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健康成长,家长需坚持什么?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家长绝不要帮忙,否则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自卑和无能;不清楚孩子能不能做到,也应该让他先试一试,家长不要急于插手,不要因为舍不得、心疼孩子,就企图抱着他们跳过前进路上的一切障碍,拽着他们闪躲沿途的各种磨砺。要知道,那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舍得摔打、磨砺孩子,促使孩子自立。
现在的家长,除了学习,什么也舍不得让孩子去做,连体育锻炼也觉得是种多余和苦累,于是,孩子四体不勤,缺乏运动,怪事也就自然而然出现: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庭生活富裕了,孩子的身体素质反而下降了。这种孩子我见过不少,因为小时候缺乏自立精神和自立锻炼,长大以后,想当白领,学历不够;去做蓝领,干活又没有体力,还怕苦,于是只好赖在家里继续“吃”家长。所以,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决不可以犯糊涂,花大把的钱把孩子培养成“手捧高学历的身体废人”或“没有高学历的身体废人”。
第二,孩子做了错事,一定要他自己负责。
孩子会做错事,这很正常;但是,孩子的错误要家长来负责、来买单就有问题。不管是什么错误,最好要孩子自己负责任。孩子犯了错误,家长若替孩子受过,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软弱、自卑和不负责任。很多不懂事、不讲道理、没规矩的孩子就是因为自己不承担犯错的责任,所以养成了放心胡闹的习惯。家长更不可以在孩子打人、给人造成伤害的情况下简单地花钱消灾,否则就是在把孩子变成一个“小暴徒”。孩子给人造成了人身伤害,即使他自己当时掏不出赔偿的钱,父母暂时为他买了单,也要孩子深刻地吸取教训,保证以后不能再犯类似的错误,并需要孩子接受一些具体的惩罚,一点一点地弥补这次犯错造成的损失。
第三,邀请孩子分担家务,并长期坚持。
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最好不要简单地命令孩子分担家务,要邀请,而且要不断邀请,用充满快乐和期待的语气,让孩子明白这是件乐事,是件大事,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很值得孩子去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劳动不分高低贵贱,人也不分高低贵贱,这是孩子做人的根本。孩子连这都不懂,还能学什么?
体力劳动能培养人的良好性格,而良好的性格是学习好的必不可少的心理基础。家长为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应尽量少用小时工,甚至辞掉保姆。否则,你迟早会发现,社会上又多了一个废人。家长邀请孩子分担家务,或者在假期鼓励孩子打点零工,目的不是为了节约钱,更不是为了挣点小钱,而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锻炼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孩子长大成人的根本。
采访感言
“富裕时代怎么教子”是一个非常棘手难办的问题。按道理,我们应该坚持原则,不能随意满足孩子的要求,不应该带孩子到那些高消费的地方去。孩子每天生活在校园、家庭两点一线是最安全、最让人放心的了。但是,即使这样,孩子间还是少不了攀比:大到房子、车子,小到零食、玩具、文具,孩子间总有那么多可比的。学校的院墙连小商小贩的叫卖声都难以隔住,就更别说社会上那滚滚物流声了。
孩子间的攀比有个特点,那就是眼睛只盯着自己没有的,而对自己已有的,孩子们总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这更加助长了他们之间的攀比风。这攀比之风一旦形成,家长们可就遭殃了:孩子天天向您唠叨着什么新玩意儿又出来了,别人家又买什么、换什么了……孩子层出不穷的要求像大山一样压得家长喘不过气来。
孩子在家说两句、闹两声还无伤大雅,最难堪的是,孩子们在一起玩,别人不喝白开水,只喝饮料;别人不玩简单廉价的玩具,只玩那些高档电动玩具……每到这种时候,您是满足孩子喝饮料、玩高档电动玩具的欲望呢?还是在同伴面前驳孩子的面子,而只给孩子白开水和那些简单廉价的玩具呢?
在社会风气、群体意识面前,我们的教育原则总是显得那么不堪一击。很多家长,迫于周边环境的压力,纷纷放弃原则随大流——别人玩啥,咱也玩啥;别人买啥,咱也买啥。总之,就是别让孩子在同伴面前难堪、被人瞧不起。只有那些意志特别坚定的人,才敢顶住环境的压力,只满足孩子基本的生活需求,别的一概不予考虑。
在这思想观念多元化的时代,甚至还有人认为:孩子早一点接触上流人士的生活,会早一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使他们及早步入正轨。他们的理由是,如今的很多成功人士,他们之所以能成功,就因为小时候见了什么场面,受了什么刺激,从小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所以,后来才美梦成真,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到底是让孩子过简单、平淡的生活对成长有利?还是让孩子过富足、优越的生活对成长有利?这是非常不好回答的问题。财富对有的人是陷阱,是麻醉剂;而对有的人却是成功的阶梯、向前发展的助推器。财富本身没有错,如果财富都用在了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服务,为孩子的求学深造服务,财富在孩子身上化成了健康的体魄、优雅的气质、渊博的学识、蓬勃的创新力,那这财富就得其所哉,用得是地方;如果财富都用在了比阔斗富、虚荣奢靡、纸醉金迷的生活上,财富在孩子身上化成了流气、匪气、公子哥儿气、飞扬跋扈气,那这财富就成了魔鬼、害人精、十恶不赦的东西。
由此看来,虽说财富是个好东西,但是用在孩子身上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慎之又慎。千万不要像王晓春老师所说的那样:用厚墩墩的票子把好端端的孩子活生生地给“烧”坏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49496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