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包括各种大肌肉运动的技能,如跑、跳、投篮、踢球、舞蹈、杂技等,这些技巧常在婴幼儿早期就有所表现。我国过去很重视“将门之后”,因为身怀绝技的将门所出的虎子一定能继承父业,或者有比父辈更大的成就。如同其他技能一样,体能也具有一定先天因素,同时也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其中营养条件影响最大,母乳喂养能保证婴儿健康,适当的辅食添加和婴儿期的户外锻炼都对体能有积极帮助。反之,喂养不良,长期腹泻,或以淀粉为主食使婴儿过于肥胖都影响体能发展。
我国旧的育儿法当中有两项最影响体能发展:
1. 蜡烛包育儿法。许多人认为婴儿出生后肢体蜷曲,要用襁褓裹紧,用布带捆扎成蜡烛包样,才能使孩子肢体伸直,有些地区捆100天,完全剥夺了婴儿头三个月的体能锻炼。解开蜡烛包时婴儿的四肢是伸直了,但是不会弯曲,因为主宰收缩的肌肉纤维由于100天来没有用的部分已发生机化即是纤维化了。这种孩子虽然以后仍然会站立行走,但已经纤维化了的部分不能再生,自然会影响肌肉的承受力。我国运动员普遍的耐受力差,如长跑、足球、篮球等。除了我国人民体能素质的差异之外,人为的因素首推蜡烛包育儿法。因此一定要废除这种不科学的育儿法。过去“东亚病夫”的头衔也和捆扎育儿法有关。婴儿的腿不能伸直主要因佝偻病所致,按照合理的方法培育就不至于患罗圈腿和X形腿。捆扎过的孩子缺乏锻炼,不晒太阳就易于患佝偻病,虽然捆直了到行走时也会因不能承受体重的原因而弯曲。
2. 不让婴儿学爬,婴儿只学坐、站、行走,完全不练习爬行。一来居室狭小,二来认为没有必要。婴儿学爬就必须从第二周起练习伏卧,渐渐抬头,用肘支撑然后用手掌支撑,到腹部抬起才能手膝爬,后来再练习手足快爬。在爬行时身体重量轮流落在每个肢体上,使每个肢体得到锻炼。爬行时重心转移会使躯干扭动来锻炼平衡,脊腰和臀部肌肉也受锻炼。所以学爬的孩子身体各部位肌肉承受耐力都良好,经常转移重心,使身体保持平衡能力也良好,运动时不易于摔跤,在舞蹈杂技方面就更加重要。在国外婴儿从学坐起就常在地毯上玩,经常翻身打滚和爬行,婴儿期的体能锻炼机会比国内婴儿优越,成为日后国内婴儿难以赶上的原因和条件。
体能良好的早期表现:
婴儿期:婴儿肌肉发育的规律是先上后下。先发展颈肌,如竖抱时头能伸直,俯卧时能抬头,然后能用肘和手支撑,最后是大腿和小腿的肌肉发育。我曾访问一位足球健将的儿子,在两周换尿布时,他能用脚蹬床铺,把臀部抬起来协助大人。随访到8岁时,果然这位健将的儿子被学校推荐入体校,因为他踢球最远,而且射门准确,可见他双腿发育不错。
体能好的孩子在每项运动测试中都表现优良,会翻身、会打滚,坐、爬、站走都较早。有些婴儿能早期学习游泳,喜欢做水上的各种运动。
幼儿期:孩子能跑能跳,能越过障碍物。身体灵巧能钻过矮洞,会抛球、接球,也会踢球和瞄准。
最早的体能训练是杂技、舞蹈和体操。由专业人员挑选有可能培养的苗子给以特殊训练。要求平衡能力良好,动作灵敏,对体形也有一定要求。在选择时要求父母带孩子一同去,因为孩子长大后体形会随父母,条件相同的就选择父母体形适宜的才给以训练。
孩子在3~4岁时就可以开始学习芭蕾舞的基本动作。练习用足尖支持体重保持身体平衡。芭蕾舞的基本功在自由体操、冰上舞蹈和杂技表演上都用得着。有些幼儿园专设芭蕾舞课程培养幼儿形体技巧的基本功,为日后发展创造条件。幼儿身体的可塑性大,有可能学难度较大的技巧动作,为发现人才创造条件。
要求体力较强的运动对女孩可提早到9~11岁,因为女孩在9~11岁起进入青春期,逐渐能适应体能强的训练。对男孩应延迟到15~18岁,如果过早让未成年的男孩做过剧烈的体能训练,由于孩子还不会保护自己,容易导致伤残。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18245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