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第一次帮忙摆鞋子,第一次主动地扛着长长的扫帚扫地,第一次端来小凳子站上去帮忙洗碗……孩子的这些变化让父母欣慰,欣慰的是孩子开始有自立意识和劳动观念了。但孩子的这些举动也常常让父母头疼,头疼的是孩子太小,“帮忙”竟变成了“帮倒忙”。
潘女士的女儿筱筱今年4岁了,她第一次提出“帮忙”的请求是在妈妈收拾桌子准备洗碗的时候。孩子仰着天真无邪的小脸,兴致勃勃地用稚嫩的童音恳求:“妈妈,我来帮你吧”,潘女士高兴极了,因为孩子有了劳动的意识,会主动地承担家务了。可没等孩子把碗筷收齐,就打碎了好几个。这下潘女士急了,赶紧把筱筱赶到一边,说:“你真是在越帮越忙,快去看动画片去吧,不要你帮忙了。”
别打击孩子“帮倒忙”的热情
孩子想帮忙,结果却越帮越忙,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家长和潘女士一样,把孩子拨拉到一边,让他“坐享其成”。南宁市红黄蓝亲子园的早教专家谭菊萍表示,3~7岁的孩子正步入一个热衷于“帮倒忙”的时期,这个时候,孩子开始树立起劳动的观念,急于去实践和尝试。可孩子小,生活经验不足,帮忙做事常常虎头蛇尾、无法胜任。如果家长在孩子越帮越忙的时候制止他,剥夺他“帮倒忙”的权利,孩子的情绪和自信心都将受到很大的打击,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帮忙劳动的兴趣,养成袖手旁观的坏习惯。那么,家长应如何细心地呵护孩子的帮忙热情呢?
细心教导各尽其责
典型镜头:妈妈正在漂洗衣服,孩子自告奋勇地来帮忙,还没等妈妈反应过来,孩子已经把一大勺洗衣粉倒进了洗衣盆里,还煞有介事地说:“泡泡不够多,衣服洗不干净”。妈妈哭笑不得,赶紧把快漂干净的衣服捞起来放到另一个盆里继续漂,让孩子自己在一边玩泡泡水。
对策:妈妈在洗衣服的时候,如果孩子想帮忙,可以给他准备一个小盆,盛上小半盆水,让他洗自己的袜子。首先要教给孩子洗衣服的全过程,具体到洗衣粉和水的用量,搓洗的手法等。然后给他划分一小块地方作为“独立王国”,并告诉他:“妈妈和宝宝一起洗衣服,妈妈洗妈妈和爸爸的,宝宝洗宝宝自己的,洗的时候有什么不明白的,就来问妈妈,好吗?”如果孩子洗着洗着变成了玩泡泡,妈妈也可以引导孩子:“宝宝,你看,每个泡泡都是彩色的呢,就像彩虹一样。等宝宝把衣服洗完了,妈妈和你一起吹泡泡,好吗?”
孩子了解了某项劳动的全过程,就可以反复地训练他,不久后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会做家务,“帮倒忙”变成了“帮到忙”,也培养了孩子热爱劳动、责任心强的优秀品格。
让孩子参与劳动的某个环节
典型镜头:妈妈在拖地,孩子也跃跃欲试,吵着要帮妈妈拖:“妈妈,我来,我会。”可孩子那么小,拖把都拿不稳,哪有力气拖地?果然,孩子驾着拖把把水弄得到处都是,家里一片狼藉。
对策:家长要依据孩子的特点来安排他做事,如果某项家务孩子不能胜任,可以让孩子干一件非常具体的整体事情的某个环节。比如妈妈在拖地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把小凳子移开或摆放好鞋子;妈妈在晾衣服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帮忙把衣服一件一件地从盆子里拿出来,等等。这样既让孩子参与了劳动,还省去不少辛苦。每次在孩子帮忙完后,不要忘记对他说:“谢谢你帮助妈妈”“多亏你帮忙,没你还不行呢”。这样的鼓励不仅让孩子得到自信,还培养了孩子劳动的积极性。
给孩子合适的劳动工具
典型镜头:妈妈在清扫的时候,孩子老围着妈妈转,恨不得抢来扫帚自己扫。可矮个头的他还不及扫帚高,看着孩子摇摇摆摆吃力地拿着扫帚扫地,真为他的安全捏把汗,可千万别跌倒呀!
对策:去超市购买一些小的塑料小扫帚、小簸箕,这些专门为孩子准备的劳动工具轻巧且颜色鲜艳,让孩子看上去喜欢,用起来顺手。不仅能提高孩子劳动的积极性,还能锻炼孩子劳动的能力,同时家长也不要放过这个对孩子进行一些安全意识教育的好机会哦。
父母的聪明和细心,可培养出孩子爱劳动、责任心强的优秀品格。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39672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