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现对孩子尊重家人和长辈的“习惯性逻辑思维”的培育
载体培育认为
关键词:什么是“习惯性逻辑思维”
所谓“习惯性逻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因经常使用而形成的、不易受他人或外界影响的惯性逻辑思维方式。
人类的整个生命过程就是为实现“习惯性逻辑思维”而进行的。这种为实现“习惯性逻辑思维”而进行的,参与社会生存活动所呈现出来的表现方式,我们称为“习惯性逻辑思维”的外在表现。例如:每个人不同的思维习惯、不同的爱好、对某种事物不同的看法和人们经常所说的“钻牛角尖”……诸如此类的话。
从2岁开始,也就是当孩子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进入中后期的时候,通常意义上讲,父母就应该对孩子逻辑思维习惯性外在表现进行及时引导和培育了。例如:尊敬父母长辈和合理的家庭分享意识的“习惯性逻辑思维”的培育。
父母要想培育孩子未来尊敬父母长辈并且有合理的家庭分享意识这两类习惯性逻辑思维,就必须要清楚地知道,只有在培育中使孩子习惯性处于被动的地位,形成被动的逻辑思维编织,才有可能实现培育的目的。
以“吃苹果”为例,在现实生活中父母通常的做法是:
孩子:妈妈,我想吃苹果。
妈妈:好的,妈妈给你洗。
孩子:好的。
妈妈:孩子,给你吃吧!
孩子:妈妈给你吃吧!
妈妈:妈妈不吃,你吃吧!记得吃完了跟妈妈说一声,我帮你洗手。
我们认为这样对孩子的做法是极为不妥当的。如果当孩子提出要吃苹果的时候,妈妈洗好苹果就直接给孩子吃,长期下去就会使孩子逐步散失形成尊敬长辈和合理的家庭分享意识这两类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的机会,以至孩子在今后的成长过程种逐步接触到约束信息环境以后,也就是丧失主动地位时,这种主、被动地位的转换会和孩子已经创建完成的习惯性“主动”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出现强烈的矛盾,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不断加深,最终导致孩子和父母不可避免地出现沟通障碍(也就是逻辑思维交换障碍的逻辑思维外在表现现象),部分孩子还会和父母产生“沟通回避”(也就是代沟)的逻辑思维外在表现现象。
那么我们提倡的做法是:
策略:分享食品
第一步:引导约定
孩子:妈妈,我想吃苹果。
妈妈:妈妈给宝宝洗好苹果后,宝宝吃之前应该先给谁吃啊?
孩子:宝宝自己吃啊。
妈妈:不对,宝宝错了,应该先给妈妈和爸爸(如果家里还有其他人,也要加入分享的人员队伍)吃才对啊,如果宝宝不愿意,那妈妈就不洗苹果给宝宝吃了。
孩子:好,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09986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