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提高0~3岁早教机构中“三方互动”的质量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育儿知识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宋 伟 袁爱玲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明确提出要“发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近年,针对0~3岁婴幼儿的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家庭与社会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如何提高其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三方互动”旨在促进教师、家长、婴幼儿三方在教育活动中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提高早教机构的质量。
一、早教机构中的“三方互动”释义
早教机构中的“三方”是指教师、家长、婴幼儿。在教育活动中这“三方”不断发生互动,形成“三方互动”关系,即亲子之间、师幼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关系。教师通过设计活动或创设环境引发亲子互动,进而观察亲子互动,并随时与家长展开互动,以帮助家长理解孩子的行为,探讨与孩子互动的方式。三方能否良性互动直接决定了早教机构的保教质量。“三方良性互动”的重要标志就是通过三方互动实现三方的共同成长: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家长提高自身教育能力,向合格家长迈进;婴幼儿实现健康成长。“三方互动”关系在婴幼儿的教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重要性可得到多方证明。
二、多视角看“三方互动”的重要性
1.心理学视角:“三方互动”形成的早期经验影响未来发展
早期经验与未来发展的关系早已被证明,早期经验对幼儿的影响具有持续性,其发展也具有持续性。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成果已表明:成年后的心理疾病根源于童年的某些不愉快经历,童年的早期经验决定未来的长远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也发现:婴儿一出生并不是“无能”的,而是具有感知觉的,他们拥有视觉、听觉、嗅觉等偏好,在婴幼儿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期内,即主要在早期,教师、家长给婴幼儿以适宜的刺激就会促进其发展,如语言刺激、听觉刺激、视觉刺激等。
2.脑科学视角:“三方互动”所给予的刺激影响婴幼儿大脑发育
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出生后的前三个月大脑细胞开始迅速增殖,而大脑细胞的70%~80%是在3岁前形成的1,这表明0~3岁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人们更加深入了解0~3岁婴幼儿大脑发展的潜力。根据“卡内基满足幼儿需要专题研究小组”的报告(1994),1岁以前大脑的发育比以往人们所认识的要快,范围要广;大脑的发育比以前人们所预料的更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最初的环境对大脑发育的影响是长期存在的;环境不仅影响到大脑细胞的数量和大脑细胞连接体的数量,还影响到这些连接体“连接”的方式2。这进一步说明了0~3岁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受外部刺激影响比较大,在0~3岁婴幼儿的早教指导中,“三方互动”所给予的刺激影响婴幼儿的大脑发育。
3.班杜拉三元交互作用视角:“三方互动”促进婴幼儿认知、行为发展。
交互决定论,主要指个体的行为、认知和环境之间的交互影响。首先,行为和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决定:个体的行为直接作用于环境,对环境产生影响,同时,环境也会作用于行为,通过环境的影响改变个体的行为;其次,个体的认知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样是相互依赖,相互决定的:个体对行为有期待,于是产生相应的行为,同时,行为的结果又促进了认知的发展;最后,个体的认知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决定的:个体可以通过自身的思想观念、情绪情感等作用于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改变个体的某些特质。
0~3岁婴幼儿是各种心理现象和动作发生的时期,其心理发展处于初始状态,开始接受一切外来的刺激,即,一切都是新的、模糊不清的,各种感官都处于“吸收”状态,感知觉开始萌芽。这启示我们,对0~3岁婴幼儿的早教指导要关注、重视其认知、行为发展进程,并创设开放丰富的环境,用适宜的刺激促进其发展,并注重三者的交互作用,在早教指导中就是促进教师、家长及婴幼儿三方的良性互动。
三、“三方互动”的不良现象
目前,早教指导中的三方互动存在许多不良现象,包括教师本身素质不高,早教指导存在功利性等。
1. 教师素质不高,造成“三方互动”成效欠佳。
教师是三方中起引领作用的一方,而我国早教机构中,许多教师缺乏早教理论和实践经验,造成“三方互动”成效不理想。美国儿童早期教育专业人员的职业化道路共有六个水平,最高水平即水平为:在符合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EYC)方针的一项方案中,成功获得博士或教育学博士学位;成功展示自身知识、成就以及符合NAEYC方针的博士学位课程所要求的素质与性格3。一个合格的早教教师应该具备应有的素质、行为和态度,应该具有严格的准入门槛。
中美两国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差距:我国早教机构中的教师学历低,许多教师毕业于幼儿师范学校,甚至有的教师只受过短暂的培训就上岗;而且目前我国国内几乎还没有开设早教专业的高校4。这一切都使“三方互动”面临许多困境,教师不能发挥理想的作用,给予的指导不能体现专业素养,造成教师、家长及婴幼儿之间的互动成效不大。
2.早教指导的功利性致使“三方互动”失衡。
(1)违背自然教育原则,师婴幼互动呈现“急功近利”的非健康发展态势。
每个婴幼儿都是带着先天的成熟时间表降生的,其生理和心理发展顺序已经被安排好,只是行为和能力发展的时间因个体差异而不同。目前的早教指导中,存在许多刻意“训练”“拔高”其行为和能力水平的现象。
(2)忽视“生活”教养及家长角色,教师与家长之间互动缺失。
首先,0~3岁婴幼儿的教养“以养为主”,以“生活”照料为主要内容。但在实践中,某些急功近利的因素使早教指导中的“生活”方面缺失了,尽管有些早教机构也设有婴幼儿“生活”照料的环境,如低幼盥洗室、换尿布台、哺喂室,但家长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早教指导。
其次,在早教指导中,家长扮演的多是旁观者的角色,至多是教师的助手或是游戏的模仿者。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观指出:在微观环境中,家庭及家长的作用非同小可,父母和孩子同时参加干预方案的婴幼儿长大后获得的成就更大。可是,在国内的早教指导中,家长由于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要么无事可做,要么精神处于游离状态,要么指责或忙于纠正婴幼儿的模仿动作等。
这些迹象表明,在婴幼儿早教指导中忽视“生活”教养及家长角色,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严重缺失。
(3)过度使用游戏且游戏过程形式化,“三方互动”模式化。
在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养中,游戏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模式化。最明显的是,基本延续幼儿园的套路,有课程的预设目标和婴幼儿的发展目标,甚至每个活动材料的使用方法都固定不变。如,游戏玩法的固定模式是:教师先演示,然后家长协助婴幼儿一起完成“任务”,期间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教会婴幼儿对材料的固定使用方法,以达到预期目标。这也导致了“三方互动”的模式化。
四、促进“三方良性互动”的建议与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0~3岁婴幼儿早教指导中,应着重通过提高教师素质,明确早教指导的非功利价值取向,采取多样灵活的方式实施早教指导等途径来促进早教指导的“三方良性互动”。
1.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增强“三方良性互动”成效。
(1)参加早教培训,提高教师实施“三方良性互动”的能力。
由早教专家组成专业团队,对早教教师进行定期指导和培训,专家与教师通过研习和讨论,建立资源共享库,帮助未参加培训教师共同提高;制订婴幼儿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规划,加强婴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机构的建设;对早教工作者形象、工作态度、与婴幼儿互动的能力、家长交往等方面进行训练。
(2)建设早教队伍,增强“三方良性互动”整体实力。
早教指导人员的队伍建设关系到早教指导人员的专业成长,更关系到其对家长及婴幼儿的早教指导质量问题。这支队伍的建设应本着多形式、多渠道来实施:高校开设早教专业,研究早教指导中的“三方良性互动”;严格执行早教从业人员的入职门槛,必须持证上岗,包括任职资格证、健康证、培训证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实施“三方良性互动”的前提;配备专业的教师及兼职教师,二者有机结合提升“三方良性互动”的整体活力;组织社会志愿者参与到早教指导工作中;对早教指导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并建立反馈制度。
2.明确早教指导的非功利价值取向,促进“三方良性互动”平衡发展。
(1)实施自然真实而和谐的教育,促进师婴幼互动健康发展。
早教应以婴幼儿的自然成长规律为基础,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尊重婴幼儿的自然成长规律,使其天性自然而充分地展现;在实践中,教师应该给予婴幼儿适宜、适度的刺激,而不是拔高能力促其过早地成熟,拔高的教育方式使师婴幼互动关系成为一种“教练”与“被训练者”之间的不平等的关系,这种做法违背了婴幼儿的自然成长规律。
(2)重视“生活”教养及家长角色,增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
在婴幼儿早教指导中,充分重视“生活”教养及家长角色,可以有效增强教师及家长之间的互动。首先,加强“生活”教养方面的指导。教师不应将“生活”照料看作是家长的任务,而应积极地参与进来,并给予家长合理的指导;其次,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家长角色,使之成为与教师平等互助的合作者。
(3)适度使用游戏且游戏过程趣味化,促进“三方良性互动”丰富、灵活化发展。
在0~3岁婴幼儿早教指导中,使用游戏的方式是必要的,游戏是婴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其快乐之源、健康之本5,是其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透视镜。但是,过度使用游戏且游戏过程僵化,十分不利于婴幼儿的想象、思维、语言和情绪情感的发展。正确的方法是适度使用游戏且游戏过程趣味化,丰富灵活地促进“三方良性互动”发展。
3.早教指导方式多样性,促进“三方良性互动”生态化发展。
多样化的早教指导方式能够促进“三方良性互动”生态化发展。在0~3岁婴幼儿早教指导中,应该以个别指导为主,集体指导为辅,专家讲座与咨询为必要补充。在婴幼儿的早教指导中,最受欢迎的形式是个别指导,这也符合0~3岁婴幼儿发展的特点。“与孩子面对面、一对一地进行个别交流”的方式,能使每个婴幼儿都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而少量的集体化教养,如同龄、混龄则有利于婴幼儿情感、社会性的发展;早教指导机构定期举行专家讲座与咨询,邀请业内专业人士来机构为教师及广大家长答疑解惑,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与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

注释:
1胡娟,裴小倩,张婕,从重新认识大脑看关系中的0~3岁婴幼儿保教(一)[J].幼儿教育,2004(4)
2张民生.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的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121
3[美]George S.Morrison著.王全志,孟祥芝等译.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高佳.我国早教机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9(9)
5刘懿.0~3岁亲子园课程之解析——对一所亲子园的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305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08591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