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一尺多长的孩子耍起小性子来,一家大小都可能烦恼无比,束手无策。孩子为什么具有如此强的操纵性?又该如何应对孩子这种任意耍小性子的行为?
宝贝真的是耍小性子么?
1岁的宝贝在你给他穿衣服时会拼命地扭动身体,怎么也不愿意穿进去;不管能不能玩,什么都翻出来乱玩,不听你的反复训导;你要离开时他拼命黏着你,不让你走……
所有类似的情景,你心目中那个乖巧的好孩子似乎一瞬间变成了一个令人头痛的小怪兽,无法理喻也无法安抚。真的像我们认为的那样,是宝贝不可理喻吗?
正如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所说的那样,随着生理上的不断发育,幼儿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并凭借自身的兴趣和情绪来参与,根本不管这些事物对自己是否有益或适宜,这就是所谓的“耍小性子”或“任性”。因此,耍小性子是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父母不必大惊小怪。
宝贝为什么会耍小性子
0-1
生命第一年孩子正在学习信任,学习信任你和他自己。理解了这些,你就更容易知道他们耍小性子的原因:
宝贝在你给穿衣服时拼命地扭动身体,怎么也不愿意穿进去。
解读孩子心:
“我想把胳膊放在这里,妈妈非要把我的胳膊往那儿放,我偏不偏不!”
你给孩子穿衣时,他拼命扭动身体可能是因为你阻止他的身体动作而生气,他想自由地学习如何支配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
什么都翻出来乱玩,不听妈妈的反复训导。
解读孩子心:
“我真搞不明白妈妈为什么不让我摸桌子上那些杯子,它们亮晶晶的,冰凉凉的,真好看,摸着真舒服!”
——孩子什么都摸,原因是他主要通过感觉来学习,而触觉是非常重要的。他就是通过触摸,来好奇地探索这个对他来说全新的世界。
你要离开时她拼命黏着你,不让你走。
解读孩子心:
“妈妈我怕!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把我扔在这不要我了!”
——1岁以下的孩子在妈妈身边才能够感到足够的安全感,如果周围都是陌生人,会使他感到没有安全感。也可能因为你这么久都把他丢给别人照顾而感到生气。
2-3
生命第二年和第三年,孩子开始学习自治,他们通过走路、扔东西、把东西撕成两半,把门和抽屉打开来学习自治。我们可以看几个例子,来理解这个年龄孩子耍小性子的原因:
公共场合闹脾气
解读孩子心:
“为什么我想要那个巧克力,爸爸非要把它抢过去,放在架子上?”
——处在“自我中心”阶段的2-3岁孩子,往往分不清什么是“我的”,什么是“别人的”。所以,只要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由自主地抓在手里,一旦被大人拿走就会觉得很生气。
不高兴时乱踢打咬抓
解读孩子心:
“凭什么我什么玩具都要不到?凭什么?”
——乱踢乱咬的孩子心里充满了挫折感,他们因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不接受便壶训练
解读孩子心:
“那个便壶那么高……我怎么可能坐得上去!”
——如果孩子逃避你的一些训练,很有可能是你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太高,他认为自己无法达到,所以不肯为此付出努力。
究竟是什么滋长了宝贝的小性子?
孩子喜欢耍小性子并不是表面看来的哭闹任性那么简单,后面隐藏着很多可能影响孩子成长的东西——探索世界的新奇感、自主性,失败后的挫折感、无助感和愤怒感。孩子最初并不喜欢耍小性子,但是,如果他们的要求没有得到父母的重视,或父母以粗暴的态度对待他们,心中就可能积攒了挫折感和愤怒感,导致他们用更多的破坏性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父母过于溺爱而没有给他们设定限制,那么他们就可能不知道自己怎样的行为是合理的,并且会用那些任性的行为来“操纵”父母。也就是说,是父母的不正确的态度让孩子养成了“任性”的习惯。
如果我们试着去理解孩子,并以耐心的关爱和坚定地设定限制的办法来应对,那么,他们那些令人头疼的行为就会逐渐消失,成长为健康、活泼、懂事的好孩子。
怎样应对耍小性子的宝贝
对于0-1岁的孩子,你可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把任务变成游戏、抚慰孩子,使他安心
阐明你自己的行为、提供有吸引力的多种选择
对孩子保持符合实际的期待、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供更安全的选择 、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表扬孩子的努力和成功
当你碰到这些情况时——
孩子在你给他穿衣服时拼命地扭动身体,怎么也不愿意穿进去。
父母的应对方法:
“你真是个小蠕虫!我知道你不喜欢这样,我们就快穿好了。来,让我们找到你的胳膊,然后把它从这个袖子里面伸过来。”如果父母像这样把任务变成游戏,孩子自然就会乐意参与了。
什么都翻出来乱玩,不听你的反复训导。
父母的应对方法:
“来,让我们把这些杯子收好。你可以摸这些玩具娃娃。看这个玩具娃娃多软!你还可以把它挤成这样。”给孩子提供更安全的选择,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你要离开时他拼命黏着你,不让你走。
父母的应对方法:
来,让我抱抱。你和小丫玩时,我看着你玩,我不会走的,好吗?”安慰孩子可以让他感到安心,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孩子继续做出努力。
对于2-3岁的孩子,你可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设置界线
使用幽默
重申规则
提供帮助
表现出耐心
申明后果
提供多种选择
帮助孩子用语言表达感受
表达出你自己的情感
给孩子一个休息(暂停)时间
禁止不可接受的或危险的行为
把任务变成游戏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鼓励孩子尝试
表扬努力和合作的行为
当你碰到这些情况时——
孩子在公共场合闹脾气
父母的应对方法:
“我知道你很生气,可是妈妈也很生气。我们不能拿超市架子上的巧克力,因为那不是我们的。哎,你看,前面那个小朋友是不是妞妞?我们跟她打个招呼好不好?”这种设置界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
孩子不高兴时乱踢打咬抓
父母的应对方法:
“别这样,宝贝。你知道我们不许踢人的。有什么让你这么生气?告诉妈妈,妈妈就能帮助你。你知道,没有人愿意被人伤害,”向孩子重申规则、阻止不可接受的或危险的行为,以及帮助孩子用语言表达感受,可以让他更好地牢记并理解规则。
孩子不接受便壶训练
父母的应对方法:
“好的,宝贝。在那儿坐一会儿,可能过一会儿你就会了。这做起来并不难,宝贝,只要试试就行了。”以极大的耐心鼓励孩子尝试,并表扬他的努力与合作,以此增长孩子战胜困难的信心。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53278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