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整个社会文化看待「害羞」是一种收敛的美德,但随着社会结构的快速改变,渐渐的,害羞反而成了一种困扰,它阻碍了人际互动、甚至丧失掌握成功的先机…,然而,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不受害羞之苦呢?
言教不如身教
父母若要帮助孩子克服害羞,在教养孩子时首重「父母态度的改变」。因为言教不如身教,你就是孩子潜移默化的关键人物。但要如何做呢?建议可以运用在「如何帮助害羞的孩子」一书中提到的几点原则:
1.首先,我们必须坚定并带着接纳地帮助孩子。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必须有更多「爱的互动」,例如?多一点爱的拥抱、多和他说话、常对他坚定的说:「我爱你」,并试着无任何条件的打从心里去爱我的孩子,无论他表现如何,都愿意先去接纳他。
2.当他做错事时,我的处罚仍然需带有爱与了解,态度上「对事不对人」,处罚的方式仍需给孩子保有自尊来受罚。重要的是,处罚小孩时必须是情绪较平静下来处理,如果你自己也在气头上,难以控制,此时您就不宜立刻管教小孩,如果父母不善控制情绪,孩子就不易学习如何处理内心的害怕与生气。
3.再则,父母本身也需要懂得宽容与原谅人,并且教他宽容及接纳人。
4.对你的孩子,尽可能不去评价他,即使必须评价时,也要以「正面的指述」来取代「负面的叙述」。例如?与其说「他太害羞了」不如说「他是个谨慎的孩子」。
5.先学习信任你的小孩,这并非毫无根据乐观的认为他万事OK,但是在父母已完全了解自己孩子每一项弱点、并尽许多努力后,我们就该把另外一部分的责任,交还给生命的本身。去信任你的孩子,信任「生命会为自己走出一条路」,当我们决定信任并尊重孩子身上的潜能,这一刻,被信任的心灵也才明白如何信任自己、信任别人。
6.对孩子的需要及情感更敏感:不要随随便便打发你的孩子,常常在他的行为背后试着找出他的「真正的需求」。进入他的内心、并珍视他的情感。其实,当我们去正视孩子的问题,并非面对我们的失败,而是表达出我们对生命的勇气-----真诚。孩子的问题教会我们思考生命,并真诚的检视我们内在的价值体系。
先检视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
当我们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决定可以做点改变时,却又发现生活中现实状况一团乱,到底要从何着手呢?以下提供十点思考方向,父母可以在与孩子互动时,问一问自己:
1.我的言行上,是否让孩子知道他是一个特殊的人?
2.我在孩子或他人面前,是否用了一些「非个人化」的代名词来谈论他,如「他」「那孩子」等?
3.我是否花时间与孩子单独相处?
4.我是否用过昵称或小名来表示我爱他?
5.我是否对孩子的不善应对显得缺乏耐性?
6.我在孩子是否知道他被冠上「害羞」之名?
7.我是否对孩子的害羞太过关切,反而助长了他的害羞?
8.我是否操之过急,用了太多的社交机会吓着他?
9.我是否尊重孩子的隐私与独处的权利?
10.我是否喜欢做孩子的朋友?我真的是他的朋友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09258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