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寄宿是把双刃剑你该怎么做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育儿知识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离学生们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如今,济南的中小学生参与寄宿的也越来越多。这种看上去给家长省了事,又便于集中管理的方式,适不适合学生们呢?家长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还应该再做些什么呢?

记者从学生、家长、学校、专家等各方面了解到相关情况,让寄宿生的家长和打算把孩子送去寄宿的家长,都重新认识孩子的寄宿生活

成绩一落千丈 陷入朦胧感情

14岁的女生小可,本应是初二的学生,现在却因不适应寄宿生活而休学在家。

小可上小学的时候成绩很好,小升初时,还考入了当地最好的寄宿制初中。不过,本来在小学成绩优异的她,升初中后却由于各种原因变得成绩平平,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和关注,小可开始厌学。

为了排解想家和抑郁的心情,小可每天都要给家里打电话,哭诉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不顺和苦恼。久而久之,她甚至总觉得自己身体不适,生了严重的病。家长把小可接回家到医院看病,却查不出任何疾病,只好让小可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后再送回学校。如此反复,小可耽误了很多课程,成绩一落千丈,也就更无心学习。

后来,整日郁郁寡欢的小可喜欢上了班里一个成绩优秀的男生,她找各种各样的机会跟那个男生接触,他们的关系很快发展到非常亲密。校方在发现他们的举动后,多次对他们进行教育,小可最终在学校和家长的劝说下放弃了这段还非常朦胧的交往。但这次打击让小可又一次陷入生活和学习的迷茫,无奈,她最终选择了休学。

寄宿第一晚的恐惧影响至今

从没离开过父母的瑶瑶在8岁时被送到了一所寄宿制小学。为了让瑶瑶对住校生活充满期待,爸爸妈妈给瑶瑶讲了很多学校里有趣的事情,还特地带她去学校转了转。

住校第一天的晚上,瑶瑶看着六七个人一起住的大宿舍,感觉非常陌生,一直站着不肯上床睡觉。几个小伙伴也不愿睡觉,不约而同地哭了起来,任凭老师们怎么劝都不行。这时,有些老师不耐烦了,大声吼着制止他们的哭声,瑶瑶被老师的吼声吓到了,哭喊着要回家,可老师却将这些哭闹的孩子带到了另一个单间待了一夜。

第二天,瑶瑶说什么也不肯在学校住,妈妈无奈,只好请了15天的假,白天陪瑶瑶上课,晚上带她回家。可从那以后,瑶瑶一到学校门口就紧抓妈妈的手,手心里全是汗;晚上时常做梦,表现得惊恐不安。虽然妈妈一直陪着她睡,但以前对学校充满期待的瑶瑶再也提不起精神,到学校也不愿跟同学交往。

15天后,瑶瑶的情况依然如故,瑶瑶的妈妈就带瑶瑶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说瑶瑶是个内心非常敏感脆弱的孩子,一旦受到惊吓易产生抵触、害怕心理。同时,这件事也让瑶瑶对父母产生了不信任感。如今,事情已经过去快两年了,但只要一提起曾经的寄宿生活,瑶瑶的反应就很激烈,不愿再提及。

家长最关心的九大问题

本报采访了20余位寄宿学生的家长,列出了他们最关心的九大问题,并请寄宿制推行地比较好的学校的相关老师做出解答。

1.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质量如何?

山师附中高二某班级班主任李老师(以下简称李):寄宿有利有弊,但就高中生而言,寄宿还是利大于弊的。学校里的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实行集体管理,早上宿舍按时关门,确保学生每天的早自习。生活规律起来,学习习惯自然比较好,学习效率也能够保证。在家里,电视、电脑就在身边,学生受到的诱惑较多,很容易心猿意马。

2.孩子的安全有没有保障?

李:这是学校、老师、家长共同关注的话题,为了保证学生们的安全,学校有保安每天按时巡逻,非学校的人员出入必须登记,住宿部走读的学生都统一办理证件。

3.孩子的休息能否保证?

李:学校统一熄灯后,有个别学生会熬夜发短信、玩游戏、聊天,不仅影响自己,也影响同寝室的其他同学。为了保障学生按时休息,学校聘请了大学生作为生活指导老师,保证每晚在熄灯时督促同学们睡觉。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自制力决定让不让他带手机上学,如不必要,最好不带。

4.同宿舍同学能否相处融洽?产生矛盾怎么办?

李: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有的不懂得宽容和谦让。简而言之,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自己就要如何对待别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友谊和信任。

5.住宿的伙食如何?

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教育处主任吕宁(以下简称吕):学校不但公布了专门为学生设计的营养菜谱,还组织了家长开放周,家长们可以在一周中的任意时间到学校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用餐,了解孩子的饮食状况。

6.住宿会不会导致男女生交往过密?

李: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家长应该常和老师联系,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

7.家长无法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动向,一旦出现问题,解决起来会不会不好把握?

李:家长一定不要觉得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可以放手不管,老师不能代替家长,多多沟通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

8.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减少,亲情会不会受到影响?

李:寄宿的学生通常每周回家一次,家长过分嘘寒问暖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家长更不要强制孩子学这学那,最好多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多鼓励和安慰孩子。

9.孩子一旦遭受挫折,无法求助于父母怎么办?

吕:学校有学生自制的量化管理方案和听证制度,还专门选拔出“心理小天使”。一旦学生出现生活上、心理上的问题,学生干部坚持“成长问题自查”、“违规违纪自处”等原则,帮助同学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好过老师和家长的说教,不仅有利于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宽容和理解。

高中生比初中生适合住校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清认为,相比高中生,初中生的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比较差,适应寄宿生活时常出现困难和心理问题。而且,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这样一个挣扎矛盾的叛逆期,他们迫切需要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需要伙伴交往,但他们还不能独立判断谁是有益的伙伴。虽然家长每周可以见一次孩子,但此时是积聚一周的爱爆发的时候,家长疏忽了对孩子社会交往和人格养成的教育和指导,加上家长和学校的联系较少,单纯从孩子的口中很难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和社交的全貌。

高中生心智比较成熟,具备了分辨是非的能力,加之受到高考压力的约束,可以将生活的重心放到学习上,在一定程度上讲,寄宿还有利于高中生成绩的提高。

有些学生性格开朗、包容性强、乐于助人,一般可以很快适应寄宿生活,并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有些学生习惯得到父母的关注,自理、交往能力差,不太适合寄宿生活。

孩子住校,家长不能大撒把

在寄宿制学生教育问题上,杨清认为,学校和家长都有责任。在学校,老师不能一味按自己学生时代的观念来教育学生,应当在思想上与时俱进,了解孩子的需求、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学校也应采用人性化管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还应建立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动向,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

家长在孩子教育中担当着不能替代的角色,家长不能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离开家的孩子更容易犯错,家长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孩子,孩子才可能愿意将自己的事情告诉家长,毕竟,从孩子的口中了解孩子的世界,是家长了解孩子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通道。另外,家长要学会自我反省,从自己身上找出教育孩子方面的缺失和错误。

被动接受的孩子容易出问题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佘瑞琴表示,学校环境跟家庭环境不同,对孩子来说,从家庭到学校的转变需要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家长跟老师的身份不同,在孩子眼里,老师是陌生的,孩子常常会因此而缺乏安全感,甚至会产生恐惧。

有些家庭的家教很严,孩子只能被动接受家长的选择,这样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就被压抑了,很容易因为接受不了而产生心理问题。

作为家长,在将孩子送到学校寄宿前,应该跟孩子沟通,解释寄宿的原因,让孩子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并在精神上支持和鼓励孩子。至于什么时间送孩子到学校寄宿比较合适,要看孩子的性格、自理能力等各个因素,不能强制。

不妨将住校当做成长的磨炼

所有的孩子在进入寄宿制学校之初都会不适应,有的学生在原来的学校是出类拔萃的,但升入初中或高中后,新的班级有更多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这种落差是很多成年人都难以承受的。然而,在寄宿制学校里,这类学生常常被老师忽视,学校和家长应该特别关注这样的孩子,帮助他们走出“低谷”。

对于即将要去住校的孩子,杨清建议: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将住校看做是成长的考验和磨炼;要和老师、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在遇到困难和烦心事时,可以找到倾诉的对象;不要害怕老师,老师作为长辈,能给学生正确的指导;要用一颗包容的心去体谅、理解他人,这样才能被他人理解。

相关链接

本报调查了34位曾住过校的初高中生,他们的班级里,有过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

1.每天到吃饭时间不去吃饭,而是要给父母打电话诉苦。刚住校时,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因为想家和委屈而痛哭一场。

2.在家娇生惯养,睡觉需要人陪。在学校里睡觉,也要抱着室友才能睡着。

3.在学校睡觉要坐着才能睡着,还要将腿盘起,呈僧人打坐状。

4.尽管在学校住校,每天还是必须要见父母一面,跟父母哭诉一番。

5.频繁“生病”,但回到家就“不药而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45952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