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潘石屹:寻找教育最佳平衡点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育儿知识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生活,需要你不断地汲取教训或者总结经验以便下次做得更好,对孩子,这一点更重要!

??潘石屹

  ??潘石屹的教子经

  1、矫枉过正,屡屡犯错后进行书本与现实的反思

  1998年,潘石屹的大儿子潘让在香港出生。潘石屹亲自为孩子剪断脐带,那种哭声与鲜血混杂的场景,对他触动很大。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父亲”二字的分量,就在他还没有规划好如何当好一个好爸爸的角色时,第二个孩子也紧接着来到了人世。看着一大一小两个可爱的小家伙,潘石屹有些着急,他可不希望当个失败的父亲。

  大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潘石屹和太太产生了矛盾。太太认为,孩子一定要上中国本地的学校,要学地道的中国文化。而潘石屹则认为中国正和国际化接轨,孩子应具备学说英语的优势。最终在潘石屹的坚持下,大儿子进入国际学校封闭式学习。可是没多久,潘石屹就后悔了,因为孩子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了,可中文却差得难以想象,父子之间连正常交流都存在困难,感情也随之生疏。更可怕的是,国际学校沿袭国外的教育模式,不让学生死记硬背,连乘法口诀也不背。于是潘石屹趴在桌上亲自给儿子画了一个口诀表,没想到儿子两分钟就从网上下载了一个。潘石屹白辛苦一场不说,越发为儿子的未来担忧。

  潘石屹干脆买来《三字经》和《千字文》,强行让儿子阅读背诵。孩子太小,许多字根本就不认识,拿着书来问潘石屹,可潘石屹也傻眼了,因为他也不认识。潘石屹忽然发觉,对于孩子的家教方式有些矫枉过正了!可最佳的平衡点又是怎样的呢?

  潘石屹苦苦思索不得其解的时候意外发现,擅长英文的儿子居然也迷上了中国文学,用英文应对学业,用中文练习写作,中英文双语考试,拿了全校唯一一个双料冠军。潘石屹顿时醒悟,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不应越俎代庖,孩子才是主角,他们的事情他们做主,只要在父母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就可以了,反而能收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育儿的路上,潘石屹犯过很多类似错误,所以有时候也会跟年轻人开玩笑:“如果你们没有做好准备,我劝你们先不要急于生养一个孩子。要知道,生养一个孩子比带领一个团队还要困难,我创业的时候还没这么艰难过呢!”

  2、自我约定、自我赞赏,育儿难题中的特殊奖励品

  成功的路上,潘石屹并非走得一帆风顺。他也吃过很多苦,受过很多骗,但无论境遇好坏,他都会给自己送一份小礼物作为安慰或者鼓励。在教育孩子的早期过程中,潘石屹一直都想尝试着把这种自我约定、自我赞赏的模式嫁接到孩子身上。因为他在孩子三岁大的时候,发现小家伙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志,有时候不听他和太太的话,越是批评孩子就越是反抗,或者干脆向父母索要礼物,否则哭闹对抗,这使得孩子的坏习惯成为屡教不改的难题,并且恶性循环。“怎么办?”地产大王潘石屹和太太也陷入常人家庭的家教难题。

  有一天,潘石屹意外发现四岁的大儿子趁自己不注意,溜进书房,趴在书桌上用颜料笔涂抹一幅即将在深圳开工的小区草图,太阳是大红的,地面是青绿的,房子是灰色的……一副冷冰冰的建筑草图变成一幅生机盎然的儿童画。太太张欣一把抱住儿子,紧张地为儿子辩护:“孩子还小,不懂事,你就别责怪孩子了,你再让设计部重新制作一幅。”可是,潘石屹不仅没有责怪,反倒激动地说:“嘿,我终于找到送给儿子的最佳礼物了!”

  潘石屹当下找出一张白纸,先在上面画一张床,床上睡着一个孩子,然后在纸的上方围绕着床画上七个大大的蓝色圆圈。太太张欣不解地问:“你这是干什么啊?”潘石屹秘而不宣地笑笑:“等下你就知道了。”潘石屹将画摊在儿子面前,儿子很喜欢,小手抓起颜色笔就要涂抹,可是潘石屹却又阻止了。他向儿子启发道:“画面上的这张床就是你房间里的那张,床上面的七个蓝色大圆圈代表一周中的七天,如果你从今晚开始能单独在自己的房间睡觉,那么每天就可以在蓝色圆圈的中间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原来,四岁的儿子一直和父母睡一张床上,这无论是对于亲密无间的夫妻还是逐渐长大的孩子,都不是一件好事,但小家伙怎么也不肯睡到自己房间的小床。可潘石屹画了这张图后,儿子当天晚上居然乖乖睡到了自己的房间,第二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图片里蓝色的大圈内涂抹上艳丽的红色。

  后来,潘石屹又画出过许多有针对性的图画给儿子涂抹颜色。譬如,画一个圆筒冰淇淋和一些勺子。每次儿子顺利完成父母要求做的事情,他就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勺子涂成他想要的颜色。当所有的勺子变成彩色后,潘石屹给予的奖励就是:一个美味的冰淇淋。

  有时候也会在纸上画一些空的小笼子。当孩子乖乖听话时,就可以在笼子里贴上一种动物的贴纸,当他的动物园住满了小客人后,就奖赏他去真正的动物园开开眼界。你千万不要以为潘石屹这是在训练儿子的绘画能力或者色彩感,他只不过通过这种方式悄然改变儿子的某些坏习惯。这些简单的涂画游戏,能使孩子雀跃,他们会把游戏当做一件大事去认真完成。

  潘石屹成功的过程中,获得过无数荣誉,可是他从来不把那些奖杯、奖状什么的看得很重,胡乱地扔在家里的角落,然而当儿子完成每幅“大作”后,他都要工工整整地粘贴在儿子屋里的墙面上。他有所悟地解释道:“奖励的确是使孩子听话的最好办法,所以,我们还要认真对待这份别有用意的奖品,把图片贴在孩子能够看得见的地方,一个互动性的图画会提醒他,他的目标是什么!”

  后来,潘石屹的太太张欣在家教书里看到这样一句话:“三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视觉形象方面的意识,他们有很棒的灵感,能用纸笔创造出他们心目中美丽的东西。漂亮的不干胶贴纸,一些基本的画图工作都可以满足孩子们独立自主的欲望,让他们觉得自己很厉害、很能干。有针对性的绘图方式可以使小捣蛋乖乖地待在自己的房间中不乱跑,听父母的话每天按时睡觉。它还适用于其他各种情形,当你想要孩子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时,你都可以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约束孩子的行为……”

  张欣从前因为佩服潘石屹的才能嫁给他,这之后,她更加庆幸自己的选择,因为她确信潘石屹也是一个负责的、聪明的父亲。

  3、鼓励交际,让孩子自己寻找玩伴和快乐

  “你快乐吗?”“你感到孤独吗?”“你是不是觉得朋友很少?”没有人能想象得出来,这样的问话经常出现在潘石屹和他太太之间,原来成功人士也有孤独的一面。不过,潘石屹通常会这样回答太太:“我的快乐是自己的,我的孤独也是自己的,我自己寻找自己的朋友。”“那么孩子的呢?”忽然有一天,潘石屹的太太这样问他。

  现在的孩子多数不会交往,导致的后果不仅是童年的孤独,还有品性上的霸道、自私、缺乏安全感等。这个道理我们都知道,但我们探讨过原因所在吗?难道真是孩子自己形成的吗?“每个孩子生下来的时候,都是人类完美的杰作,他们纯真、可爱、爱笑,他们不具备成人的各类规则,但是,他们容易被改变,而改变他们的最佳榜样就是??父母。”潘石屹发现,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家长就扮演了孩子玩伴的角色,很多时候甚至不是孩子在玩,而是家长在指导着玩、陪同着玩,孩子的主动意识就差了。同时,家长们也会过于担心孩子的安全,不仅向孩子灌输外面危险、坏人很多、不要轻信陌生人等思想,一旦孩子想要到外面和同龄小朋友玩耍,家长们首先要考察这个孩子是否听话、是否爱欺负人,即便是得到认可,也会寸步不离地守在自家孩子身边。

  所以,潘石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贯坚持的原则就是,让孩子自己寻找玩伴和快乐。

  潘石屹一家居住的小区有很多小朋友,他总不忘向儿子描述外面美好的景象,譬如绿绿的草地、欢快的小朋友、各种各样的游戏……这些,都能勾起儿子的兴趣和打消儿子对陌生孩子的警惕。当儿子和孩子们见面后,潘石屹通常坐在一边,不会陪着他玩,他告诉儿子:“爸爸很累,想休息了,你自己玩吧。”儿子只能主动找小朋友玩了,很快就融入其中。如果跟小朋友有了什么矛盾,潘石屹也不管,让他自己去化解,不然游戏就不能进行了。于是他儿子就会想办法了,比如跟小朋友谈条件,你把你的布娃娃贡献出来,那我就把变形金刚拿出来,两个小朋友皆大欢喜??无形之中,原本自私的孩子学会了分享。

  等到潘石屹的第二个孩子会走路了,他和太太懒得下楼了,干脆让大儿子领着小儿子自己去和小朋友玩,教他们必要的安全守则就行了。而夫妻俩刚好腾出时间,一起做一顿全家人享用的美味佳肴,或者一起看电视。

  4、学会感恩,让孩子从小做个乐善好施的人

  众所周知,作为地产大亨的潘石屹家财万贯,但是他们却像个普通工薪家庭那样教育孩子。

  潘石屹从小生活在艰苦环境中,长大后知道财富可贵,所以他对孩子约法三章:能在家吃家常便饭,就不外出吃;每次进商店只能买一件玩具;过节只给一百元压岁钱。两个孩子从小就知道“富不过三代”这个道理,所以有同学好奇地打听他们家有多少钱,两个孩子总是回答不出来,因为他们从不关心,更不打听家里有多少财产。

  不过,如果你问两个孩子一共为慈善机构捐赠了多少钱,他们不仅能回答一个总数,并且还能将每次的具体数额一一说上来。潘石屹每次参加慈善活动,一定会带上孩子。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时,大儿子惊讶地问潘石屹:“爸爸,我们少吃一个冰淇淋少买一样玩具,真的可以让山里的孩子多上一个月的学吗?”潘石屹没有急于回答,第二天带上两个孩子回了甘肃老家,让城里的孩子零距离去体验贫困地区孩子不一样的生活。回到城里后,潘石屹发现,两个孩子比过去更不乱花钱了。

  孩子很小的时候,潘石屹就为他们在银行各自开了一个零花钱的户头,孩子们将钱攒下来全部存进了银行。潘石屹总是暗示他们,这些零花钱存下来,等到他们念大学时用来支付学费。结果没多久再带孩子去参加慈善活动时,两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居然分别拿出了两千多元捐献了出来。当时,这对潘石屹来说都是一个意外。事后他悄悄问两个孩子:“你们把钱都拿出来了,以后哪还有钱念大学啊?”孩子说:“可是,那些山里的孩子现在连小学都念不了。”然后又紧张地问,“爸爸,你真的不会让我们没钱念大学吧?”潘石屹笑笑,心想:“怎么会呢?”

  通过慈善公益活动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也是潘石屹的另外一个目的。三年前,潘石屹带着两个儿子去参加东南亚海啸捐赠晚会,那张一百万元的支票是潘石屹的两个儿子亲手捧出来的。当时有人误认为全家出席这样的活动是一场走秀,后来大家才明白,他是在教育儿子。“其实,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贫困和灾难的场面最能扣人心弦。”潘石屹就是要让儿子在现场记住这些令人难忘的画面。所以,潘石屹的两个孩子能像城市里最普通家庭的孩子那样生活,也就并不奇怪了。

  对于财富,潘石屹在探索中积累,然后在积累中成功;对于教育孩子,潘石屹运用了同一种理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132616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