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孩子的礼仪之道很难“教”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儿童潜能开发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中国的家长总把孩子看成一张白纸,露骨点说是一个无意识的小生命,不教不会,所以必须要“教导”。从吃饭、睡觉、穿衣,到讲话、礼仪甚至做人,全由爸爸妈妈不断“言传”来完成“教导”的任务。

  我们不妨来次原音重现:

  一家三口围坐在餐桌旁享用家庭餐,这时妈妈开腔了:“宝宝,明天妈妈要带你去阿姨家做客。你要乖哦,要听话,看见人要叫哦。”宝宝扒着碗里的饭,应了声,“哦!”爸爸接着教导:“宝宝,到人家家里吃饭,不能像在家里一样吧唧着嘴,或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哦”!宝宝又应声道。“一定要记牢哦!”爸爸妈妈最后异口同声的进行强化教育。

  第二天,阿姨家。阿姨热情地开门,妈妈示意宝宝:“叫阿姨呀。”宝宝眨巴眨巴眼睛,以沉默回应。轮到吃饭了,看到美味,宝宝自控能力欠佳,就只顾自己猛吃,吧唧声响彻四座,妈妈连拦都拦不住。

  就这样,爸爸妈妈的礼仪课黄了,“教”和“学”碰壁。我觉得让父母这么失望的主要关键就在这个“教”字上,因为它脱离实践,没有为孩子创造一个可以模拟和自我练习的环境。

  先在家中礼仪相待,让孩子品味礼仪之后的欢愉

  与中式的“白纸”论相悖,西方社会普遍认为孩子已是一个完整的人,要尊重他的个性,让他在被尊重中自然地去观察,去模仿,去学习礼仪,然后逐渐在体验和重复这份因礼仪带来的美好中养成美德。

  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社交礼仪,西方国家的家长们总是身体力行先在家里开始试验和练习:大人和大人之间也显得“彬彬有礼”,“请”、“谢谢”、“对不起”这样的词句不离口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不知不觉便模仿到了“礼貌”;家长与孩子交流时也总是摆出平等的姿态,与孩子幽默的交流多于权威式的斥呵。比如,妈妈有意要让宝宝递杯水过来,会用请求的口气说:“Would you please pass me that cup of water?”当宝宝把水送到妈妈面前时,妈妈又会说:“Thank you very much.You’re so helpful。”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反复操练,遇到相似的场景时,孩子就会重复相同的表达。此时,礼仪已不是临时抱佛脚的一个强行的“教导”。

  陪孩子一起社交,在社交中反复操练礼仪

  西方父母会有意识地寻找各类机会,在孩子不同的年龄段为他们设计不同的“社交场合“。低龄可以先从节日和生日派对开始,社交对象多是班上的小朋友、邻里孩子。等孩子们稍稍长大了,再带着孩子参加成人一些活动,如看演出、走访父母的朋友,参加学校举办的联欢会等。每次社交,必定先从衣着整齐开始,让孩子明白不同的社交场合不同的衣着以示尊重。规矩会在每一次的身体力行中慢慢渗透进孩子的记忆里。当然,父母亲的角色远远不该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礼仪上,更深层的美德和情怀熏陶必须贯穿于孩子们各项业余活动及交友的游戏中,父母的难处就在于为孩子做什么选择,如何护航和指路。

  所以,如果父母把礼仪之道的传授局限在出门前一刻的“教导”,和闯祸之后的“训斥”,那么我们的孩子很难自觉地认知礼仪的必要,而总会选择“忘记”父母的“教导”和“训斥”;反之,家中日常的礼仪习惯会让孩子时刻感到被尊重后的快乐和愉悦,那么他们一定也会在家之外的环境里礼貌待人,因为孩子本该就是一个个小天使,没人演示粗鲁和恶语,他们是不会自己“发明”和“导演”的。

  其实,礼仪真不是做给他人看的,它实再是我们父母孩子快乐相处的一个良好环境和良好心境。不用教,只要行,孩子会快乐学到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08601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