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的乐乐在专心搭积木。他想搭建一座“房子”,可每次还没搭好,“房子”就不幸倒塌了,乐乐很伤脑筋。让乐乐更伤脑筋的是,姥姥和姥爷总是不停地“骚扰”他。
“乐乐,你回头看姥姥一眼。”
“乐乐,给姥爷唱首歌吧。”
“乐乐,快,喝点水。”
......
.
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每次看到、听到,都暗暗为孩子感到生气,更为成人感到惋惜,因为成人根本没意识到,他们正在充当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专注力是一种宝贵的学习品质,对学习速度、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拥有良好专注力的幼儿进入小学之后,能够更快地适应角色变化和学校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专注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幼儿时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颜氏家训》有言:“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也就是说,幼年时期是培养儿童专注精神的好时机,长大之后,思维容易涣散,再想培养专注力就困难了。因此要及早教育,不可错失良机。
01
识别幼儿的专注状态
幼儿的专注力就是指幼儿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关注一件事,对其他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之而不知其味”,表现出很强的抗干扰性。拥有良好专注力的幼儿在集体教学、游戏、交往等行为中具有明显的特征。
首先,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受或不易受其他因素干扰。比如,幼儿在阅读区专注于正在阅读的绘本,沉浸于故事所营造的情境中,旁边建构区小朋友的任何动静都对他构不成影响。有时候,就连别人叫他,他甚至也听不见。
其次,专注的状态可以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幼儿全身心地投入眼前的事,致力于解决问题、满足强烈的好奇心。
再其次,专注过程中伴随着幼儿的主动努力,尤其是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幼儿表现出坚定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幼儿的专注行为有明确的目标预期,并能在行动过程中以此为导向,持续努力。专注不是无目的的,而是在一定的目标基础上进行的。比如,乐乐的目标就是搭建一座他认为完美的“房子”,为此,他尝试了一次又一次。
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学习过程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但他们往往觉得,只有阅读、听课等才是学习。其实,“搭积木”这样的活动,本身就是幼儿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活动正是培养幼儿专注力的好机会。成人需要做的,仅仅是不打扰他们。
因此,培养幼儿的专注力,需要成人站在幼儿的角度,懂得幼儿的心理,理解幼儿的需要,尊重幼儿的发展速度与程度,给予幼儿真正需要的——既能满足其当下发展的需要,又能服务其长远发展的关心、支持和爱护。
02
让幼儿兴趣自由生发
一般来说,幼儿对于感兴趣的事,更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因此,要培养幼儿的专注力,首先就要呵护他们的兴趣。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31213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