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北京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
主持人:熟悉孙老师的朋友都知道孙老师有非常多大家熟悉的代表作,比如说《夏令营中的较量》、《拯救男孩》等,今天孙老师带着他的新作《孩子,别慌》来作客我们访谈间。我首先想问一下,为什么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孩子,别慌》?
孙云晓:因为我觉得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慌里慌张的,压力很大,竞争很激烈,我到我的家乡青岛去,一天就有三个孩子自杀。两个中学生,一个小学生自杀了,我觉得非常的可悲,我为什么说写这个书叫《孩子,别慌》,因为因为这种压力,这种恐慌,已经从中学压到小学,甚至压到幼儿园,最典型的一个表现就是说,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把早期教育变成了一个童年的摧残,让孩子非常的恐惧。
比如说我们单位的司机,他经常的接送我,他就说,他的女儿四岁,在北京一个幼儿园,有一天回家就说,爸爸我有作业,爸爸说什么作业?你把单数写一排,双数写一排。这个小孩就傻了,写几个,就不会写了,他爸爸很耐心的给她讲,后来小女孩说什么?爸爸你别说了,你再说我晚上肯定做恶梦的。你幼儿园完全不应该给孩子开系统的学科化的知识教育,认字、做题。
但是我们很多的幼儿园是大量的认字,大量的做题,大量的布置作业,连中国教育报都登的,我们现在有些幼儿园居然把这样一些字放到幼儿园学习,甚至印到书里是学前认字五百个,我说几个,大家看看,这个字幼儿怎么认得了呢?莲藕的“藕”,板凳的“凳”,酱油的“酱”,跳舞的“舞”,这些笔划这么多的字,都是小学三年级才应该认的字,你怎么能让幼儿去认,这种认就让他产生恐慌,因为他不认识,他记不住,记不住写不出来,就不是好孩子,你说你不是制造恐慌,你是什么?
主持人:现在是孩子很恐慌,孩子背后是不是我们家长的心态应该调整一下?
孙云晓:是,孩子的恐慌跟父母的恐慌有一些联系,父母要是说,比如说我们那个司机是很好一个父亲,很有耐心,有的父亲可能说你怎么这么傻,这么点东西都不认识吗?单数多简单,双数多简单,别人会,你怎么不会?我的天哪,你这么说,孩子一定吓坏了,我怎么这么傻呢?所以说因此父母的心态,父母的教育,能够决定孩子是否成功。
所以我提出的观点,我在书上专门写了一个,孩子年龄越小,微环境与大环境越重要。
孙云晓:什么意思?有的人可能说了,哎呀孙老师你不知道,现在这个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幼升小的时候,你不会你上不了好学校,那我怎么办?看上去振振有辞,其实你要知道,如果孩子在幼儿阶段就产生了恐慌性,他是不能掌握知识的,不能更好的成长,这个时候取决于父母,父母如果觉得孩子不会是正常的,根本就不应该学这个的,你很聪明,你会做游戏,你会玩什么东西吗?那就是聪明的孩子,那就是好孩子,孩子一定特别需要在父母的宽容,理解,支持。
我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日本有一个著名的主持人叫黑柳彻子,她写的书叫《窗边的小豆豆》,轰动世界,在中国卖了几百万册,这个黑柳彻子小学上一年级的时候,就被开除了,为什么?她一进去觉得这个桌子是翻盖的,好玩,翻开了,翻开了,老师觉得特烦,她看着窗外,有人打鼓从这里走,她看到窗外,老是看窗外,老师觉得这个孩子简直是麻烦大了,给开除了。一年级的小姑娘给开除了这是多么大可怕的事,但是妈妈不告诉孩子这些事,说还有很多学校都很漂亮,很好玩,我们换一个地方看看去?孩子说是吗?跟着走,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最后看到一个非常有自然气息的像一个花园一样的学校,她就去了,结果去了以后,她特别的能说,见到校长的时候,那个校长特别有童心,愿意听她说,她跟校长一口气说了四个小时,就因为有这样理解孩子的学校,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恐慌的学校,所以说出来一个《窗边的小豆豆》,她就成为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一个女作家,女主持人这样的。
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说能不能让孩子消除恐慌,就意味着孩子能不能健康的成长,在这一点上父母和老师都是大有可为的。
主持人:所以您的第一章就是“捍卫童年”。这个“捍卫”词很沉重,也很响亮,您觉得童年有哪些是需要捍卫的?
孙云晓:说“捍卫”一点不过分,因为现在儿童的权利被严重的剥夺了,到了一种不捍卫就没有办法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时候,捍卫什么权利,捍卫孩子玩的权利,孩子当然应该玩了,捍卫孩子睡觉的权利。我们现在全国调查中小学生,近八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一二年级就睡眠不足,小学生每天要睡眠十个小时,幼儿睡十一二个小时,我们达不到,睡眠不足。
说话的权利
还有说话的权利,游戏的权利,有人说说话还有什么权利吗?现在很多的父母特别的怕孩子说话,因为孩子一张嘴就容易胡说八道的,孩子说话大人害怕。
有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我有一次到河南去讲课,给老师们讲课,我就讲提倡童言无忌,结果有一个老师,也是一个妈妈在路口等着我,哎呀,孙教授怎么能够让孩子童言无忌呢?我说为什么不可以呢?她说道理我也讲不清楚,我跟你说我儿子的丑事,你听听,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六岁了,老师上课讲一个词叫做“对称”,什么是对称。老师一想对称这个词小孩不容易明白,老师就说同学们你们想想看,人的身体哪里是对称的,小朋友明白了,纷纷发言,眼睛、眉毛、鼻孔、耳朵、手、胳膊、腿,说了半天。但是那个老师的孩子个子高,坐在后面,一直举着手,一定要发言,老师想说的差不多了,你还能说什么?老师说你说吧,那个孩子腾的就站起来了:“老师,人的两个屁股是对称的。说男孩的两个小蛋蛋是对称的,我妈妈的…”老师说“坐下”,就急了,“不知道你要说什么,不许胡说八道的”。一下课老师就找他妈妈,你的儿子思想太复杂了,你得好好的教育教育他,找到他,儿子你上课怎么能谈这个问题?小孩听不懂大人的话说:“我说的他们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妈妈说孙教授我儿子六岁就这么乱七八糟的,长大会不会变成流氓,我说不会的,六岁的孩子没有流氓,所以这个妈妈很担心,老师也把他当坏孩子,你简单是胡说八道,你简直是下流,其实对于儿童来说,他没有这种意识的。你不让他胡说八道,你就剥夺了儿童的说话的权利,这是很残忍的事情,你要引导他慢慢的学会,有些话应该怎么说更好,但是你绝对不能说这是坏孩子,不许说话。
主持人:如果说我们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样来回应孩子呢?
孙云晓:老师就应该让他说,对对,你观察的很准确,是这样的。完了。
主持人:没有说往往有一些尴尬?
孙云晓:没有,你一定要有儿童的视角,儿童的换位思想,比如说有一个老师,他就做的很好,就是北京的崇文区北京光明小学有一个老师做的很好,老师讲一个课文,一个猎人领着猎狗走到森林里,这个时候突然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不小心的掉下来了,猎狗一见要吃这个小麻雀,这个时候在这个危机关头,一只老麻雀呼呼的飞到小麻雀的前面,挡着这个小麻雀,抖着翅膀,很威严的样子,这个猎人一看很感动,你说这个老麻雀有多大?这个猎狗一发威可以把这个老麻雀先吃了,再吃这个小麻雀,但是他居然就挺身而出了,挡住了猎狗,不让他伤害这个小麻雀,这个猎人一感动,就把猎狗牵走了,好了,课文结束了,老师就问了,同学们,请问,这只老麻雀的行为表现了什么精神?小孩都发言,看过教学参考书,知道标准答案,老师我知道老麻雀的行为表现出了伟大的母爱。这是标准答案。
这个时候有一个小男孩举手了,老师,我不同意这个答案。老师说为什么?小男孩说,你怎么知道这只老麻雀是母的呢?这个课文我看了半天没有一个地方说明这是一只母麻雀,怎么就表现了母爱,为什么不是父爱,把老师给问住了。这个老师就很高兴,老师说,哎呀,我们这个同学独立发现重要问题,看来这个标准答案并不标准,我们应该把这个标准答案改成老麻雀的行为表现了伟大的亲子之爱。为什么?保护这个孩子,不是父亲就是母亲,这个老师的做法就非常的好,因为小孩子的独立思考,真的发现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你连性别不能证明,你为什么说是母爱,父亲不可以保护孩子了吗?
你看在儿童的胡说八道,表面上看是胡说八道,实际上是儿童思考问题的一种方式,在这个思考过程当中,有非常珍贵的品质,那就是观察,独立思考,个性。这是儿童学习中非常珍贵的东西。这就是要捍卫他的说话权利。
怎么样捍卫孩子的创造力?
主持人:我们现在家长越来越多的关注创造力了,您在这本书中提到保护孩子的创造精神,您觉得怎么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孙云晓:孩子在生活中有大量表现出他的好奇心和他的创造力,比如说对于儿童,绘画就是一种创作。有一个小孩画画,把太阳画成了黑的,老师看了,太阳都是红的,红太阳,红太阳,没有黑太阳,他画成黑的了。为什么?他那天受到小伙伴的欺负,心情很不好,所以说有的时候是表达了一种感情,这个就不能说不对,实际上在生活当中有时候也有这种现象,比如说有的小孩把太阳画成其他的颜色,比如说紫色,什么颜色,我是在海边长大的,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我觉得小孩子的绘画充满了创造力,我曾经看过一个儿童的绘画,光画那个鱼就画了五百多种,千奇百怪的鱼,就是自己想象的,肯定没有见过五百种语,他想象这个鱼长的像妹妹,这个像爸爸,那个像爷爷,那个像老虎,很有想象力,评价很高,无论孩子的语言,比如说有一个小孩说吃什么,你每天早晨都吃什么?小孩说我每天早晨吃一个太阳。这简直是什么,吃什么太阳?荷包蛋,妈妈给他做的荷包蛋,他每天吃一个太阳,这个语言是不是创造力?
有一个小孩写的诗,说我拿手电筒射出一个太阳,你看像一个太阳放光芒,所以有时候孩子的这种语言,他的一种表达,无论是从文字的,还是说语言的,都有可能有很多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非常的珍贵,因为体现了儿童的视角,儿童的思维,我们要特别特别的保护和鼓励,所以说对于儿童的作品要特别特别的更加的鼓励。
比如说原来在我们教育界流传很广的一句话,这个话传的很普遍的,雪化了变成什么?老师问雪化了变成什么?一个孩子说雪化了变成春天。老师是错了,雪化了怎么变成春天,变成水了,你看看雪化了变成什么?肯定是水,但是孩子联想,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冬天到了,春天就快来了,雪化了就是春天。
所以说我们在面对我们的儿童时候,特别不要过于强调它的标准答案,不要模式化,一定要珍惜和爱护儿童的想象力,观察力。他的那种创造精神最宝贵的。
主持人:家长不应该去定一个标准答案给孩子。
孙云晓:对。一定让孩子想象,你去看看,你去想一想,像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呢?所以我刚才讲到,我们预防童年恐慌,捍卫童年,就不能够用成人化,知识化来约束孩子,但是早期教育,确实又有一个教什么的问题。
你说孩子幼儿阶段学不学知识,当然学知识,要不要探索问题,当然要探索问题,但是幼儿教育教什么?就教给他们去观察,教给他们去思考,比如说给你举一个例子,我跟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教授们讨论这个问题,比如说幼儿特别适合哪种学习方式,就是观察。比如说观察动物,观察植物,观察兔子的时候,老师问了,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个兔子为什么耳朵是长又长呢?为什么兔子的耳朵还会转呢?这个就是幼儿学习,大家想是啊,为什么我们的耳朵就没有那么长,我们耳朵短,也不会转呢?你去观察,兔子当它的敌人,其他动物来吃它的时候,它有没有反抗能力?打不过别人,兔子为了生存,它就必须得变的听觉非常的灵活,就要长,而且转,吃草的时候,不同的方向耳朵转,一旦发现危险就赶快的跑,这是生存的需要,就使它慢慢变的耳朵长了,而且还会转,这对于幼儿来说,这就是最好的学习。
比如说在北方,秋天来了,秋风起,叶子落,这是一个现象,而且你发现了,大叶子先落,小叶子后落,为什么?这就是幼儿需要通过观察,通过探索,实践,慢慢的增长他的知识,这是属于幼儿真正的学习,真正的智力开发。
捍卫孩子的秘密
主持人:您在书中提到了秘密是成长的营养品,我记得有一句话对于我来说非常的深刻,秘密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您是怎么理解的?
孙云晓:没有秘密是长不大的,这个观点是我一直持有的,应该说是主要不是在幼儿阶段,我们做父母的可以发现,我们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像一个水晶人,透明的,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干什么,但是你会发现孩子越大越不透明,越大秘密越多,这是正常的,为什么?大了之后,越大就独立了,自己决定。几个小伙伴说这件事谁也不告诉,就我们三个人知道,谁要说,谁就是叛徒,这说明是独立的确定事情,你会发现儿童很多的秘密都是没有危险的,也是不伤害别人的,因此当有些孩子有秘密的时候,你不一定非得让他说出来,你要尊重孩子的秘密,孩子需要有秘密的,有秘密意味着他要独立的面对,独立的去处理,这是长大过程中需要的,比如说孩子长大以后需要一个带锁的抽屉,他要写日记,这个时候特别不希望任何人看到,这是成长的需要。
所以说孩子一天天长大,他的秘密就会增多,所以说我们要尊重他的一些小秘密。
主持人:可能很多家长很担心孩子,如果我不知道他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危险,想要把控孩子的心理。我们家长怎么调节自己的心态?
孙云晓:一般是这样,十岁以下的孩子秘密很少,十岁以下孩子的来信大家可以拆的,这个时候他还不能分辨,这个时候一般来说孩子都会告诉爸爸妈妈,我自己有什么事,我说的秘密最主要是发生在十岁以后,就是说你一定要有一种比较,你似乎孩子没有任何秘密你就放心了吗?没有任何的秘密的孩子就是傻孩子,没有朋友的孩子,不能够独立的面对事情。那是不可能的,我们生活中人越大,秘密越多,这是很正常的,所以我觉得应该有这么一种界限。
主持人:不应该过分的担心。
孙云晓:不需要过分的担心,主要是平时你要更多的观察你孩子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你了解以后不要担心,这个时候的小秘密你不要一定的追问出来,可以有一点小秘密的。
捍卫孩子的身体健康
主持人: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对于小孩子来说身体健康非常重要,您觉得家长做到什么才能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的成长?
孙云晓:让孩子身体健康有三个要素,第一是睡眠,一定要充足的睡眠。比如说婴幼儿大概每天睡到十二个小时的时间,小学生每天要睡到十个小时的时间,初中要九个小时,高中要八个小时,首先要这样,因为孩子是睡觉的时候长,睡的很香甜的时候,分泌那个生长激素,决定了他的发育,一定要让孩子好好的睡觉。
第二个就是营养。儿童要吃的符合他生长的需要,不能带他吃什么肯德基、麦当劳那些快餐,油炸的东西,垃圾食品,绝对不能让孩子养成这种习惯,不要喝什么可乐、雪碧这些刺激性的,糖份非常多的饮料,一定要注意饮食健康,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影响一生的。
第三个就是运动,儿童健康的三要素,第一是睡眠,第二是饮食营养,第三就是运动。孩子是非常需要运动的,儿童发展一定是属于大动作带动小动作。就是说他的大肌肉带动小肌肉,小孩为什么是精细动作做不好,但是需要大动作先做,一定是有一个发展的顺序,我甚至可以说儿童教育从运动开始,他一定养成爱做游戏,运动他的身体,他才能够健康,而且一定需要户外活动,现在我们幼儿园的教育大纲规定,每天户外活动不能少于两个小时,一定要有活动的。
为什么要有户外活动?一个是有运动,一个还有户外活动。有一种成长的元素叫做维生素B3,我没有记错是维生素B3,或者简单说这是阳光维生素,就是说这种成长的元素,只有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才可以获得的,没有户外活动就不可能获得的。
所以说这是儿童非常非常需要的大量的活动,培养他的协调性,他的审美体验,他的体质的强健。非常非常的需要。
而且我们对于运动还要有一番新的理解,不要把运动看作是四肢发达,就是要锻炼身体,其实你会发现,你看现在我们看伦敦奥运会,看北京奥运会,你发现什么是运动?运动一定是一种充满了教育意义的,成长意义的一种生活方式,你看这个运动,一定是讲团队的合作,篮球、排队、足球、接力一定是一个团体的合作。
第二,运动一定是要遵守规则的,你看奥运这么多项目,规则至上,你看林丹和李宗伟打球,最后一个球怎么赢了?就是李宗伟一个球打格莱,林丹盼着那个球出界,看着那个球果然出界了,哗全场奔跑起来了,为什么?赢了,奥运会上男子羽毛球单打冠军卫冕成功。就是这么一条线,线外就赢了,线内就还未卜胜负,这个是规则,非常的重要。
还有运动一定要讲顽强的拼搏,哪一个比赛都是意志坚强,运动一定是崇尚荣誉的,而这些是什么?这些都是一个人社会化最重要的指标,也是一个人的人格的重要指标,所以说我非常同意北京师范大学体育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教授的一个判断,运动是儿童社会化最有效的途径。所以说没有运动就没有儿童教育,孩子就是在运动中学会了合作,学会了遵守规则,小孩你说他懂规则怎么懂的?玩游戏,游戏是最讲规则的,小孩和小孩之间相互的惩罚怎么惩罚?你耍赖我们大家都不跟你玩了,这对孩子是很大的惩罚。为什么不和你玩了,你耍赖,你不守规则,我们不喜欢这样的小伙伴。所以觉得父母治不了的孩子,伙伴能治他,你耍赖不跟你玩了,你任性,你们摇绳,我跳,凭什么?大家轮着来。所以说运动是儿童成长的最好的途径。
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主持人:孙老师,您的书第二节是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为什么学会做人是核心了?
孙云晓:在我们儿童教育当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做人的问题或者培养健康人格的问题。
对于儿童教育传授知识很重要,但是最核心是要培养健康人格。为什么?你会发现,什么样的人在生活中幸福?是那些学历高,学习成绩好的人幸福吗?不一定。而是那些善解人意,有责任感,诚信,有创造力,这样的人生活的比较幸福。而后者其实就是一种健康的人格。
而这种健康的人格,一定是跟他的童年教育密切有关的。
健康人格的标准是什么?
主持人:什么样的孩子才有健康的人格,或者健康人格的标准是什么?
孙云晓:健康的人格我们可以说一个最通俗,最简单的标准。第一个有爱心的人是健康的人格的最重要的一条。第二条是热爱学习,主动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第三条是有责任感,第四条是有这种自我克制的能力,或者自我管理的能力。第五条是能够尊重他人。这五条我们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心理学家反复讨论,这五条是一些少年儿童最重要的人格标准。
家长应该怎么培养孩子这些优秀的品质?
孙云晓: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培养爱心,一个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要让孩子有孝心,有分享的习惯。我们很多的父母有一个特点,只要孩子喜欢吃的东西,大人就不吃了,我们不喜欢吃,我们都不爱吃。爸爸说吃鱼,爸爸说我喜欢吃鱼头,妈妈说我喜欢吃鱼尾巴,小孩很奇怪,那个很好,我喜欢吃鱼身子,肉多的地方,其实大部分人本意不是这样的,这是为了孩子,其实这样的教育可以理解,但是是如果你经常是这样的话,孩子就容易变的独吃独占独享了,霸道,没有同情心,这个教育就失败了,一定是培养出一个白眼狼,培养出一个冷漠无情的人。
举一个例子,怎么培养爱心?北京有一个妈妈教育孩子学会分享很有经验,她一家三口人非常喜欢吃桔子,她买桔子的时候从来不按斤买,都是按三的倍数买,买九个,买十五个,二十一个,晚饭后看电视,全家人吃桔子,妈妈让儿子拿三个桔子,洗干净,擦干净,拿过来,一个人一个,就剩下最后三个桔子了,儿子拿在手里,没有像往常一样的送过来,而是看看爸爸,看看妈妈,意思是说就剩三个了,你们俩还吃吗?妈妈很有原则性,跟老公使了一个眼色,吃。结果爸妈妈妈一边剥桔子,儿子一边流眼泪,心想这个狠心,真吃,一点不心疼我,这个妈妈的做法,就是狠着心培养孩子要养成有爱心,学会分享。
后来这个孩子果然后来习惯了分享,后来长大考上北京大学,亲戚朋友这个给一百,那个给五十,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困难,一共给了五百块钱,妈妈说哎哟我们真的没有想到,春节家看奶奶,儿子把这五百块钱,装了一个红包都给他奶奶了,现在的孩子有五百块钱自己的钱,舍得给一个远方的老人是不容易的,这个孩子为什么如此有爱心,有孝心,就是习惯了分享。他家里一做了好吃的,妈妈让儿子给姥姥爷爷送一份,靠的比较近,每个月给爷爷奶奶汇款,都是让儿子填单子,办手续,而且写一句问候爷爷奶奶的话,时间长了以后,他就养成了这种孝敬长辈的习惯。
所以说,孔老夫子说的话“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他的天性一样的自然。这是一个培养爱心的很好的做法。
主持人:我们现在家长可能觉得,我如果把桔子让给孩子,就是爱孩子。
孙云晓:把桔子让给孩子是一种爱,自己一个不吃都给孩子,这是一种爱。但是这样的结果让孩子养成独吃,独占,而且就是养成习惯,好的就是我的,你怎么能吃呢?记得有一个妈妈知道孩子爱吃葡萄,爱吃提子,买了以后,闺女这是给你买的,孩子记住这是给我买的,她妈妈也吃了一个,这个女儿就说妈妈这是我的,你给我吐出来,孩子可以做成这样,所以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说娇子如杀子,就是这样的。所以爱孩子要有善于长期的办爱心,这才是真正的有远见的父母,否则你在表面上似乎是的爱,其实是你在害孩子。
主持人:其实我们如果给孩子桔子的家长,可能是看到在食物方面给孩子的爱,比如说在吃的层面上给孩子的爱,而没有看到可能更远的远见方面的,以后让孩子学会爱心,学会承担这方面。
孙云晓:是,爱绝不就是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的,这个爱一定要有远见,爱孩子一定要有远见,比如说我一直有这个观点,包括在《孩子,别慌》这个书里面专门谈了这个观点,爱孩子一定要敢于说“不”,而且什么时候说不最有效,两岁到四岁的时候给孩子说不最有效,因为孩子两岁到四岁,他的语言能力发展是最快的阶段,他能说三百个单词,发展到说一千五百个单词,这个时候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他懂道理也多了,这个时候当孩子有些坏的行为。比如说打人,伤害别人,骂人,一些不卫生的行为出现的时候,父母就要坚决的对他说不可以,不允许,比如说小孩子晚上睡觉前要吃糖,可以吗?不可以,哭也不可以,不洗手就吃东西,不可以,饿也不可以吃。为什么不洗手?必须要洗手。打人,抠人眼睛能行吗?那是绝对不允许的,怎么办?惩罚。怎么惩罚?你这么做,到沙发上坐着,十分钟不许动,这是对儿童的惩戒,或者你再那么做,今天不许看动画片,一天也不许看,急的蹦高,也不许看,这就是爱,跟那个小树苗一样,不能让他疯长。
有一次我在一个幼儿的网站上做节目,有妈妈问了,孙老师,我儿子今年三岁,不爱笑,有一天我老公和我两个发生矛盾要打我,手举起来了,我儿子笑了,后来我发现这个办法可以,我老公经常做出打我的姿势,我就做一个害怕的姿势,我儿子就笑,这个办法怎么样?我说你这就是培养一个罪犯。你怎么能让他觉得打人是快乐的,而且是爸爸打妈妈?这是绝对不可允许的。所以说为什么说这个话?根据在哪里。韩国一位前教育部长,现在退下来的首尔大学的德育心理学教授文龙鳞,他提出十岁之前要培养孩子掌握道德智能,所谓的道德智能用一句话来说明,就是明辩是非的能力,为什么刚才说两岁到四岁的孩子敢于说不,就是一个目的,让他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这样的话你才是真正的爱,对他一生负责的爱。现在很多孩子为什么出现问题?
前两天我在中央电视台法制在线长篇的分析药家鑫杀人案,为什么?没有是非,没有道德底线,你怎么能杀人呢?这个道德底线第一个就是绝对不能伤害别人,不能侮辱别人,从小就不可以,这是教育的原则,这是培养健康的人格。
自制力的培养
主持人: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就是对我们孩子每个人发一块巧克力,告诉他,如果你可以等待的话,会获得第二块,实验的结果,您跟我们网友分享一下,能说明什么?
孙云晓:主持人谈的这个问题,对于儿童特别需要一种训练,叫做延迟满足的训练。什么意思?就是说刚才讲的这个实验是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在中国跟澳大利亚的三四岁孩子中做的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在国际上是很有名的叫“糖果实验”,问小朋友,你们喜欢吃巧克力吗?喜欢吃,今天我们吃巧克力,怎么吃?每个人面前放两盘巧克力,一盘多,一盘小,中间放一个零,你们谁想吃多的这一盘,就要等到十五分钟以后才可以吃,谁要等不及了,马上吃,可以,吃少这一盘,吃之前要摇铃,明白,知道了,吃多的要等着,吃少的就随时的吃,实验开始了,每过多一会,一些中国孩子开始等不及了,按铃,拿着巧克力去吃了,一数80%,但是66%的澳大利亚的孩子都等到十五分钟以后要吃多的,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这就是看你能不能为了自己长远利益,更大的利益,而克制自己暂时的欲望,你说重要不重要,一个人需要不需要这样一种能力。这就是延迟满足的训练。
我们现在很多的中国的家庭,根本就不让孩子等待,我们现在有钱了,我们现在有条件了,要一个给两个,那还用等,不用等,现在调查发现,现在很多的青少年都是“现在就要”一代,你会发现一个被过度满足的孩子,他不能得到快乐,他很可能就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一定是痛苦的孩子,所以说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这个习惯。因为国际上研究发现,凡是在这种实验中能够得等于到十五分钟或者半个小时以后再吃的孩子,长大以后的独立性和责任感都比那个不能等待的孩子强,更有作为。
所以健康人格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具体的原则和方法,一定要让孩子学会等待,学会忍耐,这样的孩子就是学会自制,学会自我管理,这样的孩子才是健康的,有出息的孩子。
主持人:现在什么原因造成了我们中国孩子百分之二十个人可以等待?
孙云晓:就是溺爱,因为我们觉得独生子女,全家人宠爱一个孩子,就觉得孩子太不容易了,就可以放纵,我认为这是主要的原因,其实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不明智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必须要改变的,这个是每一个家庭都可以有所作为的。
主持人:孩子应该怎么改变,怎么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孙云晓:说的非常具体,比如说当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你要分清楚哪些是需要必须满足的,孩子饿了,要学习了,要睡觉这些应该满足,但是有些要求就可以有限的满足,或者分阶段的满足。
比如说孩子有的时候特别的想吃巧克力,特别的想吃冰激淋,特别的想吃雪糕冰棍,特别的爱吃糖。这个可能就要节制了,一天只能吃一块糖,巧克力一天也最多吃一小块,不能多吃的,那必须给他节制了。有些东西是需要要过到周末的时候才可以吃,有的时候可能还要等到更长的时间,这个都是可以的。
主持人:这个规则定下来以后,孩子不一定会遵守,可能再去请求家长,家长可能有时候会心软的。
孙云晓:这是看你的教育意识了。你要逐渐的形成这样的做法。
比如说美国的大富翁洛克菲勒很有钱,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家产的美国富翁,他给他的孩子零花钱一个星期就给一美元五十美分,而且还要求记帐,周末还得报帐,而且要求我给了你这个钱你要按照三个三分之一开支,三分之一可以自由支配,三分之一要储蓄,三分之一要用来做捐赠慈善。你做到了,花的合理我会奖励你,花的不合理我会扣除一些,就是用这种奖惩的方法来让孩子学会了自我管理。
所以我们很多的事情都是可以让孩子去学会自我管理的,学会节制,只有这样的孩子,一个懂得节制的孩子,才会成为一个有独立性,有责任感的孩子,否则这个孩子是很危险的。
主持人:还想让您谈一下,您在书中提到要培养弹性儿童,您能介绍一下什么样的儿童是“弹性儿童”?
孙云晓:所谓弹性儿童,就是有抗挫能力的儿童。不要碰到一点委屈,就受不了了。小孩也会生活中碰到挫折,他能够碰到挫折以后讲讲道理,鼓励一下他,他能够承受住,这就是弹性,有的孩子一点事就崩溃了,就不接受了,这就是没有弹性了。
怎样培养抗挫折能力?
主持人:怎么样来培养弹性儿童?
孙云晓:比如说刚才说的延迟满足的训练就是一种方法,你要吃糖,可以,一天吃一块,不能多吃,他开始哭,闹,你再怎么闹,不给你吃了,你可以吃水果,但是不能吃糖了。吃糖多了对你的牙不好,孩子开始就闹了,慢慢的就习惯了。当然你可以给他一个奖励,你如果可以做到每天就吃一块糖,我到周末的时候给你一个奖励,周末时候吃两块,或者周末时候我们去玩什么的。让孩子知道我会有奖赏的,他就很高兴的。慢慢的就变的很有自制力,所以就是一定要让孩子觉得我通过自我克制,我会得到更多的利益。得到更多的奖赏。他会变的有信心,有兴趣,有成功的体验。
儿童的成功就是发展
主持人:孙老师,您在书中提到每个孩子都可以成功。对于我们大人和孩子可能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就是怎么样相信自己能成功呢?我觉得不仅是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大家可能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孙云晓:你说这个是对的,为什么我写《孩子,别慌》这个书?因为孩子为什么恐慌?恐慌因为他怕失败,他希望成功,而不能。孩子一定要相信自己是可以成功的,而且能够准确无误的认为自己就是成功了,他才会有自信心,他才会有安全感。这里面大家就要想一个问题,成功是每个人的事情吗?还是少数人的事情,你如果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人,成功的人一定是少数的,比如说考试,前十名是成功的,后九十名呢?那就是失败了。所以说多一把尺子,多一些人成功。
对于儿童来说就是发展,成功就是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成功绝对不是说我比你强我在是成功,我原来不会自己穿裤子,我现在会了,老师就得表扬他,父母表扬他,真棒,你会穿裤子了,长大的表现了。这就是成功。我会系鞋带了,我会自己吃饭了,我会拿筷子了,都是成功,对于儿童都是很重要的成功。我会自己上厕所了,我会自己洗澡了。就是说成功就是发展,只要你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获得发展就是成功。
主持人:成功不是跟别人比,而是跟自己比?
孙云晓:你跟别人比,能把你急死,气死你,你毫无希望。你比如说别的孩子,我到南方一个大城市去,一个小女孩的爷爷去世了,老师一说,这个小女孩她为什么没有来?她爷爷去世了,同学们一片欢呼声,她爷爷可死了,我们可以超过她了,为什么?这个小女孩的爷爷是一个数学教授,所以这个小女孩从来都是数学考第一,小孩说我们没有办法,她爷爷是一个数学教授,太厉害了,她爷爷死了,我们高兴了,她爷爷可死了,我们可以超过她了,老师听了害怕,这简直是一群孩子吗?简直是一群小狼,其实我们一定会让孩子觉得,成功是一种发展,这是第一。
成功就是一种选择
什么意思?你在这个方面行,我在这个方面行,你数学很好,我语文好,你运动很好,我游戏做的很好,我剪纸剪的很好,我很有礼貌,我歌唱的好,我会做手工,都是成功。成功就是一种选择,你只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就是成功。还有成功就是和谐,成功就是说我很快乐,我跟别人关系都很好,我很会和大家在一块玩,这就是成功。
所以说,一定要有这样的一种观念,这些成功不能说是一定要让孩子亲身的体验到,比如说对于孩子来说,他可能是每一种生活技能的掌握都是成功。对于很多的父母担心孩子上幼儿园,为什么担心?他不会梳头,不会穿衣服,不会上厕所,孩子你真棒,你今天会了,你怎么学会的?你给大家表演一下?鞋带是这么系的,裤子是这么穿的,老师一表扬,同学一给他鼓掌,他就成功了,他就体验到了。所以说小朋友一定要充满了自信,一样一样的技能掌握,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成功,慢慢的变的我很自信。
主持人:听您这么说,我感觉首先是对成功理念正确认识,而且对于这种理念正确认识以后,会形成一种非常高贵的成功的品质。
孙云晓:成功绝对不是少数人的权利,而是某一个人的权利,所以我们要用多把尺子衡量孩子,让孩子一定要有成功的体验,因为孩子自信心哪里来?就是从成功体验中得来的。不会的会了,做不好的做好了,这就是成功。我们的父母和老师就要肯定他做的好了,比如说自己会吃饭了,会用筷子了,这不是成功吗?当然是成功了。
有一年世界上七十五个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在一起聚会,那个记者采访问一个白发苍苍的学者说,你是在哪个大学哪一个实验室学到你认为最重要的知识呢?这个老教授想了想说,在幼儿园。这个记者简直是莫名其妙的,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他说我学到了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学会观察,学会分享,要学会休息,自己的东西要好好的管理,这些就是我认为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这不就是幼儿园学到的这些本领,这些成功的体验,这些良好的习惯,就影响了他的一生。
我们绝对不可以功利化,谁考试考了前十名才是成功,这样标准注定大多数人是失败的。实际上我们一定要相信一点,就是我们要相信人是千差万别的,不用恐慌,每个人都不一样,你比如说有的人歌唱的好,嗓子好,有的人跑的快,为什么?身体素质特别好,你练一百年你也赶不上人家,这个人是女高音,男高音,你练十年试试,二十年试试,你也不一定会成为这个男高音,女高音,这是由人的差异决定的。
但是,我的潜能注定我是以语言智能发达,我可以写作,我可以讲演,我是身体运动智能发达,我可以跑,可以跳,我是数学逻辑智能发达,我可以计算,按照哈佛大学教授研究,每个人至少有八个以上的智能,但是注意后面一句话很重要的,每个人的智能结构是不一样的,组合是不一样的,我干吗跟你比?我发挥我的优势,你将来当科学家,我将来可以当园艺师,我当幼儿教师,我当作家,我喜欢这个,这就是要尊重差异。
孙云晓:第一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从小就发现有的孩子跳舞跳的很好,有的人讲故事很好,有的人做手工做的好,这是潜能的差异,孩子在一块马上就可以听得出来,看得出来,差别是很大的。要让每个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而且你相信一定有,这世界上不存在着一个没有任何优势的孩子。
主持人:主要是没有被挖掘出来或者没有被保护?
孙云晓:有了这个优势以后,还要体验到,比如说我唱歌唱的好,那就多唱歌,我画画的好就画画,我跑的快,我就参加运动会,我就跑,一定是把每个人的潜能给发挥出来,就能发现,哎呀我有这个才能。
父母怎样挖掘孩子成功的潜力?
主持人:比如说现在我们有很多社会的统一标准,比如说考试,比如说划分数线之类,对于我们每个孩子怎么样避免挫伤他自己的潜力?
孙云晓:首先作为父母来说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而不是首先发现缺点,这是看你会不会教育孩子的分水岭。
主持人:就是我们家长?
孙云晓:包括老师,你要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首先要发现优点,而不是首先发现缺点,发现优点之后,发现自己优点越多越自信,越强大,然后再看,比如说还有考试,考试的时候,你用统一标准考试时候,肯定有些孩子就会排在后面了,但是你会发现这么一个规律,当一个人成功体验越多,越不害怕排名排到后面的感觉,他知道我这方面很棒,那个我一般。或者说我不如别人,没有关系。最可怕的就是孩子觉得我什么都不行,我什么都不如别人,我一点好的地方都没有。这样的孩子就危险了,这是教育的失败。
你可以发现,我可以说任何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关键是发现他的潜能,走一条适合他的道路,他就是天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55374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