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妈妈,主动弥补母亲教育的不足
当前家庭的教育重任主要是由妈妈来承担的,其实这样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只有爸爸和妈妈共同教育,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教育好孩子。
家教案例
乔湘从上幼儿园起就由妈妈接送。她上小学后,每次开家长会都是妈妈参加。老师知道他的爸爸是一位成功人士,经常在报纸杂志上看到他的照片。
这天在课堂上,乔湘不认真听课,而是拿着小刀在爸爸的照片上划来划去,嘴里还嘟囔着什么。老师很奇怪,一问才知道是因为爸爸太忙,没有时间陪她,乔湘很少有机会能看见爸爸,在想爸爸的时候妈妈就拿着爸爸的照片给她看,乔湘这是在生爸爸的气。
由于缺少爸爸的教育,乔湘的性格出现了一些缺陷,比如胆小、喜欢独自生闷气等,这些都是需要爸爸来引导、改善的。
专家解析
我国很早就有“严父慈母”的教育观念,妈妈给孩子的教育是温和的,感性的因素居多;爸爸给孩子的教育是严肃的,理性因素居多。孩子所需要的教育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爸爸和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角度、内容、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而正是这些教育的差异性才使父母从互补的角度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父母角色缺一不可。爸爸明白自己的责任,对孩子有很大的好处。
研究显示,爸爸适当参与照料教育孩子,能给自己和孩子带来更多正面影响,如为人父的喜悦自豪感、被孩子需要的价值感和责任感及孩子带来的幸福感,会使爸爸变得更加成熟自信、激励爸爸进取和成功,和孩子一起游戏会使爸爸变得年轻、变得更富有爱心等。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爸爸要和妈妈的教育配合默契,应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妻子,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声斥责妻子。
建议一 经常主动和孩子接触
爸爸比妈妈更理解孩子,对孩子的培养目标更明确、更实际,对孩子的要求更严格,方法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爸爸对孩子的数理逻辑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爸爸经常主动接触的孩子,数学成绩较好。
此外,爸爸还对孩子的智力、体格、情感、性格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爸爸主动和孩子接触,把自己的爱、关心、照顾、情绪传递给孩子,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有独特的作用。所以,爸爸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认真履行爸爸的责任,经常主动与孩子接触。
建议二 保持和谐的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和谐,家庭氛围才会更加温馨,对孩子的教育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很多孩子都存在这样的心理:爸爸妈妈关系和谐,对我好,是因为自己好;爸爸妈妈关系恶劣,对我不好,是因为自己不好。
如果父母经常争吵和互相指责,就会破坏孩子对父母之间真诚情感的体验,破坏安全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孩子感到恐惧与烦恼,这样不利于孩子智力和情感的发展。
建议三 和妈妈的教育态度要一致
在许多家庭中,由于夫妻双方经历、价值观、知识水平不同,对孩子成长规律的理解也互不相同,因而会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产生分歧。爸爸妈妈的教养态度不一致,往往会使得孩子无所适从,使孩子成为人格失调的两面人。父母一个严,一个宽,往往是导致家庭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
李晶今年已经6岁了,可是在家吃饭时,不仅要妈妈喂,还要边吃边看电视。妈妈觉得李晶的要求很不合理,不能娇惯,坚决不同意,要求她坐着自己吃饭,吃完饭再看电视。李晶哭闹,爸爸嫌烦嫌吵,对着妈妈就喊:“她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只要把饭吃完不就行了吗?”可妈妈的声音更高:“那怎么行,做什么事情都得有规矩,吃饭也要有规矩。”
于是爸爸妈妈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起来,李晶在一边不知如何是好。
父母间的争吵,尤其是彼此否定对方,不仅会使孩子对父母感到失望,还会破坏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降低父母的威信。夫妻双方都有一种维护自己尊严和权威的心理需要,所以孩子在场时要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即使对方的教育方式不当,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指出,而要在事后寻找合适的机会为对方指出。
建议四 经常与妈妈探讨如何教育孩子
教育和培养孩子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和义务,父母中任何一方一手包办都不合适,只有夫妻双方经过协商取得一致才能防止教育出现偏差,收到有益于孩子发展的最佳教育效果。爸爸要多和妈妈沟通,抽出时间和妈妈探讨教育孩子的问题,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夫妻可以各自说出自己的意见,无法认可对方的行为时,要商讨出双方可以共同接受的科学的教育方式。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教育出好孩子。
建议五 抽出时间教育孩子
爸爸教育孩子相比妈妈而言有更大的优势,爸爸能将阳刚、坚强、勇敢等优异的男性品质灌输给孩子。所以爸爸要适当放弃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教育孩子,配合妈妈,主动弥补母亲教育的不足。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46739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