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在《四种亲子依恋关系,养出四种孩子》一文指出的:安全依恋关系建立得好,孩子就不至于总粘着妈妈不放,更敢于向外界探索。唯有敢于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孩子才能更好地长大。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妈妈对孩子的爱,注定是指向分离的。智慧的父母,不会总想着把孩子紧紧抓在手心,而是思虑,孩子将来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熊孩子们让人头大?
自从手和脚获得力量,孩子们就再也闲不住了。许多孩子因为实在太能“忙活”了,被扣上了“熊孩子”的帽子。他们到处“搞破坏”,实在是让大人发愁。
所以,不少妈妈都问过我一个问题:罗老师,怎么样才能让我的孩子更乖点,更听话?
孩子“翻箱倒柜”,不是搞破坏,那叫“探索”!和一个正在做研究的科学家本质上相同
忙碌的孩子们,绝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一样,在无意义地玩耍。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就孩子的探索这样说过:“主动地发现现实的这样一种教育,显然要比要求成人按照既定的意志行事,按照现成的真理去认知的那种教育高明得多。”没错,孩子们是在学习,在通过动作认识这个世界。
孩子要触碰才知道水的感觉是怎样的,凉水与热水有什么不同,将水从一个容器倒进另外一个容器是如何神奇,水被洒在地上和被洒在桌子上有怎样的区别。所有这些大人看起来乱七八糟的小事情和小破坏,对孩子而言,可能都是一场新奇的冒险体验,是孩子认知上的一次进阶。
手部探索和嘴部探索,是孩子最初认知世界的两种主要方式;同样,也是被父母们误解最多的两种行为
孩子的手部探索,从出生后三个月开始
在第4-6个月,孩子的小手会有张开合上的动作,此时就应该给孩子提供可以大把抓握的东西,比如兵乓球、积木等玩具。7-9个月后,孩子就会有松手的意识,大人看起来就是孩子在扔东西,事实则是:当孩子把自己的手掌松开,东西掉落,他会发现,原来自己的手这么有力量;而且,凡是扔出去的东西,都会准确无误地落到地上。这不就是当年牛顿干的事情吗?!
进入第九个月龄后,孩子会爬了
父母们会发现,孩子不管爬到哪里,都会把东西拿起来再扔掉。比如吃饭的时候把碗扔了,喝奶的时候把奶瓶扔了。除此之外,还喜欢拍桌子、枕头、以及拍打大人的脸,再或者干脆就是撕纸。对父母而言,这是开始头大的时间,对孩子而言,这意味探索这个世界的黄金时间到来。
9个月末,孩子的小手学会“二指捏”
即大拇指和食指能触碰到一起,“捏”的动作开始发展。此时,父母能发现,孩子经常会从地上捡小东西,比如一根头发,一粒花生米等,当然也会捏父母的“肉肉”了,于是就有了父母们所抱怨的“孩子会掐人了”。此时父母一方面可以提供给孩子相应的小玩具,但也要确保安全,以防孩子将小物件送到嘴巴里。
到10个月-12个月,孩子手部动作已经比较灵活,除了拍、抠、捏等动作,孩子能够握住物体,而且能够准确定位。
12-18个月,孩子学会了“抢”
此时孩子的意志力已经开始发展,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动作感受自己的力量。吃饭的时候,孩子不会那么乖了。此时,他们也学会“舀”这个动作,尽管每次一勺子下去,总也舀不到什么实质性东西。父母应该去间接满足孩子。所谓间接满足,即不必完全放手真的让孩子自己吃饭,只是专门给他们一个空碗,放一点米饭,一把勺子,让孩子感受舀起米饭,用力送到自己口中的那种成功体验。这种成功体验,将为孩子下一步的独立吃饭打下好的基础。
除了手部探索,在2岁之前,孩子经常会把各种能触及的东西放到嘴巴里来“吃一吃”,其实这也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
关于该点的具体阐述,父母们可以查阅历史文章:《这些行为都和安全感有关》讲述孩子口唇期的部分。
孩子想干什么的时候,妈妈的第一个反应就是no。妈妈总是对孩子的需求说NO,那么孩子能学会什么呢?他们也只学会了对妈妈说no。同时,他们探索和学习的机会却被剥夺了。
不让孩子“探索”,就是阻拦孩子成长>>>
如果孩子的探索受到阻断,那么它可能会有如下影响:
首先,会影响孩子的体能发展。“探索”一旦被大人定性为瞎玩、胡闹和搞破坏,那就意味孩子正常的游戏和学习受到阻碍,体能发展则将最直接受到影响。
其次,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因为孩子手部精细动作是孩子后期学习兴趣、探索欲望等良好发育的基础。
最后,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那些动作的操作对孩子的耐心、坚持、自信心等均有促进作用,因为每一次成功的动作操作,对孩子而言都是一次美妙的成功体验。而耐心、坚持、自信与自尊的品格,也将是孩子以后社会化交往的基础。
如果当孩子一有探索的尝试,父母就上前干涉,在探索中一遇到困难,父母就替孩子克服,久而久之,孩子就变得越来越依赖父母,面对挫折时,会条件反射要找爸爸妈妈。父母保护过度,使得孩子缺乏探索,也就无法获得成就感,自信心也无从建立。
当这些缺乏探索、缺乏自信的孩子进入幼儿园,问题会立刻凸显。幼儿园是个全新的世界,离开父母保护后,孩子无所适从,无法适应。由于之前缺乏必要的探索经验,没有独立实践的能力,孩子可能会处处碰壁,大量的不良体验又会带给他们种种痛苦。这个适应过程将会是艰难的。重要的是,这种艰难的适应过程也会给孩子的未来人生路带去不良影响:孩子会把新环境与痛苦画上等号,而不会认为新环境是一个可以获得更多经验和自信的有趣地方。
探索中会遇到各类危险>>>
父母如何在放手和规则之间,把握好度?
也有妈妈问我,是不是宝宝所有的愿望我们都要去满足呢?肯定是要有区分的。这就涉及到“放手让孩子探索”,与“孩子规则建立”之间的关系。
关于如何给孩子建立规则,接下来的《静观育儿》我还会细说。今天我想说的是,设立规则,必须要建立在允许探索的基础上。完全不让孩子探索,给孩子各种限制,那不叫建立规则,那叫专制。若不让孩子去尝试,孩子永远无法建立规则,因为这样就剥夺了孩子探索、学习并将规则真正内化的机会。所以可以说,学习即规则。
举个我家开心玩水的故事。玩水是孩子们的天性。因为他们在母体当中,就是在羊水的温暖中得以滋养的。陪伴开心时,我会固定时间,让开心玩水。怎么玩都行。甚至衣服都湿了,满地都是水。她喝过自己的洗澡水,自己尿了尿的洗澡水,有什么关系呢。等玩了几次后,我发现,她会自己停下来,让我给她擦手等,因为在探索中,她自己就会发现,水会打湿衣服,打湿了不舒服,‘我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建立一种规则,才能避免被打湿’。
正是抓住了这种自己探索得出的因果关系,记住了自己的行为会得出怎样的后果,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将这种经验迁移到其他情景中,从而实现自我控制,构建出自己的规则意识来。
父母一方面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探索机会,同时也要让孩子看到遵守规则的好处。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孩子也是。所以,寻找一些简单的亲子小游戏,在游戏中制定一些规则,然后陪孩子玩到开怀大笑,那样孩子就会在一种非常愉悦的氛围中懂得,“规则”没有那么面目可憎,它是和快乐划等号的。
学会两招:巧沟通,和保护性撞墙>>>
第一,运用转换技巧,巧妙沟通
在孩子1岁半以前,满足孩子的探索需求,基本不需要担心把孩子惯坏。之后,父母则可巧妙地将规则引进来了。
仍然拿玩水为例。当孩子玩得不亦乐乎而父母认为该停止的时候,直接打断或者阻止,绝不是好办法。我一般会说:宝贝,今天我们玩10分钟的水,然后我们要下楼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那样也会非常有趣的。——这里,父母其实是在用其他事物,将孩子的注意力悄悄地在进行着转换。
于是她在玩得过程中就可能会想到,后面我还要去玩别的。实际上孩子懂得权衡的,如果一天的时间她都花在玩水上,她会觉得后面很多的活动都参加不了,那可不行呀。慢慢地,孩子就会有这样的意识:如果我遵守了这个规则,那么我享受到的快乐和自由就会更多。于是,孩子也就开始学习遵守规则了。
但有一点父母们需要注意:
小孩子没有时间观念,甚至直到六七岁,孩子都没有明确的时间观念。比如你跟孩子说,还有两分钟你就要上床睡觉了,其实这种话对他来说没有用。你要每隔一段时间,去跟他说:我们还有两分钟的时间就不玩了,我们还有一分钟的时间就不玩了,最后你跟他说:好了,我们该讲睡前故事了。如此孩子便不会觉得被阻止、被限制。
第二,保护性撞墙
所谓保护性撞墙,即是给孩子探索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和决定,同时允许孩子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但在孩子磕磕碰碰的整个探索过程中,父母要扮演好观察者、引导者和保护者的角色,向孩子指出探索对象可能存在的“危险”。
执行保护性撞墙的时候,父母切记不要以高明自居。比如,少说不。在阻拦孩子做危险动作的时候,说再多的“不”都没有意义。因为对孩子而言,“不”和“好”是一个意思。孩子先看到的是你的表情,而非你的声音。
举个例子:孩子看见仙人掌,非常想上去用手触碰,此时大人如果告诉孩子:不行,仙人掌不能摸!或者简单地阻拦孩子,一旦大人不在,孩子一定会再去摸。父母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判断,知道仙人掌不会对孩子造成太大的伤害,只需要用严肃的表情告诉孩子:疼,扎手!这样的表情和语句,就能起到对孩子的警示作用。若孩子仍然好奇,便让孩子去摸一下。结果当然是孩子给扎哭了。此时孩子已经体验到了应得的“惩罚”,大人切不可幸灾乐祸,而是要及时给以安慰。如此,孩子既完成了探索过程,也得到了父母所给予的安全感。下一次需要探索的时候,孩子仍然能够能量饱满,充满勇气和力量。更重要的是,经历了探索所受的疼痛后,孩子会懂得权衡和判断:这个东西的确扎手,下一次要小心了!
这就是父母保护性撞墙的全部意义所在。
3岁以前,保护性撞墙会更多被使用。因为孩子单一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他们必须要亲身尝试才能获得对外界的认知,讲道理没用,他们更不会因为所以的推理。到3岁以后,孩子思维开始能够逆转、从一维到多维,就能体会到多种解决方法、多样选择的存在。此时,父母则可以在孩子遇到问题、或者面对一项探索的挑战时,启发性地问孩子怎么办,或者和孩子一起讨论,多听听不同的观点。最后,再执行保护性撞墙,将最后的选择权留给孩子,让孩子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父母则守护在孩子身边。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578955.html
相关阅读: