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培养“生存能力”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育儿知识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摘 要:本文是依据1996年7月日本第15届教育审议会发表的第一次咨询报告,从“生存能力”提出的背景、“生存能力”的内涵、“生存能力”的培养等三个方面,分析、介绍了面对21世纪日本教育发展方向及实施策略。“生存能力”的培养则是21世纪日本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

关键词:生存能力 基本走向 轻松和宽裕

纵观日本的教育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教育改革的历史。自明治维新开始第一次大的教育改革以来,经历了战后初期的第二次教育改革及始于20世纪70年代、深化于80年代的第三次教育改革。其中,每一次教育上的重大改革,都与日本社会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与日本社会的长远发展目标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并给日本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带来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同时,日本教育上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向世人展示了一定历史时期日本社会发展及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也为其他国家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996年7月,日本第15届教育审议会发表了第一次咨询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在80年代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展望时代发展,提出了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及实施策略。本文拟对该报告的主要内容作一分析介绍,以期对我国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迪及思考。

日本第15届中央教育审议会的咨询报告以“关于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让孩子拥有‘生存能力’和‘轻松宽裕’”为题,在分析日本教育的问题与现状及展望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立了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即是在“轻松宽裕”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生存能力”。从这一思想出发,报告就日本未来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及相互联系的方式提出了具体建议,就教育如何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科学化、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化提供了基本思路及对策等。如果说“重视个性原则”是80年代以来日本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的话,那么,“培养生存能力”则是未来社会日本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思想,是对“重视个性”教育思想的深化及发展。

一、“生存能力”提出的背景

“报告”认为,探讨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及走向,务必先对日本教育的现状、需求及今后社会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清楚分析及认识。

第一,从学生生活现状及所在的家庭、地区的现状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及显著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准也在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失去了生活的“从容”和“宽裕”,并由此引发了教育上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首先,从学生的情况来看,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缺少轻松和宽裕的生活。当代的孩子们在享有丰富便利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由于整个高学历倾向的影响及大众传媒的增多,学习占据了学生相当多的时间,其生活也就缺乏轻松宽裕,生活体验和自然体验明显减少,以致相当多的学生有失眠、疲劳、厌食、宣泄、烦躁等不良心理现象。②社会性体验不足和伦理观的问题。由于紧张的学习,及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之间的交往日益减少,其生活体验和社会体验明显不足,出现了人际交往能力减弱等社会性体验不足的危机现象。③自立迟缓,伴随学生轻松和宽裕生活的减少、社会性体验的不足,在学生中出现自立迟缓的问题及倾向。从NHK1984年和1994年关于4~6年级小学的舆论调查结果的比较来看,“收拾自己周围和房间”的比例由43.7%下降到34.4%,“已经决定将来想干什么”的比例由39.6%下降为32.6%。这在初、高中学生身上也有类似倾向。④健康和体力问题。由于今天的孩子们缺少适当的生活知识和生活实践能力的锻炼,在健康及体力方面,存在着爆发力、耐力、柔韧性等方面全面下降的不良现象。

据日本各种调查资料表明,孩子们在存在上述问题以外,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优势。如,据1991年文部省的调查看,64%的孩子对日本与外国的关系,对国外的情况,对国际交流表示出关心及参与的积极性。此外,今天的孩子们对参与社会活动持有强烈的愿望。如1995年阪神?淡路大震期间,参加志愿救援活动的人中,青少年占据了多数。

其次,从家庭及社区的现状看。在家庭生活方面,由于核心家庭和子女减少倾向的进一步发展,父亲“工作第一”带来的其家庭威望的降低及职业妇女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不良影响,父母对家庭教育的自觉性明显不足,对孩子的教育上存在过于娇惯或放任的倾向,从而导致日本家庭教育能力的不断下降。从社区的现状看,由于都市化和农村地区“过疏化”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社区整体意识、地域性社区教育能力下降的倾向。据1993年总理府的舆论调查,就社区与本区孩子的关系而言,“在路上见到打个招呼”的人占36.3%,“发现孩子做了危险的事去提醒注意”的有35.8%,“对孩子做了坏事进行批评”的有28.3%。

第二,从对今后社会发展趋势的展望看。

“报告”认为,日本自战后在社会各个方面取得令人惊异的经济成就,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显著的问题是:长期追求经济发展,努力追赶欧美先进国家,其结果虽带来经济与物质的丰富,但却使国民的精神领域有所失缺。因此,下一步日本国民的需求应当是“轻松宽裕、精神充实等丰富多彩的生活及自我实现”。

“报告”进一步指出,日本未来社会将面临各方面的急剧变化与挑战。一是国际化的进展。当今社会国际性的交流将进一步发展,国际性相互依存将逐步加深。与此同时,国际间的矛盾与竞争也会不断出现。二是信息化。高度信息情报化社会的实现,将在全球范围内改变今后的社会面貌。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引人瞩目。在伴随科技日益高度化、细目化、专业化的同时,就一般国民而言,由科技发展带来的不安感也会日益增强。此外,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仍是未来社会里威胁人类生存的基础性问题。

上述各个方面的变化,都对未来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迫切需要教育确立起新的观点或理念。

二、“生存能力”的内涵

基于上述各方面的认识与分析,“报告”确立了日本今后教育的发展方向──让孩子拥有“生存能力”和“轻松宽裕”。

“报告”指出: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教育之中会有“超越时代的不变的价值”,即“永恒性”内容。这就是:培养具有丰富人性、正义感和公正心,能够自律,善于与他人协凋和替他人着想,尊重人权,热爱自然的青少年。同时,“学习并培养尊重本国的语言、历史、传统、文化”等,也是“超越时代”的“永恒性”的内容。因此,今后的教育“应在每个孩子充分发展自己个性”的同时,使之很好地掌握这些“超越时代”的不变的价值。

另一方面,面向21世纪,在急剧变化的社会里,教育需要根据对未来的展望而不断地进行改革,要研究“伴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因素,即“时代性”的内容。特别是对“预计将对人们整个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而且还在进一步发展的所谓国际化、信息化”等社会变化,迫切需要教育确实而迅速地采取对策。

“报告”认为,有必要在分清“永恒性”和“时代性”的基础上“推行对孩子们的教育”,这不仅“从培养开拓未来人才的观点来看”是重要的,而且,“从使孩子们实现自己的将来,在未来急剧变化的社会里能够生存下去的角度来看”也是十分重要的。

基于上述认识,“报告”指出了日本今后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无论社会怎样变化,教育和培养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思考,主动地作出判断和行动,较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并且,“能够自律,善于和他人协调,善于为他人着想,感情丰富和充满人性”,与此同时,“能够强健地生存下去的健康和体力”也是不可缺少的。所有这些素质和能力,称之为在今后急剧变化社会里的“生存能力”。

“报告”进一步指明,“生存能力”的实质性内容是:

其一,“生存能力”是一种在今后急剧变化的社会的各种场合里,都能够与他人相协调并能自律地进行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是“以我们关于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为基础,并在社会生活中实际运用”的能力。

其二,“生存能力”不单是过去知识和记忆,而是分析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在今后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不断涌来的信息中,能够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进行自主思考的能力”也是“生存能力”的要素之一。

其三,“生存能力”不单是理性判断和理性思维,也应包括“对美好事物和大自然的感动之心、憎恶扬善的正义公正之心、尊重生命和人权之心”等基本伦理观;还包括“关于体贴他人的亲切之心,能够从他人立场考虑问题并产生共同理解的温暖之心”、“志愿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这些都是形成“生存能力”的“重要支柱”。

其四,“健康和体力”作为支撑“生存能力”的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生存能力”的培养

在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方面,该“报告”做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充实家庭教育和社区的教育功能。

“报告”认为:“生存能力”是根植于学校里的有计划的不断学习,以及在家庭和社会里与父母的接触、与伙伴的游戏、与社区人的交往等多种活动之中的,并在学校、家庭、社区的相互联系及均衡发展中壮大起来的。因此,“充实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发挥各方面的作用”,这对培养“生存能力”来说,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报告”还强调指出,“孩子们是由全社会培养的”,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每个成年人的责任”。

第二,增加孩子们的生活体验和自然体验等机会。

“报告”认为,“体验”是孩子们成长的食粮,是培养“生存能力”的基础。在实际体验中,孩子们或“受感动”,或“感到惊奇”,不断加深“为什么”的好奇心;从“体验”中“学习实际的生活和了解社会、自然的本来面目”;并基于“体验”得到的知识和思考,通过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而不断提高自己。

第三,开展重视培养“生存能力”的学校教育。

“报告”指出,为了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生存能力”,今后学校的教育目标需要做相应的改变。一是把培养下一代的“生存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从现在的单方面灌输知识的教育,转变为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的教育。因此,学校应开展“智”“德”“体”均衡发展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性和强健的体魄。二是随着终身学习社会的到来,学校应重视培养下一代具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等“生存能力”的基本素质,并以此作为今后终身学习的基础。

关于如何实现上述的学校教育目标,“报告”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概括起来有:①在“轻松宽裕”的教育环境中开展“轻松宽裕”的活动;②在教育内容上“沿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方向”,开展“使学生容易理解并能提高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愿望”的教学。同时,重视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③用“多元尺度”来衡量学生,努力发现并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和发展的可能性”;④配备“有优秀人品、专门知识、技术和良好教养的有实践指导能力”的教师;⑤创造一种“对孩子们来说既是共同学习的场所,又是共同生活的场所”的“轻松宽裕”的教育环境;⑥根据地区、学校、学生的实际,开展有特色的教育活动;⑦加强学校同家庭和社区的合作,建成共同培养青少年的“开放式学校”,等等。对于其中的每个方面,“报告”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的问题,“报告”不仅提出了上述建议及要求,而且,“报告”分别就日本今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及实施措施以及与国际化、信息化、科技发展等社会变化相适应的教育方式等,提出了思路及对策。

总之,日本第15届中央教育审议会的第一次咨询报告,围绕培养“生存能力”这一指导思想,全方位地向我们展示了未来时代变化及对教育的挑战以及教育的应有之策,它对其他各国如何开展面向21世纪的教育提供了较全面的参考及启示,特别是对下世纪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化及发展,有着重要和深刻的借鉴意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13619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