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如何让男孩更有男子气概?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主持人殷智贤:现在我们既面临着传统文化习惯性的温和的男性角色塑造,也面临着现实当中大量的幼儿园女老师带孩子的状况,我们如果期望自己的儿子更有一点血性的话,父母要注意培养他什么样的素质?  李子勋:小时候女孩子智力发展比男孩子快,男孩子八岁的时候,相当于女孩子七岁的时候。现在小学里,班里的班长基本上都是女孩子,男孩子一直是在一个相对弱势的环境里面长大的。我想老师应该多给男孩子一些责任,包括妈妈,更早给他一些做决定的权利,他犯错不要过多地责怪他,而要让他承担责任。老百姓有句话“男孩贱养女孩娇养”,男孩子小时候要看松一点,让他去闹去受挫折,不要让他吃好了、穿好了,而要让他有欲望,别人有的东西他没有,让他总是处在要的状态,这样男孩子才会奋斗、竞争、珍惜。如果带男孩子和带女孩子一样的话,什么事情都是父母来做,要什么都立刻给,对男孩子男性特征的养成影响比较大。  主持人殷智贤:如果家长以前没有特别意识到,现在想弥补的话,能给家长多长时间调整?  李子勋:最佳的时间就是青春期,在青春期孩子有对过去重建的动力,很多孩子青春期以前可能是乖孩子,但是青春期来了以后变得非常不乖。所以如果家长觉得男孩不太像男孩的话,到了12岁第二性征出来以后就应该放手了,让他折腾,保护他的这种动力不去打压他,欣赏他、鼓励他像男孩了,这样半年甚至一个月就会改变一些,有时候人的心理是会突变的。  主持人殷智贤:也就是说其实所谓的性别教育不用特别早去下很多工夫,关键是把握好青春期转型的时间?  李子勋:对。我之前到欧洲学习性教育时发现,对欧洲人来说,更多的是性别教育而不是性教育。就像瑞典,必须是由国家专业人员来做关于性的教育,老师和家长是不能做的,老师和家长只允许做性别教育,就是引导女孩子区别于男孩子的人际关系,包括爱好,小团体彼此之间的友情都是性别教育。性别教育不是要专门提的,而是家长在行为中怎么样赞许孩子和他性别相匹配的行为,对另外的行为不批评而是忽视。比如说男孩哭的时候,妈妈可以装着不理睬他,因为我们心理学讲强化,有时候批评反而是一种强化,越批评他他的不良行为反而越多。对他符合性别的行为给予欣赏、回馈,这样反复刺激他,他这方面的行为会增加很多。  主持人殷智贤:这里面就存在一些问题,有些词汇既是指向个性的,又是指向性别的,比如说温柔这种性格究竟是性别带来的还是个性带来的,这两者之间怎么区分清楚?  李子勋:很难区分清楚。你讲的很对,越男子气的男人实际上可能越温柔,他的内心很柔软,但是他外表是很有自尊的。其实我们知道真正的男子汉内心会比女性更加柔软,不柔软的内心表现出来的强悍是不彻底的,是胆怯的、害怕的。性别不会带来个性特征,男孩生活中重要的关系人对他的个性会有影响,比如他的爸爸、哥哥。所以我们说,个性作为一个品质,作为男性的内在结构还是可以通过发展得来,比如,社会文化创造什么,他就会吸取什么。但是,性别是身体结构、荷尔蒙分泌引起的,过去我们谈性别,一个是身体的,一个是社会的,身体性别选择不了,但是社会性别可以选择。  主持人殷智贤:既然你谈到了社会环境对人性别的塑造,比如说像某些“超女”的造型被公众评价为中性化甚至是偏男孩的感觉,作为家长在这样一个社会偶像面前,怎么样引导孩子认识她的性别?  李子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话题,最近这几年媒体宣传李宇春这个形象是为了迎合大家的审美情趣。上世纪80年代社会上开始讨论性别,尤其是涉及变性这个问题,有男性、中性、双性等等的性别。现在社会并不是性别多了,性别不是被我们内在教育决定的,而是被社会期待决定的。比如说现在,一个老板对员工的要求并没有分出男女来,他对员工的要求是一视同仁的。在这样一个社会需求下,男孩子和女孩子会发展出职业人格,职业人格越中性越好。极端的女性显得有一点情绪化,极端的男性显得冒失、冲动,这些性格都不符合企业对职员的期待。我们企业期待的职员是既有女孩子的敏感、感性,也有男孩子的冲动。一个人穿着职业装的时候,他的表现是中性的,这是企业设定的,但是他回到生活中可能是一个极端的男人或者是极端的女人。所以,有些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有中性的色彩,不等于他的性别真的是趋于中性,只不过是他把中性性别表达出来了。所以即便孩子表达出中性色彩,也不等于他内在心理结构是中性的,只是他在贴近现实的社会文化意识的时候,他更乐意以这样的服装、行为跟外部接触。  主持人殷智贤:这是他内心适应外界的表现。  李子勋:不见得是一个问题。  主持人殷智贤:那么,孩子跟爸爸相处时间多一些好,还是跟妈妈相处时间多一些好?父母这两个角色在塑造孩子性别过程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李子勋:心理学一直在探讨,心理学不见得是适合于东方文化的,因为心理学是西方理性文化的产物,它没有涵盖东方文化的背景。西方文化认为孩子是从妈妈身体里面分离出来的,他两岁以前主要和妈妈建立信赖、安全的关系,所以两岁以前妈妈为主导,建议妈妈不要工作。但是3~5岁这个阶段,是爸爸进驻妈妈和孩子之间最佳的时期,如果晚于这一时期,孩子和爸爸的连接不会很深,如果早了也不行。两岁以前妈妈带孩子主要是要建立起孩子的爱、安全感、自尊、自信,而两岁以后,爸爸要引导孩子朝向外部的兴趣、游戏,接受挑战、创新,包括和妈妈分离,在和妈妈分离过程中孩子会把兴趣转向外部,爸爸要跟孩子游戏才会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因为对孩子来说,妈妈是全能的,爸爸不是全能的。如果爸爸强行进入妈妈和孩子之间管孩子,孩子就会对权威害怕,以后他会分离出两种心理来。所以,在孩子两岁以前爸爸应该以讨好母亲的方式引导孩子出来。  主持人殷智贤:前一段时间我们和谐家庭基金跟中国人民大学一起做了一个亲子交流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父亲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少,大概会是母亲跟孩子在一起时间的1/5甚至1/6。如果爸爸错过了这个关键时期,没有把孩子从和母亲在一起的二人世界当中带出来,还有补救的机会吗?  李子勋:当然有。男孩在小学时期接触男性老师比较少,等到了青春期,爸爸妈妈给他带来的本身内在印象会瓦解,会重建一个心理性别,大概是11~14岁,那时就基本定型了。那个时候他崇拜的人会在他心里留下很强的烙印,很多男孩子虽然没有爸爸的教育,但是会让乔丹、刘翔、姚明等精英分子成为内心的父亲,他希望自己成为那样的人。其实生命都是在变化流动的,虽然心理学认为小时候建立比较容易,但是以后也可以补偿。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44285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