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会教育自己的孩子学习分享,并以自己的孩子能同别的孩子一同分享而感到自豪和高兴。然而,当这么一种值得人们诵赞的品质成为一种毫无理性的慷慨赠与,或者说,成为一种没有原则的退让,我不知道,究竟在那幼小的心灵里面想的是什么?
每逢有小朋友来家里,娃娃都会倾其所有的玩具、小书、用具拿出来给小朋友玩。这倒没什么,好客嘛。我们庆幸娃娃没那么小气。可是,很快问题出来了。当小朋友见到喜欢的玩具想永久地占为己有时,娃娃通常就自作主张地送给人家,哪怕那个玩具是自己喜欢的。初时,我们并没有异议,甚至觉得娃娃很给父母增光,听着别人的赞扬,我们心里都很舒坦。然而在她接二连三地派送,而且送的都是新买来不久的玩具,我开始有点不愿意啦。要知道,那玩具也属于弟弟的份呀。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她从来就不曾想到过弟弟。我开始试着告诉她,事实上根本没必要每次都送给小朋友礼物;如果你送完了自己的玩具,下次人家来你拿什么来招待小朋友呢?再说了,对于自己喜欢的玩具,不想给的时候就大方说NO。
可娃娃不是想得那么通,她说:可是人家小朋友喜欢嘛,她要要嘛。或者她会表示害怕小朋友不高兴。
我知道我们平时教育她分享的思想在这里出现了问题,她不明白为什么不可以这样跟小朋友分享玩具。那天我们费了很大劲,花了很长的时间来跟她解释分享和给予的关系,告诉她分享并不代表给予。她似乎接受了我们的意见,并跟我们达成一个协议,就是送东西之前要跟妈妈打招呼。然而,事情远非这样简单。
说下面的事情之前,我先简单说说我们的情况。我家并不是富裕家庭,我们俩都在读书,拿到手里的钱仅够支付我们的日常开销而已。对于孩子,我们和诸位父母一样,希望能够给他们一个美好的童年,在给他们买玩具和书籍方面,应该说我们毫不吝啬,我们希望除了父母的爱,还有一些真真实实的丰富要给予他们,而我们是在尽我们所有的能力来满足他们象海绵一样心灵。周围有些父母说我们惯孩子,嫌我们买给孩子的玩具太多,说那是浪费,而他们的女儿却每每从娃娃这里得到赠与。
前一阵,适逢附近的商场书籍打折,我们买了一些适合娃娃这个年龄(4岁)用的照图粘贴画的书,厚厚的两大本,这两本书诣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手工操作和辨色能力,其中一本书是粘贴完毕后,沿虚线剪下来,就成了一个脸谱。娃娃做了很少一部份,且完成的很不好。我满心期待她能常练习,以便掌握技巧,但没有给她任何压力。然而,娃娃并没有象父母希望的那样常练习,而是在一个7岁的小姐姐来家里玩的时候,翻出久未动过的两本书给了小姐姐。那个小女孩用了整个下午就代娃娃完成了整两本书。这次我真的很生气,我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居然连学习的事情都要与人分享,这孩子也走得太远了!我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从来不会说NO。虽说,反思之后,觉得那或许是遗传的缘故,可是,真“难得”我的孩子居然这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慷慨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而且无怨无悔!气得我简直无话可说!也许有那么一天她会将家底都让了出去!(气话)
现在,我很疑惑女儿长大后是不是也会将得到的机会拱手让人,是不是也会一味谦让,为他人着想得过多?这个世界需要这样的奉献精神吗?这个世界允许这样的善良存在吗?恐怕,到头来被人称作无知无能罢。
悄悄 的回复: (写于7/16/2002 4:53:44 PM)
孩子和成人的想法有点不同。在孩子送“礼”的时候,他们的想法首先是自己喜欢,才肯拿出来送给别人。
今年3月份的一次聚会,恰巧东东的生日。我因为忙,到了前一天晚上才想起来没有买礼物。来不及了,只好问虎娃,明天是东东弟弟生日,我们送他什么礼物呢?虎娃答“车!”。我一想不错,东东和虎娃一样是小车迷。对虎娃说“来不及买了!”虎娃回答“我有!!”说罢跑到游戏室。一会儿举出了他那辆掉了一个门、车前盖和一个后轱辘的“法拉利”模型车。这是他最喜欢的车,从小陪到大的第一部车,几乎成了他安慰物的车,目前仍然是他车库里No.1 的车。送这种车做生日礼物当然不行,但我感动的是他居然拿出的是自己最喜欢、最爱玩因而也就磨损最严重的爱车。
由此想起来多数小宝宝都曾经把嘴巴里嚼了一半的东西吐出来往妈妈或其他他喜欢的人嘴里塞。这其实是他最初的分享意识。这个时候,他完全是从自我来出发的,自己是中心。在这个阶段孩子对事物的感情都是从“我”出发的。“我”喜欢,所以我给我喜欢的人。(转下文)
分享分享的误区(中)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13429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