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些熊孩子多么夸张?
1、“面包上面只有两粒芝麻,而不是三粒,坚决拒绝食用。”
可怜妈妈吐槽:以为熊孩子不喜欢芝麻,鸡婆地将上面的芝麻全部丢掉,只剩下的两粒漏网之鱼,没想到好心做坏事啊。
2、“葡萄不是完整的,被妈妈剥了皮,还被可怜地切成两半,吃下去不漂亮了。”
可怜妈妈吐槽:剥皮是为了让孩子吃得方便,切开两半挖掉核,是为了避免孩子整个吞下噎住呀,瞎操心闯祸有木有?!
3、“你把可爱的小青蛙杀了,还一块一块的,我怎么吃得下口?”
可怜妈妈吐槽:气死我了,我本来只是想让孩子爱上早餐,而把面包做得可爱点,没想到做成这副德性。但好歹是食物呀,毕竟也是老娘的一番苦心,怎能说不吃就不吃?
4、“蛋糕已经缺了一角,被妈妈偷吃了,我不要吃缺角的蛋糕。”
可怜妈妈吐槽:冤枉啊,缺的一角是自己掉了,所以丢垃圾桶了,缺了角的也是蛋糕呀,为什么缺角就不能吃了?
5、“三文治是三角形的,不应该是正方形的,我不要吃正方形的三文治,这个不是三文治。”
可怜妈妈吐槽:只是因为少切了一刀,刚好是两块三角的啊,这不吃得更快吗?一样的材料,只不过是形状不一样,至于吗?
6、“方包上面有折痕,我不能吃有折痕的面包,我只能吃整齐的方包。”
可怜妈妈吐槽:整齐的方包和有折痕的方包,吞下肚子还不是一个样子?又不是穿衣服,这孩子真烦人。
7、“面包被烤糊了,完全不是我心目中的样子,我理想的面包是金黄色的。”
可怜妈妈吐槽:这就是金黄色的样子啊,到底是怎样的金黄色才行?难道金黄色还有多种?当娘的心里苦啊,只不过是为了让娃吃上热面包呀。
8、“你伤害了胡萝卜,稻草人是要微笑的,不是皱眉头的,我不要吃可怜的稻草人。”
可怜妈妈吐槽:老娘百忙中的作品啊,只是为了让早饭看起来可爱些,哪里关注什么表情?胡萝卜不就是切开来吃的吗?这啥逻辑?
你家孩子有没有如此折磨过你?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孩子这样的行为统一被归类为“不听话”、“瞎折腾”、“故意找事”,打一顿就好了。可怜啊,怪不得中国孩子的审美意识、审美水平都这么差,原来是在童年时期这个“打一顿”扼杀的。有些妈咪说,我家孩子从来都没有这样啊,呃,每天传统的馒头、米饭、肉菜,一堆上来,孩子能说啥呢?
孩子为何会这么挑剔?
是处女座的熊孩子才会这样吗?不是的。3~5岁的孩子,都会经历一个审美敏感期,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们,他们可能会变得十分挑剔和敏感,对所有事物都有自己的标准和要求,一旦被打乱或不符合自己的要求的,会表现出不情愿接受,甚至有些孩子会通过哭闹来反抗。因为自己心目中的那个东西根本不是这样的,残酷的现实跟美好的理想相冲突,会让他们心里很不舒服,如果被迫吞苍蝇。
这阶段强迫孩子接受“丑”东西的后果
如果这时父母通过威迫利诱强迫孩子抹平心中的不舒服,“这食物就是这么难看的,这碟子就是这么黑的,这袜子就是有破洞的……”孩子本来那点追求美的小种子就活活被掐死在妊娠中了。“无所谓啦,裤子大了当裙子、凉鞋大了当拖鞋……”人靠衣装马靠鞍,怎么俗无所谓,邋遢的孩子就是这么来的。但其实孩子的审美不仅体现在衣着上,审美还可表现在孩子对文化艺术的视角中。一个粗俗的孩子跟一个有气质的孩子,差别还是蛮大的。提高情趣,是人对一种美好东西的追求,更是一种生活的追求和享受。
你可以这样做
有一位老者说得很好,她说,你给孩子装水果的盘子为什么不是用漂亮的陶瓷盘,而是用一个黑漆漆的铁盘子?你给孩子装水喝的杯子,为什么不是印着唯美卡通的杯子,而只是一只印着广告的无趣的塑料杯?你家里的窗帘为什么不是用专门的窗帘,而是一块只用来遮挡的破布?你孩子的连衣裙为什么只是一块缝起来的布而没有蝴蝶结?美也是一种习惯,能让孩子感受到生活中随地随地存在的美感,对孩子来说,不仅仅是心情愉悦那么简单,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将家里布置得有花有草,不需要花多少钱,有心思就能让所有东西都变得好美。
孩子对生活的态度,取决于父母的生活态度,未曾做过任何美食的爸妈,可以尝试给自己和孩子做些好看的食物,说不定你的心情会瞬间Up and Up,因为这就是美带来的感受。遭遇审美敏感期百般挑剔的熊孩子,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理解孩子的挑剔,还可以跟熊孩子一起改善“不够美”的食物,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因为参与了制作,孩子会食欲大开哦。
最后,在孩子的审美敏感期,最好多带孩子做做这些事情:
观看艺术展、带孩子郊游享受青山绿水的美、鉴赏美丽的图片、收看时装周的视频或节目、跟孩子学学插花、跟孩子一起烹饪漂亮的糕点……都是不错的选择。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56949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