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惯坏的孩子后患无穷
有一个沉闷的家庭,爸爸上班,妈妈照看儿子。妈妈的日子万般无聊,原因是她的爸爸妈妈从来没教会她要勤劳、热爱阅读和兴趣广泛。这名妈妈想外出工作但老公不让。
妈妈一天到晚以照料和欣赏儿子为乐趣,千篇一律表扬:"you are a good boy",永远是这一句,百万次的重复。那儿子不论干什么,妈妈都顺着依着。很快儿子发现自己生气妈妈就会忍让,于是,生气变成了他拿手的大法宝。逐渐地他确信自己是好孩子,妈妈那句永不更改的表扬已经深深镌刻到他幼小的心灵和脑海。
除去表扬"好孩子",妈妈全面包办代替孩子该做的事,并且以为任何知识有学校教他即可。于是这孩子毫无人生历练,情商和社商停滞不前,脾气却特别任性,为所欲为。
到他成人就有了三大特色,一自己最棒;二什么也不会做(除去上班挣钱);三特别无知,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别人做的事只要他不会就是混帐事,比如赛车,真是无聊! 外出交友聊天,太没意思……除了挣钱这最起码的生存之道还有吃饭娶媳妇这两样原始本能,别无它能。偏偏老妈的"好孩子说"无比根深蒂固,长大的他还真的认为自己高高在上,无所不能。后来有个女人嫁给了他,却完全失去了自我。要知道,他自视极高,而且特爱生气,一生起气来鬼都害怕,那是在他妈跟前历练了几十年的绝活啊。可怜老婆过得异常郁闷。
他们的孩子呢?可想而知,完全像他不像妈,因为那可怜老婆根本没自主能力和话语权,在他跟前只知三缄其口,噤若寒蝉。孩子成人后自是如他一样夜郎自大兼什么也不会,哎呀,又是一个怪诞人生,自负自大、处处抓瞎、万般失败!
读完这个故事之后,不知道爸爸妈妈们心里是不是五味杂陈呢?也许这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可是不可否认,主人公的境遇同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是有几分重合的。爱孩子无可厚非,但是怎样掌握一个合适的尺度,杜绝走上惯坏孩子的错路呢?
从小开始,杜绝惯坏孩子
1.3岁前要坚持顺养来开发孩子的领悟能力,养护好孩子的美好天性,要极大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也就是好学能力;
2.孩子一岁半到两岁半之间,妈妈给他来一次隔离反省,让孩子知道妈妈是有权威的,必要时还是妈妈说了算;
3.四岁后有些孩子已经建立社会人个性,可能产生贪婪、懒惰、对他人不敬等不良品德。这时候就不能完全顺养了。可以用温和而耐心而坚定的手法制止孩子,但必须注意态度,此时的孩子大脑尚在发展期,严厉态度会永久性扼杀孩子的乐观心态;
4.七岁后要多教孩子是非观,可以批评,态度依然要温和而坚定。语言要简短,批评不超过三句话,遇到事情及时处理,不旧事重提,不讲大道理;
5.妈妈本人要多做自我批评,给孩子树立自我反省和善于反思的正向样板;
6.坚持给孩子建树好习惯,尤其阅读、交友、兴趣爱好和干家务一样不能少;
7.孩子读书要关注,不能只读破案侦探之类为了探奇而读的轻松书,也要读名人传记、哲理书、医学书、科技书,让孩子的分析理解能力得到全面开发;
8.看电视打游戏等懒散玩意儿必须限制时间;
9.每个孩子都要从两岁半开始学抹桌子、清洁和整理家务,学龄前孩子学切菜、做饭、洗衣服。做这些事一次做几分钟即可,千万别让孩子做得太久,否则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事情不论做得多么不好,妈妈都要表扬孩子的动手能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53958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