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说 第4期 总第4期 编辑/金晨
近日,电视热播的《酷爸俏妈》让很多爸爸妈妈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剧中离婚后一直未曾管过孩子的“有钱”老爸孙大雷,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要勇于打回去,儿子孙晓航在游戏上打赢了欺负自己的孩子,还说自己爸爸要请大家去吃汉堡,以得到同学们的喜爱,似乎这样的方式也真的奏效了。看到这一幕,前妻现任男朋友黄新华和女儿孙笑笑都着急了起来,认为孙大雷这样子没办法教育好孩子。而这个集痞气与江湖气于一身的装饰装潢公司老板孙大雷,也算在生意场上“拼杀”多年,但如此教导孩子用商场上惯用的“金钱社交”似乎真的有违孩子原本纯净的朋友圈。
孩子也需要朋友圈 儿童社交成新一代“育儿难题”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30%靠才能,70%靠人际关系。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驾驭生活、完善自我的能力。而这看似简单的社交却并不普通,尤其是在今天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刻,家长对于孩子的社交教育似乎也开始变得手足无措了。
·80后“独一代”爸妈认为:建立孩子与孩子的社交圈子十分重要
某早教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父母陪同孩子的时间包括睡眠时间在内平均仅有11.58小时,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家长们苦于没时间陪伴孩子,而大多数祖辈们教育理念的滞后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加上,太多的80后“独一代”家长在童年时已经感受到了太多的孤独。对此,有家长认为,建立孩子与孩子的社交圈子显得十分重要。
趣味小测试:你是社交高手吗?
题目:你的朋友穿着一件新衣服来问你的意见,你怎么看都觉得怪怪的,这时你该怎么回答他呢?
A、为了顾虑他的心情,还是先称赞他好了
B、只是微笑,不说什么
C、直接说出真心话
D、拐弯抹角地说出自己的意思
答案:
A——你是非常能以对方的心情为第一优先去考虑事情轻重的人。你很忌讳和他人当面起冲突,那不只会搞得很难看,还会伤和气,影响未来的关系。你这么做的确给大部分的人留下了很好相处的好印象,但顾虑太多之后让你无法说出真心话,也因此使你只能和人维持表面的交往,无法深入。
B——你虽然不表赞同,不想伤和气却也不想说出违心之论,干脆笑而不答。这样的你让人有莫测高深的印象,神秘兮兮的反而让人害怕与胡思乱想。因此,想要和人顺利的交往是比较难的。其实多点婉转的坦率就会让你跨出这一步,给人留下诚恳的印象,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推展。
C——你非常容易得罪人,好恶直截了当。说实话当然是好的,但是完全不顾及他人心情的直言就太过草率了。虽然你多半也不介意他人的直言,顶多反驳他,吵一架就了事,但这可不能一体适用喔!人际关系还是需要很多润滑剂来缓和冲突的,学着婉转不是虚伪,是和谐的基础了。
D——你是一个很适合公关的人。你总是能冷静的、理智的、客观的去分析眼前的状况,能够让对方听进去你说的话,又觉得你很中肯,不会太虚情假意。你应该拥有还不错的人际关系。
不要让孩子从小就患上社交恐惧症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3岁之后就开始有交往的愿望,这也预示着他们交往心理的萌芽。他们强烈希望与同龄人交流沟通,仅仅和成年人特别是单单与父母交往,已经不能满足此阶段交往的社会需求了。但“独二代”的孩子们很少能够找到玩伴,找到很多的玩伴也比较困难。尤其是,时代不同,以往需要群体来玩的童年已经变得电子化。加上我们刚刚提到的,年轻父母每日辛苦工作,却忽略了陪伴孩子。老辈过多的关爱孩子,担心孩子在自己看护的时候出现问题,太多的庇护更让孩子们远离了他们正在需要的“朋友圈”。
你该怎么引导孩子拥有自己的朋友圈
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是培养宝宝合作及交往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了。爸爸妈妈要多鼓励自己的宝宝参加游戏活动,让宝宝走进别的小朋友中间去玩。通过游戏,帮助宝宝逐步摆脱自我中心,融入到群体之中。邀请宝宝的朋友来家做客一旦宝宝有了朋友,哪怕只是一个,马上邀请他到家里来玩。趁着这个机会可以教宝宝学习待客,学习帮助别人,学习分享玩具。如果宝宝将好吃的食品与小朋友一起分享,父母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会大大激发宝宝与同伴长期友好相处的愿望。注意的是:游戏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注意宝宝的反应和心情,一旦他们发生摩擦、发脾气开始吵闹时,父母要给予制止和正确的引导,告诉宝宝在交友中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
给宝宝做好个好榜样,父母的态度和行为对宝宝社交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里,家长应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宝宝也可以学习一些待人接物、交流合作的交际技能。有了父母良好的榜样,宝宝也会依样画葫芦,也会学着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他的同伴。有的父母认为宝宝还小,没有自己的思想,事事都为宝宝拿主意,做决定,其实不然。父母一定要尊重宝宝的意见和看法,让他从小就感觉到被尊重,这样,他自然而然会学着尊重他人,而这恰恰是交朋友的前提条件。
(摇篮网百科:宝宝社交)
海外育儿:美国爸妈这样测试孩子的社交能力
1.当孩子成长到2-3岁
·学会了说“谢谢”“再见”“晚安”等问候语。
·能与爸爸、妈妈等亲人表示亲近。
·能对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内的老人表示礼貌。
·至少拥有一个友谊已维持了3个月以上的朋友。
·能主动欢迎来访问的小朋友。
·能以微笑跟客人说话。
2.当孩子成长到3-4岁
·至少拥有一个好朋友,而且友谊已保持了6个月以上。
·撑握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至少10种不同的称呼。
·能够根据来访的不认识的客人的年龄、衣着、装饰因素做出诸如叔叔、公公、阿姨、哥哥、姐姐等准确称呼(正确率应在80%以上)。
·能对包括幼儿园老师、邻居在内的成年人表示尊敬。
·愿意把自家的食品或玩具给小朋友分享。
·能用温和的口吻说话。
3.当孩子成长到4-5岁
·能自在地和异常性小朋友接触,甚至还乐于跟大人交朋友。
·当小朋友有困难时主动提供帮助。
·如果做错了事情,会主动认错或向对方说“对不起”。
·如果双亲生病,能主动表示关切。
·当大人不在家时,能恰当地接听打给大人的电话。
·学会了与人商量的初步技巧。
4.当孩子成长到5-6岁
·已经拥有至少一个可以交心的知已,并注意向小伙伴的长处学习。
·当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时,能宽容地原谅对方。
·对小伙伴的成绩表示祝贺,并由衷地感到高兴。
·能分担别人的不幸或痛苦。
·对乞丐、流浪者等到地位低下的人也能表示应有的尊重。
·学会了“察言观色”,即开始理解他人传达的诸如表情、语调、手势、眼光等到非语言信息。
有意思的是,尽管以上均是“测试题”,但专家们并不要求家长专门给自己的孩子打分,更没有规定及格、不及格的标准。这就是说,即便你的孩子只符合其年龄阶段的6条标准中的1条或2条,甚至1条也“不沾边”,你仍然不必为之忧心忡忡,甚至为难孩子。原因很简单;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即使孩子的社交能力目前还很差劲,但只要家长、教授予以正确引导,其社交能力和社交水平都会“自然而然”地与日俱增的。
小编对你说:
如果说80后甚至90、00后的孩子们享受了太美好的生活,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与小王子”般的物质生活,那么小编并不否认,但是那也只是对于“物质”来说。因为在精神生活上面,不论是80还是90,这些“独一代”感受着父母辈可能从未感受过的“孤独感”,甚至是“压力感”。
我们要竭尽全力的学会与小伙伴交往,因为我们从小不知道该怎么和家庭之外的人交谈;我们要费尽心思维护好身边的好朋友,因为我们从小没有更多的小伙伴;我们还要努力让自己更好,却不是最好,因为“别人家的孩子”永远都是最好!
如果你真的是这样的“独一代”,那么我相信,你无需为孩子过度担心TA会出现“社交恐惧症”,因为就是这样的“成长方式”让我们变得更加珍惜身边的小伙伴,而你的一言一行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栏目编辑:金晨
摇篮网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你的身边有没有一个“匹诺曹”?
看完《灰姑娘》,给孩子补上死亡教育这一课
嘿,老头!请大胆说出你深沉的父爱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55677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