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从出生那时起就开始了同父母(特别是母亲)的交往。在这种不断的交往过程中,婴儿与父母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强烈、持久而又密切的感情联系。
婴儿在与爸爸妈妈长期密切的共同生活中,会对照顾他最多的人(这个人通常是妈妈)形成强烈的依恋。妈妈是他最亲近的人,有妈妈在身旁,他感到特别地安全和幸福。而一旦妈妈离开,他就会感到缺乏安全感。因此,在孩子8个月左右时,一旦妈妈从他视线里消失,他就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安并且哭闹。这就是孩子的分离焦虑。
孩子的分离焦虑将一直持续到孩子2岁到2岁半左右。这个时期之前,任何时候妈妈离开,孩子都会产生分离焦虑。只有当孩子经历了多次妈妈离开又回来,孩子逐渐建立起“妈妈只是离开一会儿,但一定会再回到我身边来“的信任感时,孩子才能够在妈妈离开时有安全感,从而战胜分离焦虑。
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爸爸妈妈(尤其是照顾孩子最多的人)要尽可能减少必须离开孩子的次数,特别是要尽量减少让孩子一个人独处的次数。如果必须离开,便要用孩子能够听得懂的话告诉他,妈妈要离开他一小会儿,但很快就会回来。你要相信,孩子是能够明白你的意思的;孩子也是能够经受得住妈妈暂时离开的“痛苦”的。只要让孩子逐渐相信,妈妈离开后还会回来,孩子的焦虑就会逐渐减轻。但是千万不要采取如下做法:
不理睬孩子的哭声,狠狠心走开;
硬掰开孩子紧攥着爸爸妈妈的手,甚至埋怨着,然后离开;
把孩子单独隔离到另一个地方,不让他跟着,然后趁机走开;
趁孩子玩得高兴的时候,偷偷地走开。
依恋是与孩子之间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那么,这种依恋是如何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呢?
一般认为,父母作为照料者,为婴儿提供生理上的满足,从而引起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但是,在猴子身上的实验却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有心理学家设计了两只人工制作的“母猴”,一只用金属制成,身上装有奶瓶;另一只用绒毛制成,但不装奶瓶。当把一只刚出生的幼猴放入有这两只“母猴”的笼子里时,观察发现,当幼猴饿的时候,会小心翼翼地到金属“母猴”那里吃奶,吃了奶,就马上跑回绒毛“母猴”那里,紧紧地依偎着它。要是笼子里出现了不速之客,幼猴更是会寸步不离绒毛“母猴”。看来,并不是“有奶便是娘”,猴子还需要皮肤的接触和感情的抚慰。
猴子尚且如此,人类就更不用说了。心理学家认为,母子之间的早期皮肤接触,会促进亲子依恋关系的早期发生。孩子通过与母亲的皮肤接触,得到了情感上的满足,获得了安全感。这种早期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对今后孩子的情感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08625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