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会死吗??学会面对失去
死亡也是不容易向孩子解释的问题之一,因为很多成年人也无法驱除对死亡的恐惧感。关于死亡这个话题,我们应该对孩子说些什么呢?
死亡,是人类最不愿意面对而又无力控制的“失去”。因此在面对死亡时,很多家长会本能地选择粉饰太平。
小玲的妈妈给她买了两只小鸭子在家里养,没过几天,就死了一只。为了安慰孩子,妈妈对小玲说:“小鸭子被神仙接走看病了,过几天就会回来的。”于是小玲每天追问妈妈:“小鸭子什么时候回来?小鸭子的病治好了吗?”
这是我的一位博客读者讲述的真实事情,她被这个棘手的问题搞得手足无措。我告诉那位读者:家长应该尽可能避免对孩子撒谎,哪怕是善意的谎言。因为一个谎话往往需要更多的谎话来支撑,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会筋疲力尽,而孩子会渐渐发现自己被愚弄了。比如为了圆“小鸭子被接走了”这句谎话,父母还得在某天再去买一只看起来一样的鸭子。而且,女儿没准儿能发现这并不是原来的那只鸭子,就算她没发现,这只新鸭子也未必就不死。最后,就算新鸭子没有死也没有被发现是冒牌的,你女儿大了总会明白是怎么回事的……
第一个谎言说出来,要用一千个谎言来弥补。
我向这位读者介绍了女儿的绘本书里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一只小鸟死了,小动物们很悲伤。睿智的野兔告诉大家,死亡就像长久的休息。小动物们一起到山上,给小鸟挖了个很好的墓穴,埋葬了它,然后一一向它道别。下山的路上,小动物们又开始追逐打闹,并开始意识到,活着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因为有死亡,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生命。
我觉得这个故事非常好,因为它告诉了孩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周围的死亡,或者引申为“失去”。死亡、别离、放弃……总之,你不能够再见到、再拥有一件你所留恋的事物,这就是失去。为了尽可能避免失去的痛苦,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所以,我建议这位读者如实对孩子解释:万物都有生有灭,死亡是生命长久的休息。然后带着孩子,找一个地方埋葬小鸭子,郊游时的小山坡上,公园里的小树下都是很好的场所。埋葬后告诉孩子“小鸭子会在这里安息,小鸭子的灵魂会去天堂玩耍。如果你想念小鸭子,就到这里来对它说话。虽然你看不到它,可是你的话它都可以听到”。
我还建议我的读者带着孩子举行一个告别仪式,在参与仪式的过程中,孩子那悲伤的情绪可以得到良好的释放。同时还可以告诉孩子,因为有死亡,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生命,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小动物的。
那位读者第二天就回复了我,她说:“我已经意识到了说谎带来的麻烦,因为另一只小鸭子也死了。”最后她选择告诉女儿真相,并同女儿一起向小鸭子告别。令她感到安慰的是,孩子虽然表示难过,但也能够接受这个现实,而且比之前的态度要从容得多。
不过,当孩子彻底明白死亡概念以后,更棘手的问题就出现了:“爸爸妈妈会不会死?我会不会死?”
当孩子明白死亡是怎么回事以后,都会有一个怕死的阶段。在过去,我们会教育孩子:不怕死是了不起的,贪生怕死是没骨气的。可是这样的空话对孩子来说,又怎能起到安慰的作用呢?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一想到自己将来难免会死就悲伤不已,甚至小小年纪就会为此失眠。后来听说了一些封建迷信或者宗教的说法:投胎了、转世了、上天堂了、变灵魂了等等,我就非常希望这些都是真的,愿意相信自己死了之后,仍然能够换个方式存在。可我自幼受接受唯物主义教育,内心深处还是觉得人死即灯灭,没有灵魂,没有来生。所以我还是惧怕死亡,不嫌绕嘴地说:我怕死怕得要死。
这时候我会觉得从小有宗教信仰的孩子很幸福,他们可以打心眼里相信父母的话:人死了以后就上天堂去了。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认识到人生的诸多无奈,开始发现人能够控制的事情实在是太少了。一个小小的感冒就能让一个彪形大汉倒下,哪怕是家里热水器坏了这样无聊的琐事也要耗费人颇多的精力。当渐渐步入社会,体会到人世艰辛、红尘痛苦后,很多人大概都会像我这样开始觉得生有何欢,死有何惧,死亡也不是那么的可怕。只要大部分责任已经完成,临死时还能保持一定的尊严,不受太多的苦楚就好。
但面对孩子,我当然不能一上来就跟她讲:生有何欢,死有何惧。首先她未必听得懂,就算听懂了她也未必能理解。我童年家境很差,尚且如此怕死,何况每天都高高兴兴的女儿呢。
所以,当女儿担忧地问我:“妈妈,我将来会死吗?”
我告诉她:“每个人都会死,不过那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女儿哭了,说:“妈妈,我很久以后也不想死。”
我说:“没问题,人们会死去,是因为人们渐渐衰老。实在太累了,最后希望能长久的休息,这就是死亡。所以,只要你还有力气,愿意活着,就不会死去。”
我又补充说:“当然,我们要避免意外和疾病,这样才能活得长。”
女儿感觉安慰了些,又问我:“那爸爸妈妈也会死吗?”。
我回答她:“爸爸妈妈会死,但不是现在。爸爸妈妈会等到你长大成人,而且你也很老的时候才会死。”
我女儿于是又哭了,抱着我:“妈妈你不要死。”
我安慰她说:“你放心,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那时候你已经很大很大了,不会再害怕离开爸爸妈妈了。”
女儿苦思良久,问我:“是不是我上大学你们就死了?”
我笑着说:“那不会,你看,我和爸爸的爸爸妈妈都还没有死呢,所以我们将来也要等到你很老了才死呢。”
我女儿非常聪明地问我:“爷爷奶奶就没有爸爸妈妈了,对吗?”
我说:“是的,但是你记得吗,太姥姥,也就是姥姥的妈妈,是去年才死的。所以也许爸爸妈妈一直到很久很久以后,都还不死呢。”
女儿非常怕我死去,她总是抱着我说:“妈妈,你永远也不死好吗?我们永远在一起好吗?”
我就会笑着安慰她说:“没问题,妈妈永远不死,活一万年,做老妖怪也陪着我的宝宝。”
虽然我本人并不相信宗教,但我也会告诉女儿说:“死去的太姥姥去了天上一个很美丽的地方,所以我们见不到她。但是很久以后,我们也去天上,就见到她了。”
我想,在女儿成为成年人之前,在她真正懂得死亡之前,这或许是最好的解释方式。因为它乐观积极,能够抚平孩子的担忧。
在《哈姆雷特》中,有一句经久不衰的台词: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我直到成年以后才渐渐读懂这句话。它的含义是,面对人世间的一切,我该选择勇敢面对,还是彻底放弃?
我们既然选择勇敢面对人生,那就尽可能地积极去面对,让自己更幸福快乐一些。生活状态并不是取决于你从事什么职业,有哪些具体的天赋和特点,而是取决于你的人生态度。教育孩子正确面对死亡,其实也是告诉孩子如何面对人生。
● 东西丢了怎么办?
● 搬家以后还能回来吗?
● 人一定要死吗?
● 好朋友移民了怎么办?
● 我的宠物死了怎么办?● 太祖父是离开我们了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42068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