家长应学会赏识婴幼儿,以正面教育为主。当婴幼儿开始学爬时,你就应该由衷地赞扬他:“宝贝爬得真好!再爬点,你爬得真是好样的!”也许他还听不懂赞美,但他会体会到你的肯定,给他一个肯定的拥抱,给他一个赞赏的亲吻,由此他愿意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他的自信会更加充足。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夸奖赏识婴幼儿不能笼统的说“不错”、“很好”,更不能盲目夸大。最好要用具体、合适的语言指出哪方面好,让婴幼儿切实感受到,并给他指出继续努力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增强幼儿自信。
第四,给婴幼儿养护支持,提高能力
蒙台梭利儿童观反对成人用不恰当的标准去干涉和妨碍儿童,强调通过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来保障儿童的自我活动。婴幼儿自信心的建立,仅有家长的肯定还不够,还要加上家长对其能力的培养。婴幼儿在很多方面的表现不够好,需要家长去帮助他,孩子的能力是在家长的帮助和教育下慢慢形成的。婴幼儿只有能力提高了,觉得“我能行”,才有自信去做事情,他的信心才更足。蒙台梭利说:“孩子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的”。家长最重要的是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婴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支持并放手让他进行各种活动,在与环境互动的活动中,不仅能促进婴幼儿身体和各种能力的发展,而且能使之产生对环境的控制感并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自信。
对于新生儿及一周岁内的还没有自主活动能力的婴幼儿,家长可用选择性,帮助为主的方式,让幼儿的能力得到提高,让他们能自信地发展。比如刚生下的婴幼儿,坚持以游戏的方式为他做按摩操,增加他的皮肤触觉;给他各种声音的视觉的刺激促进感官的发育。六七个月大时就应该加强手臂、腿部、腰部的锻炼,为爬做好准备,给他预备许多可抓握的东西,锻炼小肌肉的发展。刚学爬的婴幼儿可以用大毛巾穿过其的腹部,双手提住,帮助他爬行,慢慢使他爬得更好一些。一岁多的婴幼儿常要抢着自己用小勺吃饭,那么家长不妨为他准备适宜大小的勺,围上围兜,地上铺上垫子,让他练习自己把饭舀起送到嘴里,不要怕碗摔坏,或是吃得到处都是。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创造适合的环境,让婴幼儿感到很愉快,感到有趣,感到“我可以”,建立自信的基础,这样才能使婴幼儿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信心。
最后,充分利用资源,创造展示机会
除了在家里的游戏活动,家长可以经常带婴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感受,多提供婴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如参加一些幼儿机构的亲子活动,亲子郊游活动,给婴幼儿展现的机会,锻炼其同伴交往能力,建立自信。
我认为最重要的与幼教机构(幼儿园,亲子园)的教育者建立合作关系。在实践中家园配合,帮助婴幼儿建立自信的成功实例有很多。如:张依,两岁两个月,平日表现胆怯、害羞,不敢当众说话。于是家长主动与老师共商教育对策。根据她爱听故事,动作发展好的特点,策划了动物比赛的游戏,请她扮演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来和大家赛跑。依依获得第一,许多家长和小朋友都为她鼓掌。然后老师在为她颁奖的同时,问:“获奖的是什么小动物呵?” 听到大家的表扬,鼓励。显得有自信些了。她小声回答“小白兔!”在以后的活动中不断的强化,渐渐地,点名活动中她也能很大胆,很清楚的表达自己了。能和老师及大家一起唱歌,跳舞了,参与活动更积极了。此外,家长可以在亲子课上或其他人的情况下,请婴幼儿做一些他比较擅长的事情:如十个月大的孩子会两个手对抱,如恭喜发财状,就让孩子多给其他人做这个动作,孩子会得到更多的夸奖,从而建立自信。
家长个人的力量有限,家长还可以利用时间进行专家咨询,向自信心强的婴幼儿的家长咨询,网上的家长们进行育儿经验的交流,充分挖掘周围可利用的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为孩子创造建立自信的平台,建立婴幼儿自信。
参考文献:
(美)雷兹(Reyndds,E.) 郭力平等译 早期儿童教育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0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 Maria Montessori 马荣根译 童年的秘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1月第2版
(美)丽莲凯兹(Katz,L.G.)著 廖凤瑞译 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08230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