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他的手,说“不能打我”。当孩子第一次出现这样的行为时,就要马上纠正孩子,让他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并且事后,一定要让孩子亲口对自己道歉,让孩子逐渐理解。
2让孩子承担打人的后果
告诉孩子因为刚才他打了妈妈,所以要被关5分钟。一定不要在气头上关孩子禁闭。对孩子的任何惩罚都应该是在自己心情平静的状态下进行
3鼓励他说出打人的原因
鼓励他说出打人的原因,告诉他:虽然我们能理解你现在的愤怒,但是,我们不能接受你企图以动武解决问题的方式;
4利用童话故事等给孩子讲道理
说理引导孩子有些要求是无理的或不能满足的,应赶紧利用童话、故事等方式,给孩子讲清道理,这常常可以避免孩子犯拧
5父母自我反省:是否常用暴力解决问题
父母的行为往往是孩子的仿效对象。父母要自我反省,自己日常是否也容易以武力来发泄情绪或表达不满?孩子其实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6关心他的病痛,疲倦,饥饿
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不仅仅关心孩子的智力与成绩,真正做到关心孩子的内心,理解支持孩子。
7生活中,成人要约束自己,不能用暴力解决问题。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时不时地挑战父母,都会有让家长头疼的时候,这是 孩子正常的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要经历的。我们家长需要懂得接纳他们,同时正确指导和帮助他们。尊重孩子,也让孩子学会尊重家长。
8孩子打家长的原因有哪些:
1、自我意识开始萌发
事事都是“我”字当头。不合我意的我都不干,于是动手“排除”我不喜欢的东西,这就是打。
2、交往的技能很差
想要个东西人家不给,自己又非常喜欢,但是他又不会“要”,于是就打人,表达自己不高兴的心情。
3、语言表达能力差
自己的想法、要求表达不清楚、别人没有照做,心里感到很沮丧烦躁,情绪不好,然后就打人。
4、喜欢看别人哭
喜欢看别的小朋友被人打以后哭的样子,自己觉得很好玩,这样的宝宝缺少同情心,不能理解别人爱打人。
5、寻求注意
在孩子做好事的时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关注,而他有很希望被注意。得不到注意的时候,只好用打引起注意。
6、默认孩子打人的行为
常用默认式说法回应孩子的粗暴:“不许打脸”有时候我会看到家长对发脾气的孩子说“轻一点”。叫孩子“轻点打”,等于是告诉孩子“可以打,但不能打痛”。
7、家长不教孩子正确表达情绪
许多行为粗暴的孩子往往是没有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同时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应该只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孩子的情商教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44871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