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力量
先引用两句话:“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汉书》);“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叶圣陶)
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于是就“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有个小故事,说有一天,有人问一名乞讨了很多年的乞丐,如果他现在当上了皇上会做什么,乞丐想了很久,说要打一个纯黄金做的饭碗,放在街景中最繁华的路段,看谁还敢抢他的地盘。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小学一、二年级的习惯养成
我教的是一、二年级数学,拿我的教学经验来说,有些家长认为,一、二年级孩子学习压力相对小,分量轻,希望孩子能有更多“自由”的时间。但是,到了三年级,这些家长们往往发现孩子的行为习惯已经养成了,基本上已经不会因为家长的话语,而能把习惯轻易地改正过来了。到了这时候,即便付出再多的努力,获得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在一二年级,孩子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极度依赖父母,这个时候孩子特别听父母的话,也特别善于模仿父母的为人处世之道。
注意言行,孩子正在偷偷跟你学
还有一个小故事,说一个男孩,准备去奶奶家,孩子嘀咕只想去看奶奶,不想吃奶奶做的菜。爸爸急了,“奶奶辛辛苦苦准备的一大桌菜,你怎么能不吃?不但得吃,还得说‘真好吃’!”这时,正好奶奶听到了,探出头来,说怎么不过来吃饭啊,奶奶专门做了鱼。小男孩听到更苦恼了,因为他觉得奶奶做的鱼最难吃了。爸爸说孩子挑食不懂事,妈妈安抚说待会吃点再去吃麦当劳,还得练几遍“真好吃”。
家长眼中的“好习惯”,孩子真的认可么?“孝心”意味着孩子从小就养成心口不一的习惯,这真的好么?我们大家都得反思一下。
习惯很多时候是父母在不经意之间传给孩子的,天天带着孩子走马路闯红灯的爸爸妈妈,相信孩子长大就算知道要遵守交通规则,也不一定能做到,因为在孩子幼小的世界里,父母的言行,就是社会中可行的规则;交际圈里经常对他人颐指气使的父母,即便有谦逊的一面,孩子在他的交际圈也容易变得傲慢;生活中常常言行不一的父母,即便有说到做到的时候,孩子也很难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拓展阅读:小学6年的三大阶段
1、一二年级——依赖期,培养行为习惯关键期
2、三四年级——从依赖期到自由学习期转型
3、五六年级——自由学习期
作者介绍:http://www.mobby.cn/homes/ParentNewCon/82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40192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