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如何回应婴儿的控制感?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这次讲的东西可能有点难以理解了。但是这次的知识要做起来却很容易,也就说知其然容易,知其所以然难,若是家长知道所以然,那边可以放心的选择是照做还是不照做,若不知道那可以选择随大流,选择我们所建议的方法,只不过,不知道原因的行为没有什么动力罢了。

根据客体关系理论,婴儿最初具有全能控制感,认为母亲和世界与自己浑然一体,如果母亲足够好,婴儿的全能控制感便得到满足,并通过母亲的及时反应而建立起基本的存在感。然而,母亲的照料常常不够及时,婴儿就把“不及时来哺乳”的乳房视为坏的,并把自己内心的焦虑通过击打、撕咬等攻击性行为投射给坏乳房。这时候,一个足够好的母亲会用爱包容婴儿的焦虑,并将其化解,至少可以化解一部分。

如果母亲没有包容,甚至反而攻击婴儿,婴儿就会感觉好像被撕裂成碎片,存在感支离破碎,面临着更大的焦虑。为了应对这种痛苦,婴儿会形成“假自我”——所谓“假自我”,就是婴儿在应对妈妈投射过来的痛苦时形成的东西。本来,理想的情形是,婴儿有了一种感觉,得到了妈妈的包容之后,围绕着感觉可以形成真自我。

但在糟糕的情形下,婴儿的本有感觉要埋藏起来,还要花费巨大的努力去面对妈妈投射过来的痛苦,围绕着妈妈的感受建立起一个假自我。简而言之,真自我是以婴儿自己为中心的,而假自我是以妈妈为中心的。

全能控制感得到足够的满足,是婴儿今后将自己与别人区分开来的基础。假如得不到满足,那么一个人长大后可能会在恋爱和社会关系中寻求满足,要求恋人或其他人满足自己的全能控制感,表现为永远是自己说了算。这对别人来说是噩梦,大家都敬而远之,那时这个人就要重新面对自己破碎的存在感。

妈妈的脸是与婴儿互动的。婴儿通过母亲的脸和其他肢体语言来认识自己,这被称为“镜映(mirror)”,就像我们通过照镜子认识自己的相貌一样。如果婴儿看到母亲温柔关切的笑容,婴儿对自我的印象也是温柔美好的,认为自己值得爱和尊重。最可怕的是,母亲对婴儿的需求冷漠不应,此时婴儿无法内化自我。

说实话,小编第一次看关于这个言论的时候,我自己也不太理解,但是顺着他的道理思考下来也没什么漏洞,然后就是再读,再读,终于理解了一些,觉得还有用处,就发出来给大家看看,其实以上内容自己的理解很少,都是理论的东西,所以大家拿来主义思想,辩证吸收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419038.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