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妈妈晓笑家有3岁半小帅哥一枚,可当妈的每次面对别人的称赞都会这样说:“别看他长得可爱,真是调皮得要命。只要我在家,基本上就是在对他的大呼小叫中度过的,管不住啊!”而儿子对晓笑的评价也是一个字——凶。“前段时间在豆瓣上看到一本书,叫《如何打孩子》。”晓笑说,“书的内容我倒还没来得及仔细研究,可我发现关注这本书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妈妈!难道现在的家庭中,唱白脸的都是妈妈吗?”
晓笑的疑问带出了我们今天的话题——随着80后们为人父母,随着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随着妈妈们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传统的“严父慈母”似乎已转变成“严母慈父”。
我是个“凶狠”的妈妈 家里只有我会打孩子
人物:Christ 角色:母亲 特点:咆哮妈妈、炸弹妈妈,总之各种“凶狠”
“有时候面对家里这个吵闹的孩子,我实在想不出比打骂更好的方法,我也知道,这更多的是在自我发泄。”下半年,Christ的儿子就要上幼儿园了,调皮的孩子将如何与老师、同学相处,当妈的简直无法想象。
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一切与孩子有关的事情,都是Christ一个人承包的,因为她目前是全职妈妈。“对于别人,甚至是对于孩子他爸来说,孩子基本上就是一个‘玩具’,高兴了玩一下,不高兴了就丢给我。而对于我来说,‘玩具’的清洗、护理、保养、维修等一系列繁琐的工作都是我应当做的。”一天24小时全天候与孩子接触,他的各种毛病都暴露在Christ面前,所以当妈的难保不发火。
当被问及什么情况下会打骂孩子时,Christ说:“很多情况,比如不好好吃饭、不乖乖睡觉、玩具乱扔、乱翻东西,等等。”说完之后她停顿了一下,又补充说:“其实都是小事。”
教育方法很重要 女儿最爱和我玩
人物:阿峰 角色:父亲 特点:该宠时宠,该严时严
34岁的阿峰有一个5岁的女儿,工作繁忙的他少有时间和她相处。阿峰说,不管是平时还是周末,哪怕提前一小时下班,他肯定会把时间留给女儿。
“老婆经常说,女儿怎么怎么不听话,骂了打了都没用。”一开始,阿峰有点半信半疑,“因为大部分情况下,女儿稍微有点小脾气,我只要一句话、一个眼神,她都会马上收敛。但有一次,我下班回家,还没进门就听到女儿哇哇在哭,老婆又吼又叫。我一进门,女儿好像看到救兵一样冲到我怀里。老婆懊恼地说:‘她又要买娃娃,我不同意,她就一直哭。’”
或许女儿原以为宠爱她的爸爸会答应她的要求,可阿峰没有这样做。他拿来纸巾,擦干她的眼泪,说:“我同意妈妈的做法,这样的娃娃你有好几个了,钱省下来可以买更好玩的新鲜玩具。如果你再哭,爸爸也不能陪你玩你喜欢的拼图游戏了。你觉得呢?”看到爸爸一脸少有的严肃表情和眼神,女儿很快就止住了眼泪。
“我问女儿,爸爸凶还是妈妈凶,她说妈妈。又问她你怕爸爸还是妈妈,她说爸爸。我想,她已经习惯了妈妈的白脸状态,一直都唱红脸的我一旦严肃起来,她却有点畏惧。其实‘严’这个概念,不是大人很凶地对孩子,而是孩子对大人有多敬畏。”
因为焦虑,所以“凶狠”
人物:皓妈 角色:母亲 特点:孩子长大,我的角色也变了
“每个男孩子的妈妈,请珍惜你们在一起的时光,转瞬即逝。”皓妈说,从前自己是个十足的虎妈。现在已是一名小学生的皓皓虽然叫嚷着“爸爸不好惹”,但他愿意跟爸爸玩耍。
皓妈说,从休产假到哺乳假,自己全身心扑在孩子身上,大小事都亲力亲为,包括给孩子做规矩。“有一次我临时有事要离家几天,孩子爸也很忙,只能把孩子交给外婆和阿姨。回来后我很惊喜地给他送上礼物,没想到他完全瞧不上,转身就拿出一大堆外婆买的玩具。恶人只能我来当,于是下令一个月内都别想再买玩具了。”皓妈说,在孩子外婆奶奶眼中,那时的自己就是个焦虑的凶妈妈。
“很多时候的焦虑,都是比较出来的。本来你可能不会觉得自己的小孩差,结果和别人一聊,发现差距不是一点两点,接着就开始急。现在的社会环境就是这样,如果你不跟上,就是你有问题。”这其实也是独生子女时代家长们共同的焦虑。
皓皓一天天长大,家里的氛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皓妈规矩的执行度越来越低。“我就怕他嗲声嗲气地叫我‘妈妈’,马上没辙了。”自从皓妈回归职场越来越忙后,皓皓索性投向爸爸的怀抱,爸爸的话更听得进去。“我们家不知不觉从严母慈父变成了严父慈母,虽然我内心有点小失落,不过我觉得,对男孩子来说,多跟爸爸接触是好事。
小调查
6成孩子说妈妈“凶”
其实“凶妈”是焦虑的妈妈
“凶”妈妈究竟有多少?记者做了一番小调查,天水幼儿园小班共34人,其中19人认为妈妈“凶”。行知小学三年级一个班共40人,其中27个同学认为妈妈“凶”。
“孩子理解的‘凶’跟我们成人不一样。在他们眼中,妈妈要求多,做规矩多,就‘凶’一点。”行知小学的周小舜老师解释,“凶”的背后其实是告诉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妈妈参与得更多。
有关专家说,其实“凶妈”并不是“严妈”,而是“焦虑的妈妈”。以前的家庭中,爸爸是顶梁柱,管孩子精神品格多一些,而妈妈对孩子生活照顾多一些。虽然现在的妈妈跟孩子互动还是体现在照顾生活上,但随着女性在经济上的独立,她们之间交流多了,孩子往往成为主要内容。有交流就有比较,有比较便会产生焦虑,而独生子女时代,更是催化加剧了这种焦虑。“爸爸们多半比较粗线条的。”天水幼儿园的戴丽老师说,男人之间交流孩子特别是低龄孩子的话题会少一些,因为那太琐碎了。于是“焦虑的爸爸”也就是“凶爸爸”就少一些。(陈婕)
专家说
无论严父慈母还是严母慈父
都要多陪孩子
早教机构创办人孙洁觉得,无论严父慈母还是严母慈父,父亲母亲都要多与孩子接触、交流。“父爱母爱是不可取代且必不可少的。孩子已经习惯从妈妈那里获得生活上的关怀照料。爸爸则要主导培养人格和自立,尤其是男孩,从很小起就容易崇拜父亲的形象、能力和权威。当然,爸爸妈妈可以阶段性地调换角色,达到动态平衡。”
“最要警惕的是,一些父母工作都很忙,或离异,孩子交给老人教育管理,跟父母很少交流谈心,这样对孩子成长不利。”周小舜说。
严不是令孩子恐惧,慈不是放任自流。焦虑的妈妈,如果过多或过细地做规矩,只会让孩子厌烦或者无所适从,结果适得其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52172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