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岁的小孩子们正是处于叛逆的时期,此外这一时期的孩子理解能力往往比较差,因此许多的时候都接照老师所规定的行动,其实这也是小孩子们的天性,每个班总有那么几个小孩子是非常调皮的,以下就来详细的看看吧!
因为我的外孙子还不满2岁,活泼好动,他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对老师带领的动作也丝毫不感兴趣,于是开始四处溜达,毫无拘束地自由行动起来。只见他东摸摸西看看,爬上爬下忙个不停。我的目光一直在追随着他(我主张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他感兴趣的事情,家长起着协助和引导的作用,而不是强迫孩子服从家长的安排。),预防他出其不意的危险动作。我在旁边也听不明白老师讲的究竟是什么意思(不管是英语还是中国话,语速太快)。不过我在远处隐约看见老师拿出一张大约16开大的纸,上面好像是一辆红色的消防车的图像。后来通过他们下课发给我的一张上课内容简介我才知道:是让孩子通过假装成消防队员的象征性游戏来发展符号联想能力,同时也对一些体能方面、平衡能力、协调能力进行锻炼的课程。通过小朋友们在一起工作来“拯救”这一天,也能帮助发展他们的社交能力。
这节课所学内容有3方面:
(1)“红色消防车”鼓励孩子角色扮演能力和一些体能能力,例如爬坡,协调能力,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力量训练。课堂上是通过动作表演让孩子想象如何开“消防车”、给消防车加油、如何洗车、如何把东西装上车、如何将一根绳子想象成消防用管子。让孩子学会“符号联想”这个概念。亲子网
(2)“消防员集训”鼓励孩子们在游戏中扮演消防员和练习消防员们在工作时需要用的技能。看看孩子们通过灭火的时候使用水枪进行灭火时是否发出水的声音;开消防车时有无发出好像从滑梯滑下来的声音。看看孩子把想象力和本身想法联系在一起然后用行动表现出来。
(3)“拯救大楼”鼓励孩子扩大他们的符号联想能力,把丝巾想象成水来灭火,并且扮演消防员把大楼里的“动物”和“金宝”救出来。
后来老师发给铭铭一块红色的尼龙纱巾,充当抹布给想象中的消防车(实际是一个练习行走的运动架子)做擦拭清洁的动作。我的外孙子虽然接过纱巾,但是看也不看就丢到地上,自己又去爬高去了。不一会儿,老师让孩子们寻找散落在育乐室各处的“水枪喷嘴”。铭铭在我给他进一步说明之后,开始放眼四看,马上发现目标,开始钻“隧道”,翻越障碍物,寻找到不少隐藏着的水枪喷嘴,每次绝不空手而回,但是他不知道应该交到老师手里,他尝试着在小小胳膊弯里摞放4~5根水枪喷嘴,但都滑落下来,于是就将它们都堆放在一个距离老师不远的明显处又转过身来去寻找。另一个小朋友却跑上来将铭铭堆放的水枪喷嘴拿来交给老师了,老师笑容满面地夸奖了那个小朋友。后来铭铭发现了这种情况才明白水枪喷嘴应该交给老师,于是他急忙跑去将小朋友还没有来得及拿走的几个水枪喷嘴交到了老师手中。
我在旁边仔细观看铭铭的一系列行为,并没有进行“帮助”,因为我要看看铭铭自己完成这个任务的能力。我发现铭铭善于寻找隐藏“很深”的水枪喷嘴,而且这些喷嘴是需要铭铭克服一定困难的,付出一定努力的,如爬高、钻洞、跨越障碍物等才能够取得的物品。对于别的小朋友拿走了他找到的物品,铭铭并没有什么反应,这可能是铭铭刚2岁还没有清晰的“物权”的概念。
虽然铭铭交到老师手中的水枪喷嘴没有别的小朋友多,也没有得到老师的夸奖,但是这些我都不在乎,我最为关心的是铭铭在这个活动中表现了很好的观察力和意志力,这些素质才是一个全面综合发展的孩子所必须要培养的。
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我没有看到一个孩子做出了超出老师设计的动作或者借用语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只有我们家铭铭违反老师设计的程序??没有走所谓的桥,从高处跳到低处(高度相差大约10厘米),而是逆向从低处向高处爬上。铭铭的动作十分灵活,而且爬的速度极快,我都来不及抓住他,结果真凑巧,与向下跳的小朋友撞个正着。铭铭的嘴撞到那个小朋友的左侧额头上,两个孩子顿时大哭起来。铭铭的嘴边流出了鲜血,我看到那个孩子额头上也有被撞的痕迹。我赶紧对铭铭说:“谁让你从下面向上头爬了,看给小朋友撞了吧!是你的错误,赶紧向小朋友道歉,说对不起!”我以孩子的名义向人家赔礼道歉,对方的妈妈和爸爸很通情理,没有说什么,只是不停地安慰着自己的孩子。
两个老师看着铭铭,呆呆地说:“嘴破了,流血了!”
看到铭铭不断流着鲜血的嘴唇,我对两位老师说:“你们有没有冰块?”
其中一位老师说:“我们有退热用的冰袋!”
“赶紧拿来!”我命令道!因为目前处理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止血,通过用布包裹的冰块或者冰袋外敷局部,促进局部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另一位老师没有任何表示安慰的意思。我生气地等待着。大约10分钟那位老师拿来了冰袋。我给孩子外敷上。因为凉的刺激,孩子不接受冰袋,用手不停地推开冰袋,我也只好不停地拿开再放上。当血止住后,我仔细检查,原来是上嘴唇被撞了一个裂口,出血染红了上下牙龈和牙齿。
“怪不得孩子哭个不停,还比较严重!”我心里想,“不过这个位置的伤口很快会好的!不要害怕!姥姥抱抱!”我抱着铭铭小声地安慰着他。
直到这节课结束,我也没有听到老师的一句安慰话。我想,虽然铭铭这次受伤与我作为家长有监护不到位的责任,难道你们就没有一点责任了吗?就算是你们没有责任家长负全责,难道你们看着仅仅2岁的孩子,嘴里流着鲜血痛苦的哭泣,就没有一点同情心吗?
其实铭铭是特别喜欢汽车的。经常与爷爷在大上海时代广场等候坐淮海中路的观光游览车。每次上车必须坐在司机旁,因为铭铭特别喜欢观摩司机开车的动作。回到家里,铭铭“命令”我和他妈妈坐在床边,他坐在床上伸直了双腿,将枕头放在腿上,双手摆在9点和3点的位置,好像握着方向盘一样,不停地倒着手(别说,学的还真像司机转弯打方向盘一样,绝对不是新手练车的大搓把!)模拟着开车的动作,嘴里还发出“呜??呜??”的声音来表示车轮的飞转声。只听他嘴里发出长长的“吱”的声音,回头冲我们说道:“火车站到了,请下车!”“桃源路到了,请下车!”噢!原来是汽车到站的刹车声。我们也配合他假装做出下车状。于是铭铭又开车上路了。铭铭将白天看到的司机开着游览观光车的情景,迁移到他现在进行着的象征性的游戏中,并用语言将他联想到的每一个步骤表达出来,铭铭也在这个象征性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亲子教育
因为女儿家门口不远就是上海市卢湾区的消防队,每天铭铭都会在睡眠中听到消防队的起床号声,睡眼惺忪的铭铭会喃喃地说:“起床了!”当铭铭路过这里时必须要停下来看看消防车(当然大多数情况,消防队的大门是紧闭的)。如果有一次正赶上消防车紧急出车,铭铭一定要目送到看不见车为止。对于消防车执行任务时发出长长的呼啸的警笛声铭铭熟悉得不得了。他能够不看汽车就区分警车、救护车和消防车不同的警笛声。常常在屋里告诉我:“消防车出车了。”“躲开,躲开,躲开开(这是救护车的警笛声,因为我家就在曙光医院和派出所旁边)来了。”对于消防队员更是喜爱得不得了。见面一定要伸出右手洋味十足地说:“嗨!”消防队员也微笑着用手拍拍他的脸颊:“宝宝好!”为了满足他对消防车的特殊喜好,女儿还给他买了美国著名的儿童畅销书作家查理德?斯凯瑞的《消防站的一天》。铭铭特别喜欢看,每天醒来必须让我讲这本书,虽然已经讲了无数遍,他从来都是当成新书来听,而且每次都能从画面上找出他认为的“新”东西。这本书让他知道了为什么消防站门口不能停车、灭火用的水管子(水袋)是布做的、认识了什么是消防栓、知道了消防队员紧急集合时为什么不走楼道而是顺杆滑下。至于什么是“着火”?他可是没有感性认识,也不理解“着火”是怎么一回事,他只看见过厨房灶上的火苗。至于如何使用高压水管灭火他就更不懂也没有见过。
孩子在1岁之内是没有想象的,1岁半~2岁由于经验的缺乏,言语发展较差,只有想象成分的参与,实际上还说不上是想象,最多只是一种生动的重现而已。
2~3岁的孩子想象处于萌芽阶段,想象开始从记忆中分化出来。这个时期的想象具有以下的特点:
(1)孩子的想象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是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几乎完全重复曾经感知过的情景,只不过是在新的情景下表现;
(2)想象的内容简单贫乏,是简单的相似联想,是没有情节的组合,只局限于模拟成人生活中个别动作和活动,很少有创造成分;
(3)想象的过程完全没有目的,而且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活动过程速度缓慢,因此想象也是缓慢地展开;
(4)孩子的想象依赖于感知的形象,特别是视觉的形象,如果在游戏过程中没有玩具,孩子是很难展开想象的;
(5)动作有利于想象的进行,因为动作可以使感知的视觉形象发生变化,促使孩子变换观察的角度,从而出现新的形象;
(6)孩子的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或暗示,促使孩子产生想象的需要和动机,激起孩子去搜索记忆中的表象,选择可以运用的素材和形象,创造出新的形象,孩子的想象内容才能丰富起来。
(7)孩子的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制约。
想象的形成和发展除需要依靠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外,动作和成人的语言提示起着重要的作用。由语言和动作组成的游戏活动最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和欢快的情绪,更是促进孩子想象发展的重要形式。
联想与想象是不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起另一个事物的思维活动;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呈现出它的形象就是表象,表象具有逼真性或直观性的特征。记忆、联想、想象的基本素材虽然都是表象,都是运用表象的形象思维过程,但是记忆是头脑中已有形象重新出现。联想是看到或脑中浮现一个表象时,引发相关的表象增加,一个或一系列的表象出现。想象是以记忆表象为基本材料,对已有表象加以改造的过程。
所以孩子的联想、想象的内容是否丰富和新颖,想象发展的水平如何,取决于原有记忆表象是否丰富,而原有表象的丰富与否又取决于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多少。任何想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构成新形象的材料都来自生活、取自过去的经验,不可能无中生有。因此必须扩大幼儿眼界,丰富感性知识经验,这对于孩子的联想和想象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想象离不开语言材料,特别是需要用语言将想象的内容表述出来时,语言材料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老师丰富的语言讲述,能激发孩子的广泛的联想,获得间接知识,丰富孩子的想象内容,孩子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这节课堂的内容之所以吸引不了铭铭的兴趣,而导致铭铭不能积极参与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游戏能够顺利开展首要的是孩子具有游戏主题的相关知识经验,因为游戏是孩子通过模仿和想象(联想)来反映现实的生活活动,模仿要有对象、想象也不是凭空进行的,是需要孩子平时去观察消防车(消防车还有很多种,如云梯车、泵车又叫抽水车、救护消防车、登高云台消防车以及根据不同性质的火灾使用不同的消防车。)和消防队员,孩子有了这些感性认识(表象),才能去理解老师设计的游戏意图,而不只是让孩子看看一张图画就可以了(因为有的孩子可能还没有见过消防车,更别提灭火这个概念了。)。铭铭看的美国著名的儿童畅销书作家查理德?斯凯瑞的《消防站的一天》可是用很多篇幅通过消防队员的活动,介绍了消防站一天的工作,让孩子充分了解消防队员和消防站。
(2)游戏的空间最好有与游戏内容相关的布置,并选择适宜本次活动的游戏材料和玩具,用以启发孩子产生联想或想象,发挥孩子们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个亲子班不管任何的育乐课都是在同一个教室,固定不变的布置,很难引起孩子的联想和想象,尤其是对于2岁左右的孩子还是处于表象迁移和表象替代的阶段。对于有一定情节和情景的象征性游戏,如果不通过老师和孩子进行语言交流和沟通恐怕就不能完成,而是盲目的、机械地跟着老师去做,那失去了这堂课的意义了。
(3)亲子班的老师在游戏活动中处于绝对指挥地位,事先为孩子确定游戏主题、设计游戏情节,规定游戏开展的模式,完全让孩子根据他们的安排进行活动,孩子被动的完成游戏任务,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孩子对于游戏自然没有乐趣,而且这种教学也造成孩子与家长思维的惰性和刻板。
老师需要组织丰富的语言(最好是用与孩子同样角色的口吻),积极引导孩子们进行象征性游戏。但是这个中心老师使用的大多数语言是孩子听不懂的外语,更谈不上激发孩子的联想,丰富孩子的想象内容,并鼓励孩子将自己的想法(可能是联想和想象)用语言表达出来,就不可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和做游戏的愿望。
(4)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老师通过布置环境、准备有关消防器材的仿真玩具和游戏材料,激发孩子游戏的兴趣和动机;利用游戏情景与家长一起从侧面,用语言间接地启发孩子已有的关于消防车和灭火的知识,引导和激发孩子的联想和想象;遇到困难时老师和家长采用提问、启发和建议方式,也可以提供一些有助于解决困难的物质条件,引导和帮助孩子完成游戏的任务,并找出解决困难的办法。老师的角色应该是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合作者、引导者和支持者。
总结:教育小孩子最重要的还是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及技巧,不管是做游戏开是开展活动,老师都要让孩子们积极的投入到其中,不要让孩子们一味的按照制定好的规则去行动,不仅仅收不到成效,反而还会使孩子们失去兴趣!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52568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