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成人应该怎样和儿童打招呼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育儿知识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儿童中心”专家团伊爱娃(瑞典):瑞典驻上海总领事馆新闻文化处主管

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孙瑞雪:孙瑞雪教育机构创办人,“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教育精神发起人和倡导人

蔡敏莉(中国香港):中国国际萨提亚学院创会会长、中国九型人格协会会

读者周女士向我们反映,她的孩子现在快两岁,特别喜欢叫人,在小区或电梯里只要看到人就叫,根据不同的人和年龄,他会主动叫阿姨、姐姐、叔叔、爷爷、太太。小区里的这些阿姨叔叔因此认识并喜欢他。最近周女士发现孩子遇到了一些问题。孩子不太喜欢叫人了,有时看到熟悉的爷爷他会说怕。周女士经过观察发现了一些问题。那些孩子很熟悉的大人,因为知道这个孩子喜欢叫人,所以不论孩子在哪里,在做什么,都会上去打扰他,并对孩子说:叫我什么?你几岁了?孩子这个时候往往都不喜欢叫。一些大人的声音比较响,孩子会有些害怕,有几次他会马上躲到周女士身后说,怕,怕,并要求妈妈抱他。

周女士很无奈,也为此很心烦,因为她知道这是大人的问题,她希望“儿童中心”有机会可以就她所遇到的问题,谈谈成人应该如何与儿童打招呼的问题。

感谢周女士所反映的情况,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普遍性。从周女士的反映来看,周女士在育儿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在她叙述的过程中,我经常可以听到“观察”这个词,这是“儿童中心”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中的核心理念之一。无论发生什么状况,家长或老师首先做的事情就是观察。

发生了什么?你观察到了什么?这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儿童喜欢成人怎样与他们打招呼呢?这真是个好问题。我看一些新闻或电影时,有时会被一些细节吸引。举个例子。英国足球运动员贝克汉姆到英国的一所小学参加活动,小朋友都很高兴,但他们并不会因此而乱喊。孩子天生喜欢安静。小朋友们坐在桌子上,围成一圈,等待着大明星的到来。贝克汉姆进来后,说:“大家好,我叫贝克汉姆,很高兴见到你们。”小朋友听完后,都笑了起来。因为他们早就知道他了。贝克汉姆坐在他们中间,小朋友没说话,都在打量着这个大明星,有些孩子还低下头,晃着小脚。他们可能在想说些什么呢?贝克汉姆也不说话,也晃起了腿,腼腆地看着大家。后来他们好像很轻声地互相问了一些问题,见面就这样结束了。

我是在电视新闻里看到这个画面的,那一刻,我觉得贝克汉姆很美。他像孩子一般内向,安静,晃着腿,微笑着,不给孩子任何压力,不说些不着调的怪话,静静地等待着孩子对他的观察。

我于是天真地想,他的状态也许决定了他的球技。

你知道如何与孩子打招呼了吗?

——王崇

请不要打扰孩子

为了使这个问题更明朗,“儿童中心”请来了专家孙瑞雪。

儿童中心:你怎么看周女士提出的这个问题?

孙瑞雪:成人对小孩子说,“你叫我什么,你几岁了”,这个问题很复杂。这里面蕴含着不平等。因为一个成人是不会对另一个成人说“你叫我什么,你几岁了”的。如果是那样,我们一定会觉得这个人哪儿出了问题。成人喜欢孩子,但是并不了解孩子,把孩子当玩偶,所有才会那么随意处事。但这个问题的复杂在于,如果这个孩子不叫他们,他们又把这个孩子当成人看,会不高兴。

儿童中心:那么应该如何与孩子打招呼呢?

孙瑞雪:在没有跟孩子产生连接时,请不要打扰孩子。

儿童中心:什么是与孩子产生连接?

孙瑞雪:当一个小孩正在玩耍时,他很专注,这时大人就不应该打扰他。如果你对这个孩子感兴趣,你可以观察他。当他停下来,抬起头来,对你笑一笑,你们就连接上了,你就可以向他问好。

儿童中心:如果他停下来,没有笑,只是看了一眼,又继续玩了,这算连接上了吗?

孙瑞雪:没有,请不要打扰他。

儿童中心:当与孩子连接上了以后,成人往往都会问一些无聊的问题,比如你几岁了。

孙瑞雪:成人不知道如何与孩子相处,也不知道怎样与孩子说话。更不知道他们这样问孩子,孩子是怎么看他们的。

儿童中心:怎么看的?

孙瑞雪:我们幼儿园发生过类似的事。有一次教委到我们广州的一个幼儿园视察,突然一位教委的老师跑来问我,说孙老师那个小孩是不是智力有问题?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我问他多大了,他说两岁,那个小孩一看就是6岁了。”当时我也搞不清楚为什么,就去问那个小朋友,你为什么和那个阿姨说你两岁啊。那个小朋友说:“园长妈妈,他们太烦了,过来一个人就问你:多大了,叫什么。我说两岁就再也没有人问我了。”

儿童中心:听了真叫人不知说什么好啊。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或者至少可以告诉大家儿童不喜欢大家问他们什么?

孙瑞雪:我还是希望大人可以多观察孩子,观察的前提是尊重,有了观察就有了尊重。喜欢孩子,只要观察他们就可以了,观察下来,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及时给予帮助就是最好的交往方式。儿童最不喜欢别人问无聊的问题:你几岁了,你叫什么名字……除非你与他们产生了连接,并平等地进行自我介绍。

“儿童中心”专家孙向晨认为,与孩子打招呼、交往、沟通,所需要的前提条件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关心孩子,与孩子“一般见识”。

与孩子“一般见识”

少儿教育非常重要,可以提出很多理念。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沟通,只有基于和孩子完全沟通基础上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

那么如何和孩子沟通呢?许多家长觉得这并没有什么难,每天都和孩子有交流,了解孩子的情况,然后如何如何吩咐一番。事实上这不一定是真正的交流,只是你对孩子说了一些话,孩子有所反应而已。

要和孩子交流好,首先要和孩子“一般见识”,想他所想,急他所急,关心孩子自己最关心的事,而不是你最关心的事。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孩子就会把你看作同类了。在孩子的眼中,大人都是异类,都是另一个世界的人物,喜怒哀乐都是和小孩不同的。只有让孩子觉得你是同类,才真正有了完全沟通的渠道和保障。当然这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是很难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如何真正进入孩子的世界,二是一旦与孩子“一般见识”了,孩子认同你了,周围的人会觉得你没大没小。这两点是互为因果的。只有在周围的人看来你是没大没小的,孩子才会把你看作是自己人;只有真正进入孩子的世界,你也就一定会变得没大没小了。这看似是个困境,生活中却是有解的,因为你并不真的和孩子“一般见识”,你并不真的和孩子“一般大小”。与孩子“一般见识”只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以孩子最能够接受的方式说服他,引导他,教育他,培养他,树立他对别人的尊重。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孩子会真正地尊重你,不只是因为你是父母,是家长;更因为你是与他“一般见识”的朋友和伙伴。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123588.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