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第一次听到宝宝叫“爸爸妈妈”的感觉吗?那稚嫩的叫声,一定让初为父母的你心花怒放。这第一声“爸爸妈妈”,意味着宝宝开始步入语言敏感期,也让我们陷入思考:如何陪伴宝贝度过这段牙牙学语的时光?一起来探索语言敏感期的小秘密吧!
当你为宝宝每天的语言进步而感到欣喜的时候,你是否知道,他到底是怎么学会的呢?他到底有着怎样惊人的语言能力?
语言准备阶段:宝宝非同寻常的语音辨别力
当宝宝还在妈妈怀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学习语言了。有研究发现,宝宝出生后没多久,就能辨别不同的声音,尤其喜欢妈妈的声音。除了对说话人的声音敏感之外,宝宝还具有成人所不及的对细微的语音差别的敏感性。比如说大约4个月的宝宝能分辨不同国家的语音,而这对于成人来说是很困难的。所以,别以为刚出生的宝宝听不懂你在说什么,其实他对语言的辨识能力比大人都厉害。母亲温柔的话语声和及时的回应,能很好地安抚宝宝的情绪,也能帮助宝宝慢慢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帮助宝宝为语言发展做好准备。
大约4个月之后,宝宝进入了咿呀发声的阶段。一开始他发出咿咿呀呀的无意义音节,像让你欣喜若狂的“papa”、“mama”或许都是宝宝的无心之作。之后,宝宝发出的声音才开始有一定的含义。这时候,妈妈也会情不自禁地和宝宝开始一场“无意义”的对话??事实上,这样的对话格外有意义。这些“对话游戏”能很好地开启宝宝的语言爆发力。
语言爆发阶段:宝宝厚积薄发的词汇爆发力
除了最初的“爸爸妈妈”,你有没有留意过宝宝最早会说的是哪些词?无论如何,宝宝在不经意间蹦出的那些词语恐怕都会让我们惊喜一把。大约在1周岁左右,宝宝能说出第一批词语了。从“爸爸妈妈”到“球”、“汽车”等心爱的玩具,或者“不要”、“抱抱”等配合动作的用词。
除了会说些简单的词语,宝宝能理解的词语远远多于他会说的词。研究表明,在语言发展中理解先于表达,即宝宝听话、懂话比说话要早得多。比如当大人说到某个词时,宝宝就会看向对应的物体,表明他知道你在说什么了。更为神奇的是,宝宝能“推测”出词的意思。比如当宝宝面前有他熟悉的物体,“汽车”、“球”,还有一个新的宝宝没见过的玩具。然后当妈妈说“音乐盒在哪里”时,宝宝十有八九能知道那新玩具叫做“音乐盒”。
也许正是这种词汇的理解和推测能力,让宝宝在1岁半之后进入了神奇的“词汇爆发期”。这时候,宝宝能理解的词语和句子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会蹦出新词句来。2岁以后,宝宝会说自己创造的三四个词的“电报语”和短句。到三四岁的时候,宝宝已经能很好地理解大人的说话意思,他甚至可以跟你讨价还价,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要求了。
宝宝说话晚怎么办?
常常有妈妈说,自家宝宝不太会说话,看到不少同龄的宝宝“能说会道”,特别着急。
1岁半到2岁的时候是词汇爆发期,宝宝在此阶段的话明显多了起来。不过,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语言发展轨迹,个体差异很明显,说话晚的宝宝也是有的,不必过于焦虑。家长也要注意分辨,宝宝能不能理解并执行你的指令?如果可以,表明宝宝对话语的理解没有问题,可能只是缺少表达的训练和机会。另外,生活在多种方言或外语环境中的宝宝可能比单一语言环境中的宝宝说话晚。无论如何,家长要多和宝宝说说话,多给他说话的机会,切忌消极的心理暗示。最后,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做必要的筛查,排除听力、发音器官等生理原因以及语言发展障碍和自闭症的可能性。
要不要让宝宝学外语?
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宝宝在小时候就开始学外语,低龄化的英语培训学校也是鳞次栉比。“不能让宝宝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让家长们倍感压力,到底要不要给宝宝学英语,什么时候开始学比较好?
有研究发现,双语学习对于宝宝的认知能力发展有很好的作用。不过这样的研究结果并不足以说明可以毫无顾忌地让宝宝学外语。双语宝宝一般都在自然的双语环境中习得两种语言的,在什么条件下学外语比学不学外语更为重要,如果不能给宝宝提供自然的双语学习环境,那么外语学习不仅不能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宝宝母语的学习。所以,最好是先学好母语,然后再学习外语。
为宝宝提供相对稳定和自然的语言环境
现在的宝宝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环境中,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轮番照料,也有高科技的电子产品陪伴着长大,不过这样的环境却给宝宝的语言发展带来挑战。长辈们的方言,再加上普通话甚至外语,显然增加了语言学习的难度。尽管宝宝有着神奇的语言学习能力,但多语言的环境还是会带来不小的压力,造成“说话晚”的现象。
另外,有时候家长为了省时省力,常将教宝宝说话的任务交给了iPad或是电视机。诚然,动画片或是“汤姆猫”确实很受宝宝喜欢,但是这些对于宝宝的语言发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却存在着争议。不敢说这对于宝宝的语言发展没有一丝作用,但这样的学习方式是远不及家长自己坐下来陪宝宝聊天的效果好。因为宝宝在学习语言的时候,来自成人的回应和互动是非常重要的,语言交流不仅仅是说话,还有很多肢体的,甚至情感的交流,这些都不是“汤姆猫”可以提供的。
及时回应宝宝,多和宝宝说话
有没有和宝宝玩过“对话”游戏?宝宝咿咿呀呀着,还兴奋地挥着小手,而你则耐心地听他说,或跟他讲话,他会用兴高采烈的表情回应。处于语言准备期的宝宝非常喜欢这样的“对话”,尽管事实上他并不清楚你在说什么,而你也不知道宝宝咿咿呀呀的意思,但这并不妨碍你们之间的亲子交流。对于宝宝来说,这是很好的语言学习机会。请多些耐心陪着宝宝“说说话”。
除了“对话”游戏之外,宝宝还很喜欢一个“联合注意”的游戏。比如,当宝宝看着一个物体时,大人也可以跟着宝宝的注意一起看,或者是大人指着一个物体,让宝宝注意到,然后告诉宝宝这是什么。四五个月的宝宝就可以玩这样的游戏了,研究者把这个称为“联合注意活动”,他们发现经常参加联合注意活动的宝宝学说话比较早,词汇发展更快。在引导和回应宝宝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宝宝比较喜欢的“儿向语言”,语速要慢,尽量把每个字都说清楚,语言简洁,用词规范,语调有起伏。在生活中随时利用一切机会和宝宝多说话,给宝宝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
延迟满足宝宝,给他表达的机会
有些家长对宝宝的回应确实很及时,比如宝宝想要喝水时,只要看上一眼,家长就会把水杯送到他嘴边。宝宝不需要说话就能满足,当然是懒得张口了。这样的回应方式会损害宝宝说话的积极性。这时候,你要学会忍耐,引导宝宝用清晰的话语、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愿。也许宝宝还不能一下子准确地说清楚,也许你已经知道宝宝的意思,这时候也要请让他说完,千万不要剥夺宝宝说话的机会。再大一点的宝宝,则可以鼓励宝宝看图说话,或者讲故事,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宝宝的想象力,鼓励宝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另外,可以多带宝宝走出家门,多参观不同的场所,多和同伴交流和游戏,这既是宝宝学习语言表达意愿的过程,也是学习人际交流的机会呢!文|王钰燕(浙江大学发展心理学硕士)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48706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