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你知道哪些被一些妈妈信奉为育儿“圣经”的海外育儿经验,也有不靠谱的么?小编要提醒各位妈妈,国外的育儿经验不是都适合中国宝宝,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因人而异。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各位上进的妈妈举着好学的旗号,四处讨教育儿经,对国外的育儿经验更是奉为“圣经”。妈妈们乐此不疲,可郁闷坏了孩子们,不信?瞧瞧。
俗话说:“不抱不哭的孩子。”但是最近,国外的育儿经验告诉我们:“想要孩子不哭,永远不抱哭的孩子。” 孩子一哭就放下来,不哭才抱起来。这样一来,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时候才有得抱。有的家长开始尝试这样的做法,放下爱哭的孩子开始训练,看着时钟,等10分钟再抱。
小编提醒:小心培养出不哭但是情绪压抑的孩子
比起获得你想要的结果,以下两种结果概率更大:一个是宝宝“不吃这套”,家长最终放弃此次治疗!恭喜你,你算幸运的。更可怕的结果是你成功培养出了“不爱哭”,但同时也学会“压抑自己情绪”偶尔“情绪爆发”的熊孩子。
“妈妈抱抱我吧!”这是宝宝最经常的合理请求。在两岁以前,孩子是没有我的概念的,在他看来世界是和他一体,心想事成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通过延迟满足,可以帮助孩子意识到世界并非如他所想,但是不合适的方法会带给孩子和妈妈、和世界强烈的撕裂感,而非和平分离。会导致孩子和妈妈的依恋关系出现问题,熊孩子就这样诞生了。
【这么做】孩子不同哭泣时期对比
宝贝哭了,读懂“婴语”,查看是否是生理需求:
●低声调,有节奏,而且重复着一定的模式——先短促地哭一声,停顿一下再短促地哭,再停顿。宝宝饿了,赶紧喂奶。
●宝宝如果啼哭强度较轻,哭时大多没有眼泪,而且是在睡醒时或吃奶后啼哭,两腿蹬被,可能是小屁屁不舒服了。宝宝尿了换尿布。
●哭声比较低沉,有节奏,哭时肢体少动,小手发凉,嘴唇发紫。宝宝冷了,该添被子了。
●哭声很强烈,像花腔一样带着颤抖和跳跃,一阵阵,一声声不耐烦地嚎叫。同时还有揉眼睛的小动作,宝宝困了摇篮曲呈上来。
如果这些都不是,排除了这些生理需求的问题,请这样做:
0~6个月
●试着给他一个足够安静的环境,或者尝试一个比较暗的房间。
●让孩子听到在妈妈肚子里熟悉的声音,比如怀孕时常放的音乐。
●通过捉迷藏,捂住他的眼睛再放开等,有意识让他明白,妈妈离开后还会再回来。比如让他看见妈妈进入另一个房间,过一会还会再回来。
6~12个月
●妈妈不抱孩子,但是也靠近孩子,比如躺在孩子身边,让他能够听到在妈妈肚子里时熟悉的声音。
●不一定完全拒绝拥抱,逐一满足孩子。先慢慢靠近他,然后进行肢体接触,之后抱起。
●开始教孩子一些手势,让他不用哭就能清晰表达自己的需要。半年后,应该就能见到效果。
12~24个月
●这个时候是个教会孩子沟通的机会。
●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强调“说话”。家长要做出表率,平时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告诉孩子,“我今天胃疼,所以我不开心。”这种方式,可以教会孩子在需要时,说出自己的想法。
1234下一页阅读全文
前不久在微信疯传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儿媳苏珊让中国婆婆完全领教了中外育儿是有多么不同。一个任性不吃饭的孩子生生被亲妈饿着,还故意做孩子爱吃的饭菜就是不让他吃,让他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代价。结果是:成功了!孩子自己养成了按时吃饭的习惯。
小编提醒:想培养暴力的孩子就这么做吧!
相信所有的家长真正纠结的并不是孩子是否吃饭这个事情,一两顿没吃对孩子而言也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可能在于孩子接收到家长这种行为背后的信息:以后有人违背我的意愿的时候,我可以用什么方法去应对。是不加理会?还是强人所难?是严格命令?还是情感沟通?抑或某种不易被人觉察的方式去引导?而同样是不加理会地饿着孩子,态度却有各种形式,有温和的,有坚定的,有强硬的……这并不是简单地选择国外的这种育儿理念就可以的。
【这么做】 分气质搞定孩子
宝宝气质测试:根据宝宝情况,请用从不(0分)、偶尔(1分)、不确定(2分)、经常(3分)、总是(4分),计算出总分,低于10分请感恩,高于20分请注意!
●孩子情绪不稳,爱哭、常常烦躁、不易安抚;
●睡眠、饮食、大小便等很难形成规律;
●好动、倔强、情绪反应强烈,较难适应新环境的变化;
●好奇心弱,对新鲜事物不容易产生兴趣;
●独立性弱,永远需要别人的陪伴;
●缺乏耐心,对事物鲜有持续的关注;
●宝宝对新刺激的最初反应往往是躲避,遇见陌生人往往哭闹和躲避。
(20~28分)难养型熊孩子 占10%~15%让孩子释放能量
孩子难养并不代表是坏孩子,只是天性不一样。难养型气质的小儿最怕的就是母亲的焦虑、粗暴和烦躁。遇到难养型气质的孩子,家长可以有意识让孩子充分释放自己的能力,家长要避免拿自己的孩子跟周围的孩子比,不要给孩子提不切实际的要求,制订太多的条条框框。而应从孩子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孩子的需要制定更为个性化的喂养计划。例如,要在孩子拒绝喂哺时立即停止进食,少量多次喂哺。
(9~19分)中间型孩子 占50%~70%“温和而坚定”
对于这样的孩子,“温和而坚定”的最为有效。在言语、表情、动作上都可以温和一些,询问孩子自己的想法,他为什么不愿意吃饭,而非暴力威胁的方式。不管妈妈是选择要求孩子继续吃还是直接饿着,都请用坚定的态度,不被动摇。
(0~8分)易养型乖宝宝 占30%~35%允许,是送给易养型孩子最好的礼物
即便是易养型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情绪,在他不愿意吃饭的时候,建议妈妈采用询问态度,了解孩子不吃饭的原因。不将自己和孩子对立起来,而是给他更多的空间,成为他的支持者。
1234下一页阅读全文
美国一项心理学调查发现:在孩子成长期,父母给予的肯定要达到5000次以上,才可能使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如果把5000次夸奖进行分解,把60%的夸奖集中在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生头5年里,意味着我们每天要对学龄前儿童夸奖3次。于是,中国妈妈开启了激光枪式的鼓励。尤其是那些儿童时期被中国式管教束缚的孩子,完全摒弃指责管教和约束,美其名曰“美国的鼓励式教育”。
小编提醒:危险!学到了方式没学到精髓
从中国式挫折教育到现在的鼓励教育,我们学到了方式,却没学到精髓。鼓励教育并不代表完全没有批评和规范,而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但是并不代表没有约束,国外提倡鼓励教育,很大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本身有宗教制约,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很多80后家长对管教过多的父母“怀恨在心”,立志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因此屏蔽所有的管教,带来的可能是孩子的散漫和骄纵。
【这么做】这些方法很科学
●不将东西对立起来。菲律宾的首富就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了中国上学,他认为东方的教育有太多值得传承的地方。国内外教育方法即便各种不同,但都是殊途同归——培养一个健全的,有幸福能力的孩子。上一辈的过多管教产生了问题,但并不代表管教行为可以被全盘否定。
●认真研读《教育心理学》。国外的很多育儿经也只是个人经验,适用性不够。《教育心理学》将一个人从出生、成长、死亡的整个过程的心理特点都有概述,提供一个全面了解一个人的机会。
●喂孩子,汤勺里的东西不要太多。能吸取国外育儿经验,说明是个用心上进的家长。但是,再好的东西,再适合的东西都不能分量太大。所谓可以用心但是不要太用力,允许孩子自己成长。
1234下一页阅读全文
看了上面这些,不是说国外的育儿经验都不适合中国宝宝,小编列举些国外靠谱的育儿经吧:
法国 “袋鼠式”育婴方式
法国儿科专家提倡一种“袋鼠式”的育婴方式,即,“皮肤贴皮肤”的方式。用这种方法培育起来的孩子比在暖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要更健康,更安静。 “袋鼠式”方式可以让父母感到自己能为孩子做一些事情,更好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美国 持续给孩子朗读培养倾听能力
美国曾经有一项调查,看看学生的优秀程度与什么相关。调查发现,优秀与家庭经济情况无关,与父母的学历无关,反而“父母给孩子读书,孩子在一旁有没有认真听”与优秀成正相关性。这里所说的朗读,不是指光读故事,而是说父母在读,孩子在一旁听,而且不能打断,即使听不懂也要听。朗读不只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内容,最重要的是孩子从小养成了倾听的习惯。这种不能打断的倾听,让孩子在遇到不理解的时候,继续思考,而不是立即提问。这种习惯性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帮助他更好地用自己的方式应对这个世界。
德国 父母故意犯错
很多人好奇德国孩子的严谨是否跟整个环境有关系,但是有个方法也值得中国妈妈学习——父母故意做一些违反常规的小事,让孩子来纠正。比如对于平时爱拖延的孩子,在孩子认为重要的场合,故意迟到一次。
1234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52141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