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是父母为孩子设立的特殊的期望,也是孩子行为的准则。父母为孩子设立合理的限制,恰恰表明了对孩子的关心和爱。设立限制就是要告诉孩子,“我很关心你;我希望你是安全的;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体贴的人;通过遵守限制,你能学会与他人融洽相处。”比如说,在外玩耍的时候不要跑到马路上;进父母房间的时要先敲门;不要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擅自取用别人的物品……?
那么,作为父母,您应该对孩子设立一些什么样的限制呢??
保护孩子免受身体伤害的限制。例如,告诉您的孩子,不要接近滚烫的炉子,不要独自到河里游泳,不要擅自使用厨房的刀具等;告诉大孩子,“你可要温柔地对待小弟弟、小妹妹哦,不要用力拍打他们,因为他们还很小,很容易受伤”……?
保护他人所有权的限制。例如,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借用的物品应该及时归还给物主;使用完的工具要放回原处;不经别人的同意不可擅自取用别人的物品等等。?
保护孩子和他人免受心理伤害的限制。对于一些父母来说,帮助孩子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愤怒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有些孩子会以咒骂别人和嘲笑别人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感,这对孩子本身和他人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尊重他人的限制。例如,在晚饭之后,父母可以要求孩子到楼下玩耍,让父母获得两人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又如,要求孩子在进入父母的房间之前先敲门,父母进入孩子房间的时候也需征得孩子的同意。尊重这些限制也就意味着尊重他人、体谅他人。?
当然,设立限制也不是任意的,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重要的事情设立限制。事实上,对于孩子来说,有些限制是必需的,例如不能咒骂父母,不能弄坏同伴的玩具,不能从妈妈的钱包里偷钱;有些限制则是可有可无的,例如每天都要把头发梳得妥妥贴贴,每时每刻都得把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父母如果对琐碎的事情设立许许多多的规则,无疑会用过多的要求为孩子制造负担。?
2·设立合理的限制。在对所设限制作出评价的时候,父母应该问问自己,孩子能否达到自己对他们所提出的一系列特殊的期望。从孩子的年龄来看,他们能否做到限制所规定的具内容?比如说,禁止孩子在晚上尿湿床就是不合理的,因为孩子不可能在睡眠中有意识地对膀胱加以控制;坚持让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保持房间的整洁,或者在椅子上安安静静地坐上一个小时,也是不合理的要求,因为它们已经超出了该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
3·用清晰的、积极的限制来教会孩子自律。清晰的限制能够告诉孩子,您希望他们如何去做。一位母亲告诉孩子,“这家商店里面有许多玻璃制品,很容易打碎,所以你要小心地走,还要管好自己的小手。”一个孩子听到妈妈说,“在院子里玩,不要到大街上去玩!”这样,他就会比听到妈妈说“不要走出大街”更能理解自己应该在哪里玩。?
积极的限制可以帮助孩子控制强烈的情绪。当孩子发怒和出现破坏行为的时候,父母很可能首先会考虑消极的限制。例如,“不准那样对我说话!”“不许打人!”“不要乱扔东西!”事实上,父母采用一种积极的做法来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愤怒呢将会产生更好的效果。例如一位父亲可以告诉孩子,“当你生气的时候,可以把你的感觉告诉我,就说‘我在生气!’。”?
4·修改限制以适应孩子年龄的变化。有些限制是不用改变的,例如要求孩子与他人友好相处的限制,对任何年龄的孩子(无论是8岁还是16岁),都是合理的。然而,其它一些限制,要随孩子年龄的成长作出相应的改变。例如,“呆在院子里玩耍”这条限制,在某一年龄阶段是十分合理的,但是在几年之后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孩子长大一点之后,可以离开院子,除了能在屋子前面骑自行车,还能探索周围的社区。对于父母来说,知道何时对限制做出改变并向孩子作出解释,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5·让孩子参与设立某些限制。邀请孩子对限制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利于推进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和自控能力的发展。例如,一位母亲和她6岁的儿子一起讨论并确定了上床睡觉的时间。孩子要在晚上8点上床,但他可以在熄灯之前进行30分钟的阅读。这个决定既满足了孩子在上床睡觉时一种过渡的需要,又满足了父母设立合理的时间限制的需要。?
6·帮助孩子理解为何要设立限制。如果孩子能够理解设立限制的原因,他们更可能与父母合作。父母不应该只告诉孩子,“因为我说了算!”而应花点时间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这条限制是必要的。一位父亲可以指着电源插座告诉孩子,“不要去碰墙上的插座!否则你会受到伤害!”父母还可以问问孩子:“天气寒冷的时候,你为什么要穿上大衣出门?”或者“如果我把你的玩具放在楼梯上,会发生什么事情?”这类问题鼓励孩子去思考自己行为的结果。如果孩子理解了为何限制是必需的,他们就更可能去接受这些限制。?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09337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