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家里时不时就会出现怒气冲冲的场景,我也为此感到愧疚。是不是只有我这样?
答:2~5岁的小孩本身就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再加上现在的家长要求孩子“什么都要做”,而且“什么都要做好”,巨大的压力容易让人感到愤怒和沮丧。沟通是解决愤怒根源问题的关键。
警告:当感觉自己快要失控的时候,发出警告。
卡罗琳记得自己有一次对儿子说:“我警告你!妈妈的耐心快用完了。只剩下一丁点儿了,就豆大的一点儿。”于是儿子停下来,给了卡罗琳一个大大的拥抱,笑着说:“现在还有多少呢?有葡萄柚大吗?”卡罗琳承认了孩子的话,而且忍不住笑了起来,气氛在一瞬间就变得融洽多了。
谈谈你的感受:用以“我”开头的句子表达,而且不能使用攻击性的言语。
一对双胞胎宝贝的妈妈贝基在孩子吵架时会说:“当我听到你们在说骂人的话时,我真是气极了!”而不会说:“你这个坏孩子!怎么把妹妹弄哭了?就不能好好玩儿?”
控制:在解决处于愤怒中的孩子的问题时,应尽量控制自己,不要马上给出建议。只要专注地倾听孩子,认同他的情感就够了。这样做孩子会感到被理解,也更容易冷静下来。之后再和他私下里谈谈,孩子会更容易敞开心扉,并在你的帮助下找到解决的方法,类似的情况就不会再发生了。
曼迪5岁的儿子大哭着冲进厨房。“妈妈!我洗澡的时候,艾丽砸坏了我的小卡车!”妈妈停下手里的活儿,把手轻轻地放在儿子的肩上,看着他的眼睛说:“哇,听起来你很生气。”贾森说:“是的!我讨厌她!”“我猜这时候你一定不想再和妹妹住在一个房间里。”贾森点点头,开始平静下来。妈妈接着说:“艾丽这么做,我也很难过。等睡觉的时候我们再来谈这件事吧,好吗?好了,小宝贝,喝杯果汁吧。”
关注当下:不要因为想说服孩子就把陈年往事拿出来晒。
盖尔4岁的儿子没拿书包就从幼儿园的班车上下来,这已经是一周里第4次忘带东西了。她忍不住想要爆发:“怎么这么不长记性?上周是外套,这次是书包!”但是她忍住了。盖尔轻声叹了口气,说:“我怎么才能让你明天记得拿书包呢?”
避免体罚和威胁:我们想让孩子做到的事,自己就应该先做到。发怒的时候要“用言语而不是拳头”解决问题。因为人在生气的时候是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所以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儿。
找出可行的方法来宣泄愤怒,既为孩子,也为我们自己。
伊薇特是个聪明的妈妈,她总是能找到让自己冷静下来的方法,从而避免大喊大叫。每当感到自己快要爆发时,她就会走到另一个房间里,用尽力气,看到什么就喊什么??“面包机!”“浴缸!”“床罩!”
在一次家庭会议上,通过孩子们的帮助,埃塞尔和索尔制订了以下清单:“生气的时候,你可以做下面的事情:用锤子敲游戏工作台;捶打枕头;朝墙上扔球;回自己的屋子,让门开着,然后大吼;一边尖叫一边蹦跳;用笔在纸上扎洞;用画画表达愤怒情绪。”
要知道,在气头上即使是最有说服力的说教也无济于事,不如把讨论留在事后。训导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孩子与父母在就寝前最容易沟通,关灯后的黑暗可以带来一些安全感。
改变以往的回应方式:试试幽默。小孩子通常会被周围其他人的笑声感染而忘了之前的不愉快。
米克和儿子争执着,突然他发现这个小不点儿因为生气将小脸儿扭成一团,很有意思。这使米克想起儿子最喜欢的一部电影,于是他伸出手指,在儿子的下巴上挠挠,说:“扑哧扑哧,就像大象妈妈用鼻子卷起小笨蛋!”儿子忍不住笑了起来,父子俩重归于好。结果没过多久,小家伙就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去哄生气的老爸。
使用非言语的提示:当你不确定自己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时,用图画、图形或便条来传达你想要说的。
布拉德是个爱好运动的爸爸,他发明了一套独特的“伙计间的语言”来处理与儿子的问题。例如,当孩子们磨磨蹭蹭时,他会用篮球中的动作暗示他们快点儿。
远离让你生气的事物:无计可施的父母通常会选择一走了之。如果孩子小,那么在你离开房间后就会发现,小不点儿正在后面跟着你呢。有些家长还真需要走出家门,让自己冷静下来。(但要注意,离开家的时候要确保家中有成年人看守。)这期间,你要告诉孩子自己为什么离开,还要告诉他自己还会回来。
有一天,巴布实在是受不了了,于是告诉孩子:“妈咪受够啦!我不能再听你没完没了地哭闹了。我要回到房间去,等闹钟响了再回来。”(你只需离开一两分钟,就可以神奇地解决这个问题。)
你并不是唯一一个需要在浴室里待上一两分钟以寻求宁静的家长。所以,不必因此而内疚。
与配偶制订计划或者通关密语,可以在一方无计可施的时候,另一方根据提示接手处理问题。
每当玛丽喊“蓝色密码”的时候,她的丈夫就知道应该立刻出马了。
在适当的时候,对孩子说声“对不起”。
最初的时候,卡罗琳担心给孩子道歉会影响自己的权威,但是现在她明白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犯错”是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因此意识到应该为自己犯的错误负责并进行弥补。有时,卡罗琳甚至让孩子们听到她为自己祈祷更多的耐心!
找到自己的底线并坚持下去:重点关注一些家规,并时不时地让孩子们知道这些规矩没有商量的余地。一旦每个人都知道你是来真的,就不会死乞白赖地求你,把你推向崩溃的边缘了。因此,我们要建立一个固定的处理模式并坚持下去。
你会发现有些事情(比如打扫、哄孩子睡觉、给孩子洗头等)做起来真是难上加难,令人沮丧。不过你要知道,天底下还有无数像你这样的家长。微笑着接受吧,记住,一切都会过去的。洗个舒服的热水澡,或者听听你喜欢的音乐,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恢复元气。
这是一个周日,凯特告诉孩子们要在9点之前洗漱完毕并上床,等待睡前的故事。3个晚上过去了,当孩子们磨磨蹭蹭不遵守约定的时候,凯特就真的不给她们讲睡前故事。这下,孩子们终于意识到这次妈妈是动真格的了。所以周四晚上,当凯特说“还有10分钟9点”的时候,她欣喜地发现宝贝们马上冲进了卫生间。
不放过每一个错误,但要采取平静而坚定的态度。平静的原因是防止你自己的坏情绪影响到孩子,导致双方大动干戈。
简要记录下能够激起你和孩子怒火的原因。了解事物的根源能让你更好地处理孩子的问题。
在工作了漫长的一天之后,布赖恩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但他又要面临新的挑战:孩子们总是大喊大叫,而且4岁的戴维总想马上占据爸爸所有的注意力??他的办法是踩在布赖恩的鞋上!这时,妻子的喊声从另一个屋子传来,要他去修坏了的电器。为了能够应付这一切又不发脾气,布赖恩必须在到家之前就找到让他“迅速充电”的方法??把车停在几个街区外待上几分钟,或是在家和办公室之间的某个地方散一会儿步。
与宠物和玩具玩耍可以让小孩敞开心扉。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讲道理会使一切变得容易。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由家长、孩子或者双方共同进入某种情景,教给孩子一个道理或是一种技能;通过沟通各自的感受和对事物的看法来解决问题;或者未雨绸缪,模拟将来会遇到的问题情境去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法。下面的技巧可供参考。
角色互换可以让孩子从中领悟一些道理,要是你能再幽默一点儿就锦上添花了。对话可以是这样的??妈妈(扮演孩子):“妈咪,我不喜欢你今天做的饭,所以我把它给狗吃啦!”孩子(扮演妈妈,摇着手指):“哦,这可不好。”妈妈:“碗里都是些面条碎渣,不过小狗把面条差不多都舔完了。”孩子:“你在浪费食物,那可是用钱买来的。”妈妈:“对不起,妈咪。如果下次我不喜欢吃就告诉你,好吗?我现在能抱抱你吗?”
提出“如果……怎么办”这样的问题会让你更了解孩子的感受。抽出一点时间吧,和孩子模拟不同的情境。“如果你在奶奶家过夜,可是在睡觉前突然很害怕,怎么办?”“我可以带着爸爸的手电筒,放在旁边。”“好点子。还有,如果你在奶奶家的时候想我们了,怎么办呢?”“我可以给你们打电话。”“对,这是个方法。可要是我们不在家怎么办?”“我会告诉奶奶我有点儿孤单。”“亲爱的,这是对的!我敢打赌奶奶会给你个大大的拥抱,还有一杯热巧克力!”
你们可以玩玩“好孩子”与“坏孩子”的游戏。用你和孩子一起设计的动物布偶做道具,这个游戏可以在睡前进行。孩子拿着代表“坏孩子”的布偶,低声地对它讲自己做过的坏事:“我对妹妹太不好了。那天我叫她傻瓜,还因为她烦我就把她给推了出去。”“我知道了,”爸爸说,“那么,好孩子会怎么做呢?”孩子(拿起另一个布偶)柔声说:“卡拉,我要玩赛车了,你把这两个小汽车拿回你的房间玩儿,好吗?”(如果孩子不知道“好孩子”要怎么做,你也可以给他支支招。)
用宠物、洋娃娃或者孩子最喜欢的布偶讲故事,设定未来的情境。爸爸拿着泰迪熊,假装那是自己,对儿子说:“嘿,我敢打赌,我知道你不去表兄生日派对的原因??你喜欢蛋糕、冰激凌还有做游戏,但你害怕自己不认识其他的小朋友。可是爸爸保证会让你坐在表哥旁边,梅格姨妈还会把你介绍给大家。而爸爸会一直待在屋子里,一直到你想回家的时候。这样行吗?”(这时,用宠物的爪子去搔搔儿子的肚子。)
召开家庭会议,探讨引起麻烦的问题,用大家的力量找到解决的办法。
安抚孩子的身体,进而安抚他的情绪。
家里又是乌烟瘴气,玩具扔得哪儿都是。但是,聪明的爸爸迈克尔找到了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而且非常有效。有时候,他只是召集大家:“孩子们,快过来,我这儿有超级好吃的零食哦!”或者让孩子们躺倒在他的大床上,然后轮流给小宝贝们按摩。
黛安娜是个很敏锐的母亲。每当气氛紧张的时候,她就会用下面三个问题中的一个来做调解:“谁愿意和我一起坐摇椅啊?”“有谁想和我一起听轻音乐吗?”“有没有准备好洗一个暖融融的泡泡浴呢?”
平静的时候,写下几种可以应付愤怒情境的方法,然后牢记以便下次用到。
通常孩子在一开始面对你设定的原则底线的时候,都会置若罔闻,但是你要保持冷静。知道这种情况是常态,会令你更好地坚持自己的底线。
对卡罗琳来说,这是糟糕的一天。大儿子总是找麻烦,死活不愿意从庭院回房间和姥姥吃晚饭。最后,他竟然把从别的孩子那儿学来的一套搬了出来??“你又不是我的老板!”卡罗琳只感到血往脸上涌。这时姥姥想起当年卡罗琳的一个小故事。在卡罗琳4岁的时候,有一次父母出门,让奶奶来照顾孩子。等妈妈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但是卡罗琳坚决不上床睡觉,还和奶奶嚷嚷:“你又不是我妈妈!你不要管我!”
坚信你即使不插手,孩子的愤怒情绪也会找到出口。南希?萨玛林是育儿方面的专家。她说:“什么都不说的好处就是你永远都不需要收回那些话。”
外出度假的时候,卡罗琳5岁的孩子总是为没有去他喜欢的餐馆吃饭而生气。每到这时,卡罗琳的第一反应就是:“爱去不去,反正等会儿饿的是你。作为一家人,每个人都有权力轮流选择去哪儿吃饭,你怎么这么自私呢?”长此以往,连卡罗琳自己都厌烦了。于是在有了几次不愉快的经历之后,她决定不搭理儿子了。这样反倒没事了,肖恩还总是第一个点东西!
你也有过那样的时刻吧!小时候你和妈妈大吵:“要是我以后有孩子,绝对不会像你现在这样!”其实,我们大家都如此。
要知道,我们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如果孩子生气,你也生气,那么要不了多久,你们之间就会有一场风暴。
想想我们自己的童年经历,看看那些经历如何影响了我们在育儿过程中的期望与挫折感。然后尝试从中领悟一些道理,从而获得启迪。
本发现自己在教5岁的孩子学溜冰时总是先失去耐心。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像极了父亲。本小的时候,父亲也总是这样不耐烦。于是本决定以后在快要失控的时候,就让妻子接替自己照看孩子。
腾出点时间做些让自己高兴的事儿作为补偿??洗一个热水澡、每周做一次按摩或是外出走走。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要心怀愧疚;相反,它们能够使你避免发火。越是身心愉悦,就越能更好地处理教育孩子的问题,也越不容易被日常琐事惹怒。
换一种角度看待愤怒情绪。把它作为一个让你重新考虑当下情境的机会,从而选择最恰当的方式处理问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50544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