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的发育
出生前宝宝的感觉器官已经很完善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感觉的正确形成,因为感觉不仅由刺激引发,还是经验的产物。宝宝出生后,面对的挑战很大,他们会被过多、过强的刺激所困扰和迷惑,必须在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形成并完善种种认识。
新生儿的脑部已具备成人脑部的形状和基本结构,但在功能上还远远差于成人。因此,宝宝刚生下来时,不会说话、不能自主活动,这些能力需要在日后脑发育的基础上才能逐渐具备。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脑部发展总是领先于身体的其他部分。刚出生时脑重大约在350-400克,仅仅是成人平均脑重的25%;1岁时脑重达到800-900克,接近成人脑重的60%;2岁时脑重增至1000-1150克,达到成人脑重的75%。可见在宝宝出生的最初1-2年内,脑发育是最快的。孩子的早期经验能极大影响脑部的神经网络结构,因此早期的体验越多,脑部发展就越好。
注意的外在行为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人的感觉器官无时不刻都在接受着内部和外部的刺激,但是人对这些信息的处理是有限的,注意的出现是为了让人能够更好地处理那些重要的事情。
根据注意的目的性,人的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主要是由于客观刺激物比较多变、强烈或新异等,或因人的兴趣、需要、态度等主体状态产生;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
宝宝的注意在外在行为上,有以下的一些表现——
1.捕捉行为
包括注视、倾听、嗅闻、触及等各种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的指向活动。新生儿早期发生的对某种亮度的光线、某种响度的声音或某种形状的轮廓的注意,是在这些刺激适合新生儿生理上可接受条件下被捕捉的,因而是无意注意。
婴儿时期对许多感觉刺激均可发生无意注意,如中等强度、优美而有鲜明节奏的音乐,母亲的高频语调,大小适中、颜色鲜艳的玩具等。随婴儿经验的积累,他们的意愿、需要和偏好倾向则能诱导有意注意。
2.搜寻行为
包括扫视、视听追踪、辨别、寻找某些刺激物的主动过程。实验人员们发现新生儿有目光扫视活动。半岁以上宝宝能在两三个成人之间辨认出母亲,在许多玩具中,选择他们所熟悉和喜爱的一个。这时,宝宝的注意指向和集中于这些他们偏爱的事物或人,是一种主动的、有意注意行为。
3.注守或警觉行为
是指半岁以上的宝宝能对特定的事物较久地保持在心理定向之中。他们对熟悉的、偏爱的事物,以及对与熟悉物稍有差异的新鲜事物,在注视和倾听上,注守较长的时间。对陌生事物、特别是对陌生人产生较长时间的警觉性注意。这是经过内在的比较、匹配过程的有意注意。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401128.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