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活中的确需要太多规矩,每当孩子做一件事情或者提出一个要求的时候,父母都会面临一个问题:让孩子做还是不做?比如孩子想用剪刀剪纸,比如孩子想在墙上画画,比如孩子吃饭的时候把脚放在桌子上,比如孩子想自己骑着自行车出去玩,比如孩子想不洗手就吃饭等等。这些零零星星的决定实际上就构成了孩子生活中的规矩。每当父母要阻止孩子的某一个行为或拒绝孩子的某一种想法的时候都有可能面临一场斗争。那么,父母进行这些斗争最终目的是什么?父母在这些斗争中需要做什么?这两个问题其实是我们需要讨论的核心。为了更好的讨论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把孩子生活中的行为分为几类:
安全类
孩子想用剪刀剪纸,孩子伸手碰电源,孩子往马路中间跑,孩子想用刀切水果,孩子站在床上蹦,孩子原地不停地转圈,孩子想自己下楼梯,孩子想自己骑着自行车出去玩……
当孩子出现以上行为的时候你会阻止吗?
其实每个人对于危险的定义是不同的,当孩子出现一种行为的时候,父母是根据自己对环境的判断以及自己对孩子能力的判断来确定孩子的这个行为是否危险的,因此除了触电、烫伤、撞车等极度危险的事之外,很多危险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父母本身做事十分小心谨慎必然会认为孩子很多行为都有危险,如果父母本身比较粗放对于危险的认定也就会少一些。无论父母属于哪一种类型,在阻止孩子的危险行为时都需要记住以下几点:
1. 保证孩子的安全并不等于让孩子生活在真空环境中,一味地阻止孩子的探索行为,保证孩子生活的绝对安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成长发育,如何在安全与成长之间寻找平衡点十分重要;
2. 阻止孩子的危险行为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对于危险的判断,将来能够在没有父母在场的时候主动规避危险;
3. 随着孩子的成长,原本危险的事(用剪刀、用刀、自己下楼梯等)会变得不那么危险,要给孩子提供相对安全的锻炼机会;
4. 父母在阻止危险行为的时候不能只是简单制止,而是需要解释原因,这种解释可能要重复无数次,可能需要花心思、想办法,但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懂得危险的存在,形成自己的判断,简单粗暴的制止很难实现这个最终的目的。
5. 孩子总是会想做一些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无论你制止与否孩子都会找到机会尝试,在这个时候,给孩子提供支持、提供帮助以及提供安全指导比简单制止对孩子更有益。当孩子长大之后,父母不可能24小时监控孩子的行为,在一味被控制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更有可能在父母不在的时候出现冒险的行为,由于孩子缺乏对于危险的独立判断能力因此更容易发生危险。
社交类
孩子吃饭时把脚放在餐桌上,孩子在墙上画画,孩子往地上吐口水,孩子说脏话,孩子用命令的口气让你做事,孩子抢别人的东西,孩子把吃的扔在地上,孩子到别人家乱翻东西,孩子在饭店吃饭到处乱跑又喊又叫……
孩子的这些行为都违背了社会交往和行为举止的一般原则,在出现这些行为的时候,父母需要制止,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成为文明社会中的一员,能够与人友好相处,在制止这些行为的时候父母需要注意的是:
1. 孩子刚开始的行为都是无意识的,因为孩子不理解哪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而哪些不是,因此父母必须了解并不是孩子故意要做一些违反一般社交原则的事。
2. 制止孩子的同时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行为,给孩子一个选择。当孩子吃饭把脚放在桌子上的时候,与其说:“别把脚放在桌子上。”不如说“我们吃饭的时候都把脚放在地上,你也可以。”当孩子在墙上画画的时候,与其说:“不要在墙上画画。”不如说“画布和画板是专门画画的地方,你可以在那画画。”简单的制止很难约束孩子的行为,而更容易让父母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处境,当父母和孩子最终将这些事上升为各种循环不止的斗争的时候,父母又怎么能实现规范孩子行为的目的?
3. 孩子的行为有可能就是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和愤怒。孩子很想明白自己能做什么,能控制什么,当孩子发现自己说一句脏话可以让父母暴跳如雷的时候,说脏话就像按电钮一样有趣了,于是说脏话变成了一种游戏,其实孩子并不明白自己在说什么。在这种时候,忽略孩子故意说的脏话,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疯狂制止更有效果,因为当孩子发现自己说的脏话没有任何效果的时候就会觉得这个游戏很无聊了。
4. 教会孩子社会交往和行为举止的一般原则更多的是通过父母的行为示范来实现的。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时,父母的语言引导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父母自身言行的影响力却更大,通过自己的行为父母其实是在告诉孩子什么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孩子具有十分强的模仿能力,当父母言行不一致的时候,孩子一定会模仿父母的行为而不会听从父母的说教。
5.一定要保持前后一致,当孩子出现某种行为的时候,父母不能时而管、时而不管,时而管的很严,时而只是随口说说。如果父母在执行这些管理的时候没有标准,前后不一致,孩子自然就很难理解和遵守,孩子会不断试验、尝试、测试哪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因此父母一定要保证对待同一种行为前后一致的态度。
家庭类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这些习惯没有什么标准可言,就像古人所说的“家有家规”,父母通常都会默认孩子生活在自己组建的家庭中就必须遵守“家规”。
比如孩子进门之前必须脱鞋,孩子吃饭前必须洗手,孩子晚上9点以前必须睡觉,孩子睡觉之前必须洗澡,孩子每天只能看1小时电视……
这些规矩都是父母根据自己的习惯以及想法制定的,在制定这些规矩的时候父母需要考虑几个问题:
1. 每一个规矩的制定都有充分的理由,让孩子明白这些规矩存在的合理性。父母不能想当然认为,因为规矩是我定的,所以就是正确的;因为你是我生的,所以你必须听我的;因为你生活在我家里,你就必须遵守我制定的规矩。如果父母有以上的想法就跟独裁政府差不多了,只希望孩子听话,不希望孩子有民主的思想,不希望孩子挑战权威。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更难树立自信、更难独立自主。
2.当孩子长大以后会对某些“家规”提出质疑,“某某家里就不这样”,如果你说“那你去某某家过日子吧”肯定会引发一场斗争,在孩子长大之后,让孩子参与“家规”的制定,和孩子一起讨论,听听孩子的想法,和孩子一起分析为什么会有一些规矩的存在,为什么有些想法行不通,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到自主的权利同样还能更好地实现“家规”的执行,因为孩子会更遵守自己参与制定的规矩。
就像前文所说,孩子生活中的规矩没有清单,父母在面对孩子的任何一个行为时所做的决定都构成了孩子生活中的规矩,有几个重点要父母们牢记:
1. 在拒绝和制止孩子的任何一个行为之前都要想明白拒绝或制止的目的是什么?
2. 保持一致,无论是对某种行为的许可或制止,还是制止行为的方式方法都要保持一致。
3. 给孩子机会尝试,做孩子的指导员,不要一味控制孩子的行为,束缚孩子的手脚。
4. 当孩子出现不被允许的行为时,让孩子理解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行为和惩罚之间的关系。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13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