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饭时,喂一口饭就一口水。婴幼儿吃饭让很多父母头疼,为了让孩子尽快吃完,有些父母在喂饭时会时不时地给孩子喂一口水。
这种做法很不可取,一方面,食物没有经过牙龈磨碎或牙齿充分咀嚼,只靠胃液,很难消化。如果担心小宝宝消化不了,可以把饭做得细软些,也别边吃边喂水。另一方面,喂饭剥夺了孩子自主进食的机会。一般来说,10个月左右的婴儿,由于大动作和精细动作融合发展,开始尝试抓取食物送进嘴里。1岁后,宝宝会试着用勺子来吃东西,但精细动作还在发展期,脑和手的配合还不一致,无法完成连贯的吃饭动作,经常把食物撒得满身或满地都是。2岁左右的孩子初步具有独立进餐的能力。因此,从添加辅食开始,就要让孩子学用餐椅,自主进食。家长不用多加干涉,把吃饭衣给穿好,饭后打扫卫生即可。
2.时刻守着,破坏孩子直觉。1岁后,宝宝学会走路、跑跳,家长总是担心他会磕磕碰碰,恨不得时刻张开双臂围在孩子周边。
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0~2岁的孩子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世界。孩子有自我保护的本能,著名的“视崖”实验表明,6个月的孩子就可以在爬到视觉悬崖的时候,停止往前爬。婴儿能够衡量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保护并做出有益于自己的行为。所以,家长不必过于紧张,把家里的危险物品收起来,给孩子一个相对安全和宽松的环境,让孩子多尝试,感受世界。
3.穿太多,孩子更容易感冒。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段子: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说的是很多父母怕孩子着凉,总是会下意识地给孩子多穿衣服。
事实上,孩子新陈代谢旺盛,而且经常活动,会比大人更抗冻。特别是婴儿的体温调节中枢未成熟,体温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穿的过多,身体被限制在厚厚的衣服里,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发,长久的高温易导致高热、脱水、缺氧、甚至昏迷等症状,出现“捂热综合征”。稍大些的孩子,穿得太多,运动出汗后受凉,更容易感冒。身体总是处于汗湿的状态,更容易堵塞汗管,造成痱子、湿疹等。正确判断孩子冷热的方法是,用手摸后颈部和背部温度,以不冷且微微发热为宜。
4.孩子玩得正起劲,给他喂口东西、喝口水,影响注意力发展。有些爷爷奶奶尤其喜欢在孩子玩得专注的时候,给他喂口东西、喝口水,或不停地在旁边提醒“注意安全啊!”“小心啊!”……
这样做不仅容易造成孩子吃饭没规律,还会影响注意力。0~3岁孩子注意力维持时间很短,多由刺激物本身特点引起,且难以同时注意很多事物,如果常被打断,日后就很难集中注意力,上学后学习成绩势必会受影响。帮助孩子逐渐养成自主且规律的进食习惯,不追着孩子喂东西吃。在孩子专注一件事的时候,尽量不打扰。
5.总对孩子说“不要”、“不许”。很多父母的口头禅就是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能碰。
“不”是最简单直接的指令,用在对危险行为的紧急制止上,而不能频繁地运用在亲子互动上,频繁的“不要”、“不行”之类的否定词,会使孩子产生不被接纳的感受。尝试将所有“不许”的指令转化为“可以”的积极、正面的论述。比如看到孩子在墙上涂鸦,别说“不许在墙上乱画”,换成“我们一起在这张纸上画画,好吗?”
6.对宝宝缺乏尊重。很多成年人喜欢逗弄小孩儿:“宝宝给阿姨跳个舞!”“把你的糖给叔叔吃吧!”……
2岁左右,孩子就会发展出尴尬、羞耻、内疚等自我意识情绪。内疚和羞耻被称为自我评价性情绪,经常逗弄孩子,对孩子缺乏尊重,容易使他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情绪,感到缺乏自我价值,从而影响自尊、自信的发展。
聪明的家长不强迫孩子做他不愿做的事,不“贴标签”,不乱作评价,承认每个孩子的不同,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答应孩子的事情努力做到。当孩子被他人逗弄时,家长更要温和而坚定地制止。
7.不接纳孩子的情绪。当孩子摔倒了,很多父母会说:“宝宝不疼,要勇敢啊!”甚至有的家长喜欢吓唬孩子“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情绪都有其意义。孩子不会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往往容易焦虑,如果情绪常被压抑,孩子就很难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很多人成年后也不会表达情绪,采用发脾气或者冷暴力的方式来处理。父母首先要认同和接纳孩子的情绪,然后用共情的方式帮孩子识别并表达情绪,当他的情绪被接纳后,往往会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09819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