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6招培养孩子健康维护能力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儿童潜能开发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方法一: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

  很多父母都以为天天和孩子在一起,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孩子,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父母总是忙于自己的事业,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所以有时候孩子的健康出现了问题,父母也不知道,最终耽误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状况。对于年幼的孩子,父母要用心观察孩子的表现,因为他们不会将自己的感受清晰地告诉父母;对于年龄大点的孩子,父母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话,并且留意孩子的表现,当孩子身体不健康时及时就诊。

  父母要了解孩子常见病的外在表现以及简单的治疗思路,这样才能对孩子的健康给予积极有效的帮助。

  方法二: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保证孩子营养均衡。孩子的饮食习惯会受到父母的影响,因此父母不要以自己的饮食喜恶影响孩子,也不要按照自己的口味为孩子安排饮食,要为孩子做个平衡饮食的好榜样,避免孩子养成挑食和偏食的坏习惯。

  还有的父母为孩子准备了很多零食,怕孩子不到吃饭的时间就感到饿,这样会使孩子养成不好好吃饭和乱吃零食的坏习惯。习惯是慢慢养成的,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孩子终身受益。

  周同的爸爸妈妈在外面做生意,平时很忙,没有过多的时间来照顾他,每次吃饭都让他自己出去买着吃。周同一般是饿了的时候才去买着吃,一点也没有规律,但是,最近妈妈发现周同胖了,她觉得孩子胖是好事,也就没有把这个现象放在心上。

  直到有一天,周同的老师打来电话,说他因为胃疼被送进了医院,妈妈这才了解到,孩子为了省事,每天都去吃汉堡包等油炸食品,或者买些零食代替,因此,周同的体重是增加了,可体质却差了。吃饭不规律,还使周同的胃出了毛病。

  很多父母都和周同的父母一样,整日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对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父母要为孩子提供富含各种营养的食物,保持孩子的食欲,减少疾病对孩子的困扰,促进孩子身体的健康发展。

  在孩子吃饭的时候,要教孩子细嚼慢咽、不狼吞虎咽;告诉孩子懂得“病从口入”的道理,让孩子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同时,父母要避免孩子的饮食结构过于单调,在平时做饭的时候,尽量保证种类多样,让孩子尝试多种口味的饭菜,各种食物都要给孩子吃,但是不要强迫孩子吃。

  在吃饭的时候,父母也要营造一个轻松的就餐环境,不要在吃饭的时候教训、责骂孩子,否则会给孩子造成压力,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方法三:教孩子坚持体育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适量的运动可以使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提高自身免疫力。现在的父母虽然都很重视孩子的健康问题,但是认识有误区,方式有偏差,他们往往把重点放在饮食和保健品补充上,却忽视了体育运动。

  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肌肉更加发达,在日常生活中不容易受伤。因此,通过体育运动的形式,让孩子锻炼身体是很有必要的。

  毛毛小时候身体瘦小,可是他的身体素质却不错,几乎不怎么生病,并且还很有力气。因为他的爸爸妈妈从来不限制他的活动,打篮球、踢足球,只要他想玩的从来不制止。即使孩子在玩的时候受了点皮外伤,他也毫不在乎。看着活泼健康的毛毛,他的父母很高兴。

  另一个孩子黄海却相反。黄海3岁的时候,玩的时候不小心碰掉了一颗牙,他的妈妈担心他再出现什么闪失,就对他实行保守的教育方式,天天让他待在房间里,避免和外界接触。在父母的限制下,黄海只能在屋子里活动,体质越来越差,经常生病。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孩子对疾病的抵抗力,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孩子的肥胖问题。

  有位教育专家说:“每天进行运动比每天喝牛奶对健康更为重要。”可见,运动和身体健康的关系很密切。通过体育锻炼,孩子的生长和发育可以更快,各个器官的功能也会得到增强。同时,体育运动还可以促进孩子心理素质的健全发展。

  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的体育运动。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可以促进孩子对钙和磷的吸收,预防和治疗佝偻病,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防止贫血,同时,新鲜的空气能促进孩子的新陈代谢。

  父母还要为孩子创造运动的条件,鼓励、支持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不要整天将孩子关在家里,要为孩子配备必要的用具,多选择几种运动形式,提高孩子的兴趣;3岁~12岁的孩子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父母要在这个时期多引导孩子进行锻炼,帮助孩子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此外,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质来制定适合孩子的锻炼项目,教给孩子科学的锻炼方法,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方法四:让孩子处理好学习和休息的关系

  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差,往往处理不好学习和休息的关系,从而使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重压力,使孩子必须通过勤奋学习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可是长期的埋头苦读,会使孩子的身体素质逐渐减弱,最终难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已是深夜十二点多了,可是琳琳还在学习。妈妈第三次来催琳琳睡觉了。可是她说:“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成绩应该是最好的。上次考试第一名竟然被李蕾抢走了,我必须好好学习,这次超过她。”说完,又埋头苦读。

  妈妈觉得孩子这样做,非但不会提高学习成绩,还会把身体搞垮了,于是给她制定了严格的时间作息表,监督孩子按照作息表执行,同时,妈妈还特意为她增加了营养。

  下次考试,琳琳轻松地拿到了第一名,她非常感谢妈妈对她的正确引导。

  父母要让孩子该学习的时候专心学习,该休息的时候好好休息,学会劳逸结合,这样才能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率。父母要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让孩子轻轻松松地学习和休息。

  孩子的休息方式很多,如听听音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还可以发现孩子的爱好及特长。孩子在发展自己的兴趣时,会感到身心愉悦,这对身体健康也是有帮助的。

  方法五:定期为孩子进行身体检查

  父母要做个有心人,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定期为孩子进行身体检查。随着父母对健康意识的增强,他们会逐渐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却忽视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检查。事实上,孩子处于身体发育阶段,更需要定期体检。

  专家说,0岁~18岁的定期体检是非常重要的。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应1周~2周做一次检查;6个月以内的婴儿每月1次;6个月~1岁婴儿每两月1次;1岁~3岁幼儿每半年1次;3岁~18岁的孩子每年1次。

  从孩子小时候起,父母就要为孩子制定一套系统的、完整的体检计划,每年定期为孩子做全面的体检,还要对孩子每次的体检结果留档备份,这样将来出现问题了也会有参考数据,也有利于在早期就发现孩子身体上、智力上及心理上存在的“隐患”,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方法六: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逐渐成为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中的流行词汇,父母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只有身心健康的孩子,才是真正健康的孩子。心理健康对于成就孩子的未来,塑造健康的生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表现是:坦然地面对现实、积极进取、可以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评价、与人为善、自尊自重、情绪稳定等。可以看看孩子是否具备这些心理特征,如果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引导。

  父母还要教给孩子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对待生活保持乐观的心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发展自尊心;更加坚强等。

来源:《决定孩子一生的36种关键能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08863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